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铬盐产品用途广泛。铬盐工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有铬渣、铝泥等。含铬危险废物毒性强,所含六价铬仍渗入土壤、地下水等,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云南省铬盐工业主要是陆良化工,铬盐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基本能按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相关规定,分类贮存于规范的危险废物贮存库中。目前存在工艺技术不够先进、耗能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督促铬盐生产企业改进工艺、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加强监督等。  相似文献   

2.
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作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态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原油一石油醚溶液对斑马鱼的影响,评价它们的水生生态毒性效应的联合作用。研究表明,原油一石油醚溶液对斑马鱼的24h急性毒性试验半致死浓度(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为2.596mg/L。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水质分析过程往往采用化学方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提出一种新的利用生物发光菌对河水化工污染等级进行测试的方法。通过分析发光菌的发光原理,利用有毒化学物质诱导细菌发光反应以及有毒物质抑制发光酶促反应的光减弱原理,对化学元素反映出不同的光强度特征进行采集,构建了发光细菌在化学污染环境下的可测量生长曲线。最后通过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建立发光细菌在一些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毒性作用下的发光强度的变化曲线,测定和判断水质受污染的等级。该方法的实验结果表现出较强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广州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和Pr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科技保险需求的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企业个体特征中的外资性质、注册资本与科技保险需求负相关,员工人数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高技术服务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类企业对投保具有负向作用;企业风险特征中的灾害风险、损失金额与科技保险需求负相关,市场风险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风险集中发生在研发实施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和市场推广阶段的企业对投保具有正向作用;企业认知特征中企业对科技保险的认知程度与科技保险需求正向相关,保险公司的推广宣传对投保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志华 《科技风》2013,(11):258
化工及制药企业都是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其获得发展的代价是水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若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促进化工及制药企业的发展,节约水资源,减少排污量,势必会缓解能源、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建勋 《科技风》2013,(9):18-19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进出厂的原材料大多采用电子汽车衡进行称重计量,并以计量数据作为结算的依据。本文将对此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风险的技术措施,避免计量纠纷,防止称重过程被认为操控,防止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受到污染比较严重的部分。就江西来说,不论是日常生活、产业发展需要还是农村灌溉,所用的水源皆来自于地下水。江西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伴随着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并且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对江西经济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危害,是江西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江西90%的城市地下水遭受污染,已呈现由点向面扩展的趋势,地下水资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根据江西省地下水调查与监测评价结果,从水文地质单元、自然与人文因素、水资源三个方面对江西省进行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8.
田卫东 《科协论坛》2008,(4):100-10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中,微生物、植物及动物三种生物修复方法因其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土壤重金属的微生物修复法是根据微生物对重金属环境的生物吸附和富集、氧化还原和溶解三种化学行为作用进行微生物修复的.其主要包括生物吸附、生物氧化还原和菌根作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浪潮中,化工业的迅速崛起成为了推动当今时代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化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污水排放造成了大面积河流、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这引起了国家和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解决化工产业的污水排放问题,成为了关键所在。本文将对化工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旨在为化工污水的有效防治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聚丙烯酰胺对藻类、滤食性浮游动物及鱼类的毒性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 h或48 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丙烯酸对斜生栅藻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61.5±10.6 mg/L;丙烯酸对大型蚤48 h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34.5±13.5mg/L和127.3+15.6 mg/L;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对斑马鱼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8+2.1 mg/L、15.79+2.2 mg/L和18.5+2.7 mg/L。结论:研究得出的丙烯酸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在溶液中超过一定浓度时对水生物及水生态系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晓静 《大众科技》2006,(3):114-114,117
文章主要论述了地下水由于其自净能力较弱,一旦受到污染,极难治理。查清污染源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前提,而稳定同位素法在判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以及确定各种污染水源在地下水中的混合比例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因此在寻找地下水污染源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成果简介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姜月华研究员负责完成的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系我国在东部四大平原区开展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计划项目之一。项目应用地质雷达等技术开展了加油站、垃圾场等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采用多种环境同位素研究了区域不同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和污染状况,应用特制专门采样器材和严格取样流程采集地下水样品,并使用钻探、抽水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基本查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工产业的地位日益重要,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石化工程的主要污染是渗漏带来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其危害范围非常大,治理周期非常长,费用非常高,因此石化工程的防渗建设非常重要。为了保护环境,节省不必要的治理费用,需要在防渗设计与运用方面进行完善,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冯瑜 《科技风》2013,(11):120
我国化工行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出复杂的结构、有毒、有害和生物难处理有机污染物,其处理难度大,严重污染了环境。本文主要讨论了A/O(前置反硝化作用)生物滤池(BAF)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特点及A/O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浅议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曰益突出。我国的地下水污染正面临着由点到面,从浅层到深层不断扩大和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就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作详细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作一一探讨,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东北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地下水污染现状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了评价分区,明确了地下水污染因子,为地下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 ,许多饮用水是由地下水而来的 ,然而 ,地下水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 ,尤其是一些工业或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地区 ,更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地下水不易量测、观察 ,且流动十分缓慢 ,加上地下土壤结构又十分复杂 ,因此一旦地下水遭到污染 ,将很难进行整治与复原。在各种水体的污染中 ,可以说危害最大的就是地下水污染。1 污染来源污染地下水的来源很多 ,主要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依其来源从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矿物油污染、海水入侵五个方面分述如下 :1 .1 工业来源 :由于工业生产部门对其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不加处…  相似文献   

18.
九钨三钛硅酸盐是一种钛取代的keggin型含氧钨酸盐的杂多化合物。本文对杂多化合物九钨三钛硅酸盐的毒性进行研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九钨三钛硅酸盐属于低毒物质;蓄积毒性试验表明九钨三钛硅酸盐在大鼠体内有轻度蓄积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站")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中段,是地下水灌区高产农业生态类型的典型代表。由于近几十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区域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然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表生态系统与地下含水层被厚包气带隔开,地表农业生产活动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目前,开展贯穿整个包气带的原位监测试验,是揭示这一过程机理的唯一途径。因此,建立大型农田关键带观测平台,是开展农业与地下水关系研究的重要需求。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栾城站建设的"栾城关键带观测平台",通过对作物根系层—深层包气带—饱和带的土壤水、热、溶质等关键要素和变量的监测,可开展水分、溶质和污染物在厚包气带内的运移、转化规律研究,揭示饱和—非饱和过渡带水文过程及其与地下水补给关系,阐明农田生产活动的水肥迁移、转化及其对地下水量质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回答地表过程对地下水量质演化影响机理提供实验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20.
传统化工园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方法应用时间较短,由于地下水实际迁移速度慢,导致传统方法所得结果不具说服力。本文结合某化工园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基于三维流动系统的地下水流模型,并通过实际观察值与模拟计算比较,验证所提模型及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选取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为模拟因子,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预测地下水污染物20年内的迁移情况,为该园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预防与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结果表明,所提地下水流模型及参数选取较为合理,能够作为该园区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的基础模型;基于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预测地下水污染物20年内的迁移情况,水中氨氮和COD发生较大面积的扩散,第20年后,2种污染物质量浓度约为第1年的12倍,污染面积约为第1年的12~1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