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奢侈品牌与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参照群体影响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凌  周庭锐  王成璋 《预测》2009,28(4):8-15
基于参照群体影响理论,本次研究目标是考察消费者在奢侈品牌和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参照群体影响程度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情境、不同声望品牌的产品购买决策中,所受参照群体影响的程度差异显著;(2)消费者在奢侈品牌的购买决策中,受信息性影响的程度显著高于在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的影响;(3)消费者在公开消费品的购买决策中,受功利性影响与价值表达性影响的程度显著高于私下消费品购买决策中所受的这两类影响.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利用参照群体影响效用来制定合理的品牌信息交流策略.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22,(1):132-138
通过设计2(网络广告表达方式:隐喻,直述)×2(调节定向:促进,预防)×2(产品类型:搜索型,体验型)的多因素组间随机实验,探究网络广告对用户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络广告对用户支付意愿的主效应显著,可以显著提升用户的支付意愿;(2)调节定向与产品类型均对用户的支付意愿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3)网络广告表达类型、调节定向与产品类型的三项交互效应显著影响用户的支付意愿:当被试具有促进定向特质并且购买搜索型产品时,隐喻广告对其支付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当被试具有预防定向特质时,网络广告表达类型对其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1):130-133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告信息框架对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得益框架,消费者面对损失框架时有机食品购买意愿更高;消费者感知利益(健康利益和环境利益)在广告信息框架对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消费者调节定向和有机产品知识在广告信息框架对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标框架效应属于框架效应的一种分类。在众多学者纷纷验证不同领域的框架效应出现与否或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时,很少有文献单独从微小的目标视角来论述目标参照框架对消费者决策领域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文章将调节定向理论融入到目标框架的研究中,从个体自身特质和外在信息框架两方面来关注消费者的决策结果,分析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纵观前人研究,以期更好的理解目标参照框架和调节定向理论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产品购买决策属于自我调节支配下的目标达成过程.动机心理学理论中的调节定向理论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消费者研究的主流,被广泛运用于现有产品研究中.然而将调节定向理论引入到新产品研究中的文献却十分少见.不同于现有产品,新产品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等因素,新产品购买作为一种风险伴随的决策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情境性调节定向系统.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开创性地提出并验证了产品创新性对消费者情境性调节定向的影响,即对于中低度创新产品,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正面结果,从而诱发情境性促进定向;相反,对于高度创新产品,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负面结果,从而诱发情境性防御定向.  相似文献   

6.
参与标准竞争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特征。现有文献对标准竞争在消费者市场影响机理的研究还非常有限。通过实验法探讨了标准竞争如何影响消费者新产品购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过程中受到不同类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标准竞争对购买决策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成本等限制性因素,因此成本相关的不确定性对消费者在标准竞争市场上的新产品购买决策具有更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本研究基于个体认知加工的视角,探索消费者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并揭示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机制。【方法/过程】本研究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开展2评论类型(客观VS主观)×2认知需求(高VS低)的眼动实验,探索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与主观体验评论相比,消费者对客观属性评论的注视时间更长,感知有用性更大,购买意愿也更强;(2)与高认知需求者相比,低认知需求者的注视时间较短,感知有用性较大,购买意愿也较大;(3)认知需求显著调节评论类型对注视时间的影响,但对感知有用性和购买意愿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据此,建议相关企业采取个性化匹配的措施,使得评论类型能够切合消费者的认知需求水平,以便提高在线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做出更为满意的购物决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中在线评论的广泛应用,消费者购买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此,这意味着在线评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然而,随着在线评论的发展,鲜有学者全面分析在线评论特征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综合提炼出在线评论特征,对其进行数据挖掘,以研究在线评论特征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且利用xg Boost算法和F值度量法,对乳液产品的评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发送者可信度、评论数量、评论形式、评论效价、接收者专业性、接收者卷入度等评论特征均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9.
杨艳  景奉杰  余樱  陈娟娟 《软科学》2016,(2):134-138
从享乐适应的视角出发,采取实验法研究了不同附加纪念类型(附加公共纪念和附加个人纪念)对产品持续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附加公共纪念的产品相比,附加个人纪念的产品的消费者享乐适应速度更慢,消费者持续满意水平也更高,并且产品附加纪念通过享乐适应影响消费者持续满意度,而顾客参与程度显著调节附加纪念对享乐适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消费者思维模式对来源国分解效应的调节作用。发现来源国分解效应确实存在,来源国分解显著影响产品感知质量,相对于COB/COM(低/高)而言,COB/COM(高/低)时产品感知质量会下降;消费者不同的思维模式会调节来源国分解与产品感知质量之间的关系。整体思维模式强化了来源国分解和产品感知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散思维模式弱化了来源国分解和产品感知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线评论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以信号传递理论为框架,从评论者、评论本身和有关反馈3个方面探究其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并引入产品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建立模型.通过京东商城的客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图片数量、追评、视频、评论回复数显著影响评论的有用性.其中,评论回复数的影响最为明显;产品类型在追评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评论者的等级、评论的可读性对评论的有用性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既对评论有用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有利于企业高效地管理和应用在线评论.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品牌联盟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结合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该领域文献发表情况和研究脉络进行梳理,识别出品牌联盟溢出效应研究的常用理论,对联盟溢出结果、溢出特征和影响因素等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和评述。研究发现:(1)国内外关于品牌联盟溢出效应研究内容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2)现有研究主要运用消费者认知、学习与信息处理相关理论解释品牌联盟溢出效应形成的机理;(3)品牌联盟溢出产生正面和负面两种效应,且均表现出非对称性溢出特征;(4)品牌联盟溢出效应受到品牌特征、消费者个人特征、消费者-品牌关系、品牌-品牌关系以及信息特征五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采用动态视角融合多领域的理论构建品牌联盟溢出效应整合研究框架、关注多样化的新兴品牌联盟类型以及探究多品牌网络化溢出机制等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理论发展和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汤志伟  韩啸  李洁 《情报杂志》2015,(3):171-175,185
决策者容易被决策方案的框架所干扰,面对效用相同的方案因其框架不同而做出不同选择,而这些选择有时会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决策绩效。文章以框架效应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外部表征形式转换成图形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将信息外部表征形式(文字、图形)与框架效应类型(风险、属性、目标)构建成2×3被试间实验,以153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分别对文字和图形表征形式下的决策框架进行选择,研究发现,图形表征组在风险和属性框架类型下的决策行为没有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强  申亚琛 《软科学》2017,(8):134-138
基于消费者视角,以情绪为中介变量,以预发布策略为调节变量,研究了新产品预发布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新产品预发布内容(价格与创新程度)通过情绪(愉悦与唤起)的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但仅因创新程度而引起的愉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2)预发布信息类型、渠道和预发布时间对新产品预发布内容与消费者情绪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各调节变量在4种关系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5,(11):11-15
在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了产品创新对企业出口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得出实施产品创新的企业更能匹配国外消费者偏好,进而成为出口企业的概率更大。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从多个层面证实了这一结论,且产品创新对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企业、不同所有权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得出,规模经济效应、生产率悖论、人口红利等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出口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李继承  王迪 《科技与管理》2021,23(5):99-106
基于当下流行的网红直播带货现象,本文建立了网红个体特征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应用SPSS和AMOS软件分析数据以验证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网红的专业性、互动性、匹配度和商家服务既能够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又能够通过感知信任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网红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在直播间的交流互动、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和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来提高消费者感知信任并促进消费者实施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7.
网上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网上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的模型框架,并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口碑效应的因素有:社区同嗜性,消费者与网站关系,网站感知质量,网络口碑搜寻偏好.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对企业的管理启示和网上营销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并购不仅为股东带来财富效应,还使企业产品市场获得延伸,并为新产品开发获取创新技术与资源,最终导致产品差异化,而差异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以2010—2015年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事件为实验样本组,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与实验组特征相同的控制组,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驱动下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并购提升了产品差异化水平;对于软件信息服务行业,并购降低了产品差异化水平;行业竞争和内部研发强度能够增强信息技术企业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投资者对信息技术企业并购决策的短期市场反应为负,主并公司的投资机会正向调节并购的股市绩效;不同特征的收购目标会带来不同的并购效应,并购双方技术互补性正向调节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和股市绩效,而目标公司成熟度负向调节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正向调节并购的股市绩效。  相似文献   

19.
品牌形象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消费者产品涉入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成钺  于洪彦 《软科学》2008,22(2):26-31
从功能性、象征性及经验性这三种不同的品牌形象类型入手,引入产品涉入变量,通过试验设计来探讨品牌形象对品牌延伸评价的作用是否受到产品涉入的调节。发现当品牌延伸到高涉入产品,品牌的功能性形象对延伸评价起到显著的作用,功能性形象对延伸产品感知质量的作用要受到消费者个人涉入程度的调节;而当品牌延伸到低涉入产品时,品牌的象征性形象和经验性形象对延伸评价起到显著作用,经验性形象对延伸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会受到消费者涉入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姚卿  陈荣 《软科学》2013,27(1):128-131
基于情境效应机理以及享乐品和实用品选择理论,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前置购买类型对情境效应的影响、内在机制及其调节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实用品,前次购买享乐品更可能激发消费者的内疚感或付钱的痛苦,导致消费者在后续选择集上做选择时寻求选择理由的需要增强,因而折衷选项和占优选项的选择概率显著提高,情境效应增强;如果享乐性消费所伴随的内疚感或付钱的痛苦得以削弱(例如,消费者购买享乐品的金钱属于意外收获而非努力赚得的钱),那么前次购买享乐品(vs.实用品)对情境效应的提升作用也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