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减”政策背景下实现高水平供需良性循环对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究并审视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供需良性循环的内涵意蕴与现实阻滞,认为当前协同育人共识不足导致“应试化”升温、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市场提质增效乏力、治理手段落后导致预期与现实存在落差。基于此,以“理念—主体—环境”为核心要素,构建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供需良性循环运行模式,提出有效畅通青少年体育培训供需良性循环的现实进路,即理念层面:多元主体凝聚共识,合力构建育人新格局;主体层面: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环境层面:深化数字赋能,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困境及其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研究认为城市社区体育治理中面临着多维困境:协商共治的治理理念缺位,治理主体行动认知偏差;主体权责不清与结构失衡,协同治理模式尚未建立;配套保障机制缺失,服务内容治理效能低下。鉴于此,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根植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实践,借鉴“五治融合”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明晰了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并从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等5个方面梳理了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最终提出了3条实践进路:坚持“以人为本”“党建引领”与“整体智治”理念,创新治理行为;推进社区体育治理机制完善与体育社会组织自治能力提升,实现多主体协同共治;加强法治建设、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治理现代化日益成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新诉求。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逻辑与现实困境,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逻辑转换的创新动力和发展路径。认为:治理主体与结构的重塑是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前提;善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统耦合为其提供了目标导向;从渐次改进到整体建构是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结点。在现实中,存在“即兴式”举措多于制度规范导致治理体制法治保障欠缺、“风险控制型”治理方式导致治理路径本末倒置、治理系统内部主体间联动合作匮乏降低治理效率、治理手段与方法难以适应实际治理的复杂化要求等问题。提出: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法治化进程,建立治理行为规范体系;以“主动健康”理念为引领,创建“防治一体”全域联动治理体系;融合区块链、AI等新兴技术,实施“数据–智慧”治理工程;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评估体系,促成“以评促治”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面向所有青少年提供均等化、层次化和高质量的体育公共服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之一。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完善政策法规、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组织开展赛事活动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治理理念偏差、治理结构松散、治理碎片化、技术治理局限性等困境。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为破解青少年体育治理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引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关键是通过文化渗透和激励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意愿,通过共享型网络组织推动青少年体育权力和资源下沉,通过政策与行动计划结合促进青少年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整体性协调机制建构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整体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效能,真正塑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体育治理新范式。  相似文献   

5.
在“双减”政策长效实施和体育中考改革推进过程中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随之升温,加剧培训市场“应试体育”苗头。其受市场贩卖应试焦虑、逐利性质驱使、培训主体多元、监管主体模糊影响,继而产生资源供给、政策执行及培训市场环境等潜在风险。为规避潜在风险提出从善治理念引导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包括监管依据、监管方式、监管重点等监管理念转型;清单管理优化包括建立“制度清单”、明确“权责清单”和完善“底线清单”的制度化;协同治理厘清角色定位,推动良性互动,构建体育教育生态,形成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制度赋权、技术赋能不断促进民族村寨青少年体育制度、技术治理融合共生,也推动青少年体育治理范式从刚性治理转向柔性治理;治理内容从寨情分离转向情感回归;治理工具从负面情绪转向情感重塑;治理效果从治理乏力转向治理有效的演进逻辑,治理新转向彰显青少年体育情感治理价值。基于运行机理框架,技术治理、制度治理、情感治理作用机制互补,协同提升青少年体育情感治理效能;从应用价值、组织创设、行为机制维度,解构民族村寨青少年体育情感治理行动逻辑、运行机理。使其面临情感治理结构失范、集体行动梗阻、价值脱嵌等情感治理困境;为实现“治理有效”跃迁目标,应重塑情感治理柔性机制;党建引领情感治理行动网络;识别、挖掘村寨情感资源,引导寨情价值回归,助推青少年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法治保障是实现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阐释了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中“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章名和内容修订的基本要义。研究认为:当前青少年体育面临健康促进效果不显著、运动技能培养路径不畅、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质量不高等困境,应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基础工程、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工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建设精品工程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品牌工程等作为未来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工程。基于“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在治理理念现代化方面,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体现了以青少年健康、教育、体育治理推动青少年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在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体育法》提出一系列青少年身体素养培育策略,以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治理目标,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体育法》围绕强化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层级协同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作能力,充分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并通过不断推进法治建设等举措夯实青少年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其发展困境,并结合“双减”政策背景阐明其发展机遇,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主要面临社会认知偏见尚存、难以满足青少年多样化体育需求、市场监管主体缺位、专业培训教练缺口大、场馆资源营利空间小等问题。当前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发展机遇包括:全民健身时代人们对体育的美好追求助力行业发展;政策红利释放,凸显体育多元价值;体育需求的释放及投资热潮驱动行业发展。建议:利用政策红利,促进体育生活化;构建创新体系,引领青少年体育需求;完善监管机制,优化市场管理;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参与,盘活场馆存量资源。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体育赛事是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杠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成为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改革的必然走向。从协同治理视角,对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治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德国青少年体育赛事治理以一体化为重心,依托俱乐部推进各层级赛事,形成赛事资源共享机制,由多部门共育青少年体育人才;英国青少年体育赛事治理以社会化为指向,以全民赛事体验积累社会资本,以学校运动会为载体形成赛事支撑网络,集合多方力量为青少年创造积极的竞赛体验;美国青少年体育赛事治理以市场化为动力,形成有机衔接的赛事体系,根据赛事市场效益分类管理,以“赛事+旅游”形式助推赛事产业。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治理应该厘清治理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构建一体化治理机制,促进体教融合导向下赛事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以学校为根本,以俱乐部为载体,夯实多方资源参与青少年体育赛事的社会基础;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发消费市场,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特色的赛事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聚焦共同富裕视域下社会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理论依据、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认为,新时期社会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有其独特的时代逻辑(价值维度与导向维度),同时指出体制约束、市场缺位、规范限制、主体不敷等现实发展困境。最后,研究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提出社会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若干发展路径:鼓励体制机制全面创新,深化数字融合提质增效;加快网状政策体系研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专业事务放权,落实市场治理培育;推动主体改革时代化演进,探索多元主体供给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价值转向、现实困境、运行模式和推进策略。研究显示:“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在管理维度由教育部门向体育部门转变、时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向体育培训转向、空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场域向体育场馆场域转向、经济维度由教育培训业向体育培训业转向、社会维度由成绩资本向健康资本转向;现实困境表现在行政壁垒阻碍相关政策执行效率、监管主体缺失导致市场监管乏力、标准缺失阻滞体育培训规范化运营、师资薄弱遏制体育培训供给服务质量、坪效不高降低体育培训运营效率五个方面;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创新可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中高考体育培训、体育+学校结合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校内+校外结合的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教育+体育结合的购买第三方服务、体育+社会结合的体育培训公益配送、社区+体育结合的社区公益培训、学校+体校结合的体教融合等多种运行模式;提出了围绕体育场馆为中心开展注册普查、赋权体育单项协会出台评价体系、授权体育部门成立培训市场监管处、建立培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家校社培训共同体、赋能体育培训业数字化转型等六项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英国青少年体育(2018—2022)战略的背景与发展、目标内容及挑战机遇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发现:YST青少年体育战略聚焦6个目标领域进行展开,依据英国本土环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青少年体育促进战略,结合身体活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主要从“个人、学校、社会”等层面提出战略优化路径;把体育素养作为国家战略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全面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得出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启示:1)以国家治理为战略主导,构建协同的青少年体育治理机制;2)以家长引领为战略基础,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教育;3)以学校实施为战略主体,联合社区、家庭协调共同推动;4)以体育品牌为战略关键,构建青少年体育品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探骊青少年体质健康三社联动治理实践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认为:社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三社联动治理典型实践模式有内生型、嵌入型、联动型3种治理模式,通过对典型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类型社区在推广性、治理路径、实施条件、联动效果方面存在治理差异。基于治理实践模式困境,提出靶向路径:基于社区条件选择治理模式,提高联动治理效能;立足“自治+共治”,明确治理主体角色;增强协同治理能力,完善主体自身建设;健全法治体系,为三社联动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4.
民俗体育治理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该文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俗体育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及治理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当前民俗体育治理存在治理理念偏颇、治理主体失衡、制度规范阻滞、价值共识缺失等问题。通过阐析新时代我国民俗体育治理体系的内涵和结构,指出新时代应构建以党的领导为基础、以德法兼治为引领、以长效治理为目标、以兼容互惠为标尺的"兼容互惠"治理体系。进而,对民俗体育治理体系构建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机制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积极倡导兼容互惠治理、利益共享与协调合作同步推进、加强内生秩序建设与现代法治相结合、提升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担当等地方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参与主体之间的配合度是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能力高效化的重要基础保障,厘清各治理主体与服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旨在帮助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效能提升。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筛选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关键词为“公共体育服务”“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等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整体性治理存在困境包括组织层面层级权责失衡;主体层面治理主体单一;技术层面数字网络零散;供需层面资源配置失调;价值层面治理理念滞后等。要从整体性治理角度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以信息技术为保障作为治理手段,以“协调、整合、信任”为关键治理机制。结论 构建层级府际关系,提升服务组织效率;建立数字信息网络,优化服务管理水平;完善服务资源配置,强化服务要素保障;创建多元共商体系,完备服务监察体系;深化整体治理理念,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6.
体育健康教育在转变青少年体育健康观念、培养体育健康技能、提升体育健康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新发展阶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及其行为识别、供需主体共同价值构建、供需主体治理模式选择3个方面,构建新发展阶段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理论。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存在共同价值认同亟须合理形塑、多元治理模式缺乏有效融合、主体互动行为有待全面凝聚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实践策略:1)坚持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第一”理念,以制度导向约束共同价值认同方向;2)搭建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多元平台,促进治理主体行为有机融合;3)规范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行为方式,形成系统化的互动合力。  相似文献   

17.
推进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数字赋能为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提供动力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数字赋能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价值。研究认为:数字赋能推动群众体育治理向整体智治、精细治理、多元共治转变;现阶段数字赋能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面临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数字治理理念转向偏差、数字治理人力资源短缺、数字治理监管体系尚未完善等困境;应通过提升治理主体技术应用能力、引导群众体育数字治理理念转向、打造“数字+体育”治理人才体系、完善群众体育数字治理规范标准等路径弥合数字赋能群众体育治理堕距,提高数字赋能群众体育治理的效度、温度和尺度。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整体性治理视域下青少年课外体育培训治理要素、困境,并提出治理路径。困境:主体利益冲突,供需结构失衡,信息共享迟滞,政策体系断层。治理路径:加强政府主导,平衡主体利益;推动行业改革,优化供需结构;整合技术体系,增进信息共享;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审视我国社区体育治理成效与困境,并探究数字技术驱动社区体育治理创新的价值与路径。价值:从事后响应转向主动前瞻,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联动,从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共治,从粗放普适转向精准高效。路径: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与完善数据决策机制,推动实现主动高效服务;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与跨层级联动平台,推动实现政府组织变革;创新参与机制与搭建协商平台,推动实现多元主体共治;消解技术张力与化解技术风险,推动实现治理手段精准高效。  相似文献   

20.
殷鹏  任波  王锴 《体育学研究》2024,(1):11-23+62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审视体育产业治理问题,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依法治体具有促进作用。研究以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为分析起点,探析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认为:(1)高质量发展赋予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根本遵循、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体育产业治理的现实要求、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是体育产业治理的内在逻辑、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有力抓手、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体育产业治理的重要依托。(2)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体育产业治理的三维逻辑:从政府层面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保障治理公平;从市场层面发挥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治理活力;从社会层面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治理效率。(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体育产业治理的创新路径:加强体育协同治理,推动体育多元主体共治;加强体育法治建设,强化体育治理能力;加强体育行业管理,优化体育市场环境;完善体育产业考核体系,激发体育治理效能;加强督查落实,保障体育治理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