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名义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名义考析侯传学凡探讨档案名义者,都引用《柳边纪略》,“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清朝以前不见有档案这个词。目前来看,谈到档案这个词,以杨宾为最早。而且杨宾谈论档...  相似文献   

2.
何博  李旭 《兰台世界》2015,(8):142-143
对读《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和《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辅之以《满文老档》等"档案",可以发现太祖实录存在"隐讳"努尔哈赤征伐乌拉布占泰的问题。《满文老档》等"档案"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原始"的信息,使我们能够钩沉出那段欲为"隐讳"的历史及其轨迹。  相似文献   

3.
正一、档案(一)档案的起源《周易注》:"古人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这在易经中早有"上古结绳以记事的记载"。类似之举外国古代也有应用,被称作"坎普"。在竹片、木片、骨片和玉片上刻上各种形状的标志来表达和记录信息的"刻契"与"结绳"可以说是档案的萌芽。1899年发现的甲骨档案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档案,这是人们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文字。而"档案"一词,据现有的材料初见于清代。现存顺治年间的官府文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2012年的到来,《有感而发》将取代《档人心语》,成为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北京档案》的一个新亮点。《档人心语》于2007年开栏,今已历时5年。何为《档人心语》,开栏首期编者按曰:"档案人内心之实话也。而解读档人心语,便是本栏宗旨。"本此宗旨,《档人心语》载文50余篇,从内容看,大体为五方面:一是关注大局。《档人心语》虽属副刊中仅有一个页码的小栏目,但在围绕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上当仁不让。开栏之年,正逢党的十七大召开,迅即  相似文献   

5.
《上海档案》2007,(9):31-31
马仁杰、李珍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自古以来,"史档不分家"。在档案概念未出现之前,档案的角色其实就是历史工作者眼中的史料(历史文献、文书资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的需要,逐渐区分开来,但这并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固有联系。明末清初,"档案"一词开始出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人们对其实质和范围的认识并不清晰,其应  相似文献   

6.
张叶 《陕西档案》2001,(2):20-21
为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统一全国高等院校的档案分类法,实现高等院校档案分类及业务建设各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原国家教委于1993年11月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全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实体分类法和档案工作规范的颁布,结束了高等学校在不同时期分类不同,档号各异的历史现状,规范了高校档案分类和档号各异的历史现状,规范了高校档案分类和档号模式,从而为高校档案业务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和依据,具有重大而长远的社会意义,我校作为原国家教委最早试点的24所学校之一,自1992年实行档案实体分类法至今已经8年了,我们认为实体分类法及档案工作规范的许多地方都有待进一步商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使之更加科学和完善,以适应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指导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方法"一词在我国早已有之。2400多年前,墨子就说:"今夫轮人(做车的工匠)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圆,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故圆与不圆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故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墨子·天志》)《中文大辞典》对方法的解释是"行事之条理也",即  相似文献   

8.
正档案工作是最早使用"档案行政指导"一词的领域与行业之一。早在2000年谢凌奕在其发表在《北京档案》上的《浅析档案行政指导》一文中就曾给档案行政指导下过定义。之后理论界一直进行着研究与探讨,实务界也不断地进行着实践与摸索。随着档案法制化建设进程和依法治档的推进,档案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档案行政和施政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档案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但与档案业务指导、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相比,我们实践档案行政指导的时间还  相似文献   

9.
王萍 《兰台世界》2013,(22):144-145
<正>夏商周是我国历史上的三代时期,《孟子·离娄》记载"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此三代即指夏商周"。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史上从传说走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1],并完成了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到衰落的变化过程。夏代作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阶级国家,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文字系统,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基本条件,而国家的出现必然产生档案工作。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发展丰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一词源自哪里的问题一直为档案界所探讨,四十年间从未停息的探讨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对"档案"一词的研究成果归纳为"文献记载说""、中,当,档说"和"民族融合的产物说"三大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阐述支持"民族融合的产物说"的四大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质疑“以《档案法》为武器”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以《档案法》为武器"提法不妥当"以《档案法》为武器",是档案工作者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组,经常见于档案报刊。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当,其认识有偏差。因为,"武器"是用来对付敌人,而不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的,把《档案法》当做"武器"来使用  相似文献   

12.
档案在距今3500年前已在我国出现,但"档案"一词的出现和被使用只有300多年历史.那么在"档案"出现之前,人们又是用什么词汇来称呼档案呢,它们之间的社会语言特征又是怎样呢?本文尝试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3.
肖正德 《北京档案》2006,(5):35-35,50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大潮,去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档案部门再不重视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将会被信息部门所代替,将会被信息时代边缘化.来档案部门走马上任仅一年有余却令全国档案界同行刮目相看的安徽省档案局局长李学香说得更为具体:"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若割裂开来必然造成历史与现实的脱节,若千年之后,档案馆会被逐渐边缘化,就有变成历史档案馆的危险,其职能的发挥必然受到限制."一个是业外的信息专家,一个是业内的档案行政管理官员,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同一个词--"边缘化".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扬州市档案局开展以学习贯彻落实《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档深化年"活动,努力提高档案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服务社会民生的水平,促进了全市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向前发展。一、注重宣传、上下联动,不断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在今年年初的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上,我们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依法治档深化年"活动,通过上下联动、内外  相似文献   

15.
圆桌趣谈     
《山东档案》2015,(2):78-79
2015年,全省档案工作的主旋律是"依法治档、科学管档"。如何"找准定位,积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档进程,成为档案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一期"圆桌趣谈",我们以"依法治档"为话题,邀请专家学者畅谈一下目前"依法治档"的难点在哪里,如何进行突围。  相似文献   

16.
"以档资政、以档辅政、以档育人"是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2010年7月到汕头市档案馆调研时向广大档案工作者郑重提出的。"以档资政、以档辅政、以档育人"的完整表述来源于肖志恒副省长对档案事业的长期关心、关注和思考,是领导档案工作的心得体会,是我党高级领导干部对档案利用理论的一次系统详述。探讨"以档资政、以档辅政、以档育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对于指导新时期我国档案利用工作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所谓"市馆分馆",即广东省中山市镇区档案馆同时挂中山市档案馆分馆牌子的"一馆两牌"体制;所谓"村档镇管",即镇区档案馆代管村(社区)档案实体或档案目录的档案管理机制。近年来,中山市档案局通过建立和完善镇村档案工作体制与机制,开创了新农村档案工作新局面。"市馆分馆"体制2008年,中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山市第一个镇级档案馆——?黄圃镇档案馆,同时加挂中山市档案馆黄圃分馆牌子,后来批准成立的各镇区档案馆  相似文献   

18.
天津桥梁档案资源丰富却较为分散,缺少系统性的整合,桥梁档案资源开发形式与利用方向较为传统,树立"一桥一档"的桥梁档案资源建设理念,有助于挖掘桥梁档案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实现桥梁文化产业创新。因此,从桥梁档案资源建设顶层战略入手,多渠道采集桥梁档案资源,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桥梁文化,并且持续更新与完善桥梁档案资源,是天津桥梁档案"一桥一档"资源建设策略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9.
"档案鉴辨"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耿生 《北京档案》2002,2(1):22-24
古往今来,人们所有的努力奋斗,无一不是在以史为诫,鉴往知来,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实行动的准绳.历史是已经逝去的现实,现实是正在展开的历史,历史在不停地发展,彪炳千古的伟人,扭转乾坤的事业,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消失在历史的星空之中.历史不能重演,只给后人留下了原始记录--档案,它真实地记载了历史上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世间刻骨铭心的慷慨悲歌,它的内容"誉者不过其实,抑者不损其真",当一个人物或一件事物有不同记载时,人们多以档案记载为准,从理论上讲,档案的凭证作用在各种文献中是居于首位的.但是,这也并非绝对,"伪误档案"的存在,使档案真伪杂厕,诸多歧异严重地妨碍了档案的权威性,鉴订档案本身之真伪,辨别档案内容之正误,简称"档案鉴辨",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20.
<正>《档号编制规则》(DA/T13-94)中,档号是指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由全宗号、案卷目录号、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等组成,年度不是其中的构成要件,所以档号中是没有年度这个内容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档案门类的增加、档案整理方法的变化,笔者认为,档案整理中按年度编卷号或件号的档案,其档号中应该加入"年度"这个要素。原因主要有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