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盼归期     
刚踏上北去的列车,心情像脱缰的野马。半月的学习时间,远离幼儿园,远离那些喧闹的孩子,何尝不是一次“解放”?我终于暂时摆脱了那些“捣蛋鬼”,他们再也不能像平时那样——下课了,几个“粘牙”的孩子,拽着我的大辫子,甩来甩去,缠着我当老鹰;最怕毛毛虫的我,打开粉笔盒,看到一条正在蠕动的毛毛虫,吓得尖叫起来,小毛子等几个调皮鬼却哈哈大笑。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那个年龄最小的王小果,上厕所时,我刚帮他解开厚厚的棉裤,掏出“小鸡鸡”,等不及的他却打开了“水龙头”,哗哗哗冲了我两手……晚上,躺在舒适的客房里,松弛的心里,不知不觉滋生起一…  相似文献   

2.
秋浴     
人需要有灵魂的“憩息日”:一切都不去做,“出一次家”,脱离一次“工作”的载体,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远离家庭,找一块相对干净的地方,对往日的岁月、行为、判断.做一个小结,做一次反省,对灵魂进行一次彻底的沐浴。将头脑里那些塞得透不过气来的人间琐事掏得空空荡荡,如同空房一样,于简单与清爽之中,做重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那应该是我们生动华丽的青春或者遥远青涩的时光,是躲在校园树阴里“偷得浮生半日闲”而“虚度光阴”的时光。 那些纸扉如今早已经被我们的时光悄悄合上,即使再次打开,也只是为了怀念或者触摸那些温暖,而不再是因为那情窦初开的小鹿儿般的心。属于远离喧嚣和浮躁的时代,我们曾经都沉醉在年少时对于纯真情感的幻想里,  相似文献   

4.
张春英 《现代语文》2006,(11):46-47
《台北人》系列是白先勇在美国怀着一种迫切的心态完成的,因为他在回答别人的询问时亲口说:“我想《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置身于异域的他远离了熟悉而亲切的故国家园,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异质化氛围里,经受着两种化的冲击和碰撞,自身面临着身份认同和化认同的危机。身处熟悉的环境时浑然不觉,一旦远离了这一切时,他才深知他其实是在远离一种化,远离一段历史及那段历史中的人和事。在写作时他是非常清醒的,因为在《台北人》的扉页上题着“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他是在追悼一个时代,因为一段历史即将逝去,一个时代即将结束,时光的脚步太匆匆,当他遥想当年,想要伸手抓住点什么时,却发现一切都像手中的沙,终将逝去,这是不可挽回的消逝,“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他只能用字为我们记录或说复制一段历史、一些人事沧桑,其实也是为他自己保留一份关于民国和父辈的记忆。在他笔下的今昔对比中,在时空流转中,一段段历史,一个个人物又鲜活起来了。他这种写作“‘是一种灵魂的活动’,是意味着自己的灵魂回到了故乡,也是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寻找。他们自感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当今生存的地方,但他们也已不是故乡的人。”白先勇也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他的历史叙事后面,实际上是他在进行化还乡与精神还乡。  相似文献   

5.
善意的谎言     
很小的时候,我就被大人们看成是一个古怪的孩子:老成、安静,有时整整一天不说一句话。有一次妈妈悄悄地对爸爸说:“真怪,她像我们中的哪个呢?” 父母调走后,我被送到年迈的奶奶身边。远离了熟悉的城市和父母,刚回老家,接触那些陌生古怪的方言,我感到异样的窘迫。就读的班里就我一个插班生,我便成为大家指点的对象。每当我鼓足勇气与同学们交谈时,他们突然间爆发的叽里呱啦的方言总会让我难堪。  相似文献   

6.
“隐逸”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两汉时期,“隐逸”的数量很多,成分也很复杂,仅见于史籍记载的“隐逸”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隐”字。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特殊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7.
《山东教育》2005,(3):123-124
一所毗邻港澳、地处繁华闹市的口岸中学,多年来没有因为思想品德和不良行为而开除或劝退一名学生,那些原本失去自信的“问题学生”在接受了这所广东省“绿色学校”里那种仿佛具有特殊魅力的“瞬间教育”后,开始自觉地远离了不良行为习惯,成长为品学兼优、家长满意和社会欢迎的优秀青少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8.
“每当老师笑容满面向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投以赞赏的目光时,每当老师俯下身子用殷切的目光鼓励那些后进生时,我多么渴望老师的目光能够在我身上停留一分钟,不,哪怕一秒钟,哪怕一个关注的眼神,都会给我无穷的力量,我会读懂它的含义而加倍努力。可是极不起眼的我,就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我远离老师的心,自生自灭……”偶尔在网上看到的这段话至今仍深深地刺痛编者的心。班主任老师们,千万不要忽视“中间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忽视,也是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9.
秋浴     
人需要有灵魂的“憩患日”:一切都不去做,“出一次家”,脱离一次“工作”的载体,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远离家庭,找一块相对干净的地方,对往日的岁月、行为、判断,做一个小结,做一次反省,对灵魂进行一次彻底的沐浴。将头脑里那些塞得透不过气来的人间琐事掏得空空荡荡,如同空房一样,在简单与清爽之中,做重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一、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如何“变化”例 1 小红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像 (填“实”或“虚”) ;当小红远离镜子的过程中 ,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 0 0 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 )分析与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 ,小红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为虚像 .当小红远离平面镜时 ,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说明 眼睛的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从物体发出 (或反射 )的光进入眼睛后 ,经过这个凸透镜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平面镜中同样大小的虚像离…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2011,(31):24-24
唐巨南在其7月6日的博客上撰文认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有五个关键词,即“本分”“压力”“交流”“反思”“激情”。一是本分,教师的本分就是坚守心灵的净土,做到i个远离,即远离浮躁、远离牌桌、远离娱乐场所。二是压力,要真正地守住本分,就要不时地给自己加压,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为人们带来形容教师的灵感。春蚕、红烛,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无数优秀教师为了学生的成长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就在这个令人敬仰的群体中,还有那样一些人,他们远离城市,远离繁华和便捷,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为渴求知识的眼睛带去光明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在那些还不发达、还不繁荣的地方,更需要用知识改变求学者的命运,用知识改变那些地区的面貌。 正值2007年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特意组织编发这组文章,献上天津市边远地区12位优秀教师的事迹,由衷地向那些教育战线上的“戍边者”致敬,并祝他们节日愉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初一,到城区中学读书,远离了母亲。 国庆节回家,母亲用异样盼眼神上下打量我,盯着我看了老半天,说:“咋瘦了啊?在学校吃不饱啊?看你像芦苇似的,风一吹就倒了。”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三,并非每个人都是自信而且优秀的,对于像我这样成绩一般的“平庸一代”来说,越发感觉那些重点院校是属于那些高分宠儿的。我们存在着,所以要别人也知道我们还存在,而且也在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11,(7):48-49
暑假到了,紧张了一学期的同学们就像被放飞的小鸟,都希望能“远离书本”,好好旅游、放松。但是在放松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旅游途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过一个安全、文明的暑假。  相似文献   

16.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要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为此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远离那些外表上的“矫情”。  相似文献   

17.
这位考生很聪明,他没有像许多考生那样,直接在前台描写“非典”或“非典”时期的种种故事,他把与“非典”有关的内容隐到幕后,把场景设置在远离“非典”中心的“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富  相似文献   

18.
阅读的乐趣     
闲来无事,开卷有益,是人生一大乐事。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面写道:“花费那些少年的岁月.那些值得珍惜的光阴,学会一种字,也是很值得的,即使几个字,却是从街头巷尾的琐碎平凡之中被提炼出来的语言,具有永恒的激发力量。”  相似文献   

19.
电脑风     
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人人家里都有高科技用品,像什么电子防盗器了,随身听啦,电脑啊……嘿,说到电脑,我们班还曾刮起过一阵电脑风呢。这电脑风呀,还是由王岩引起的。记得那天下课后,王岩在班里滔滔不绝地给一些人讲电脑的事。那些人听得津津有味,像着了迷一样。我站在旁边随便说了声:“嗨,无聊,谁知是真是假。”没想到这句话像一声惊雷,在那些人中炸开了,他们纷纷议论着。有人说:“王岩不会说谎的,因为他家有电脑。”也有人说:“有并不代表懂,对不对。”丁零零,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使大家回到坐位上,人虽然坐在位子上了,但…  相似文献   

20.
林纾在《春觉斋论画》中说,那些绘画大师“多在人不经意处格外经意”。其实,文学亦然。像“称呼语”,人们往往不经意,但文坛高手们却格外着意,使之在作品中发挥出独特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