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 1 2册第 1 4课《日食和月食》属小学自然宇宙教学单元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是借助三球仪、白色足球、光源等为数不多的教具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 ,进而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由于受教具、学生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本课成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我尝试把微机引入本课教学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a .用微机的动态显示 ,导入新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相的成因》基础上 ,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新课的导入就从学生学过的上述知识点中入手并借助微机…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简析。本课为译林版小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也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本课安排了教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很自然引出了日常交际用语:Welcome back to school!Is everyone here to day?Where is he?In the teachers’office等。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新学期第一节课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并掌握本课的交际用语。  相似文献   

3.
资源开发《叶的蒸腾作用》是人教版《自然》第九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重点是围绕“树木的叶是否有蒸腾作用”而展开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活中的意义,鼓励学生更加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自然”第一册第十课“热胀冷缩”,是继“怎样认识物体”——水和空气之后的又一类实验课,本课前一部分由教师扮演小林进行演示实验,后一部分还有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自然第三册的《小电珠》是一节实验课。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以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设计本课教学。  相似文献   

6.
《蒸发》是“九义”自然教材第九册中的一课,本课通过学生观察、想象,要求学生知道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要吸热。其中,“水蒸发时要吸热”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第十一册《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一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时应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第四册的《太阳和方向》一课是一节实验课。教师在施教时,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一种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情境,而尝到成功的喜悦。我们从两个方面设计本课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与设计1.本课是在第三课‘’电热”一课中学习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热叫做电热”和“导体通电部分越长、越粗,电流越小,温度越低;导体通电部分越短、越细,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它可以说是“电热”一课的延续,是电热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师用书第ZO页中明确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制作,亲自操作。只把本课内容当作知识进行传授,由教师演示,是不符合本课…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简析本课为译林版小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也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本课安排了教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很自然引出了日常交际用语:Welcomebacktoschool。Iseveryoneheretoday?Whereishe?Intheteachers'office等。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新学期第一节课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并掌握本课的交际用语。二、设计理念《英语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自主学…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第十一册&;lt;卵石是怎样形成的&;gt;一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时应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凸透镜实验的设计与探讨钟祥市实验小学张自强(431900)小学《自然》第5册第11课,课题是“凸透镜”。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凸透镜的三大作用:会聚光线,放大物体,使物体成像,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找出成象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感到本课的实验内容多,时...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十三课<磁铁>,主要是要求同学们认识磁铁的种类和它的性质,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发现磁铁的性质,这是本课的重点.为了突出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课时:1课时所属范畴: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杜《小学美术》第三册第15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的课。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美感。运用不同的线进行有规律、有秩序的排列能组合出富有节奏感的画面。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是本课的重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的线表现美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音乐与美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巧妙突破重难点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本课内容分三个环节进行。首先,请学生观赏童趣十足的课件,区分线条的种类,教师结合节奏轻快的《波尔卡》用线条在…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自然第三册第七课,名曰《小车》,实际上只要求学生知道轮子有什么作用,然后自己动手给木块或纸盒安上四个轮子,做一个玩具“小车”。至于了解车是怎样逐渐进步、各种各样的车和它们的用途,是第八课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掌握有度。 本课教材的编写是从“使用小车有什么好处”引入的,课本上的三幅图对“好处”作了形象的、对比的说明。本课需要指导儿童获得的认识是:小车可以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9课《看月食》,描述了瑰丽奇妙的月食现象。课文在展示不断变化的月亮样子时,打了很多比方,不但生动形象、文质兼美,而且准确妥贴、耐人寻味。本课语言文字的美,可以通过声画并茂的电教媒体直观演示和感情朗读,使学生体味;但本课用词的准确,要二年级小朋友心领神会,无疑是一个难点。有位教师在执教本课时,恰恰利用了学生因不领会所导致的错误,自然而巧妙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本课选自仁爱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话题第1部分.) 一、设计理念 本课为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知识和听说技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本课选自仁爱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话题第1部分。)一、设计理念本课为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知识和听说技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面向全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昆虫》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八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小学自然第三册学生认识了蚂蚁、蟋蟀等动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本课与《两栖动物》、《益虫和害虫》两课构成本册教材的“动物”教学单元 ;从能力培养看 ,属于“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 ,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人格目标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多学好问、…  相似文献   

20.
(选自外研社新目标《英语》初一下册第10模块第3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涉及一般将来时.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增强热爱自然的意识,更加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