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课是在校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增长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和途径。要提高听课质量就必须会听课,要做好预习工作,要感官并用,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上课铃响了,李萧抱着足球满头大汗地冲进了教室。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了,李萧还在一边擦  相似文献   

2.
寒假过去,新学期开始,马上要开学上课了。我们在校学习,最主要、最多的方式是听老师讲课。要学习好,首先要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都能听得进,听明白,记得住。要养成能把注意力集中的习惯。上课铃一响,就把思想收拢,不再想刚才欢乐的事,静下心先把书本打开,想想老师今天可能讲些什么,做好思想准备,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了。还有个好办法:带着问题听课。课前把要学的功课提前预习,能做的事,先试试看。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语文课堂活动,我们必须重视课前预习的指导,使学生做好学习前的准备。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由于课前预习不到位,导致听课效果差,不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时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和情感,从而降低学生课堂听课难度,增强课堂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工作中,常听见学生说生物难学,生物成绩差。究其根源,主要是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努力和钻研不够,学习生物和听课不得法等。听课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预习、复习、作业和应考都是围绕听课这一环节而展开的,所以提高四十五分钟生物课的学习效率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一、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观察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有一部分同学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课前无准备,一无知识上的准备,没有预习习惯;二无物质上的准备,连教材、资料等都没有提前摆好;三无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上课前预习必要的。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要指导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预习比作业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会上课是老师获得职业幸福的首要基础,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基本准则。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又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能否提高。根据教学大纲,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上课的总数大约有两万多节,如果把每节课45分钟累积起来,这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时间数字啊!所以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首先,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  相似文献   

8.
1.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听课准备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听课的质量。听课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听课前的预习,保证上课跟上老师的思路。二是提前找出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2.集中注意力阅读、思维等一些学习活动是可以服从个人的意志、能力和愿望进行控制的,但听老师讲解这种学习活动就不同,它不可能自己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是因为,这种学习活动涉及到另外一个人——老师。因此,在准备工作做好的基础上,要听好课,首先集中注意力。3.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学习内容,听觉通道的畅通十分重要。仅仅把学习心理活动的主要着眼…  相似文献   

9.
预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课前预先独立地学习有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它对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课前预习可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听课显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课前预习 知识上的准备主要是新课涉及到的有关书籍。知识的复杂准备与新知识的预习准备,对新知识的预习应主要抓住的难点,明确听课重点,是一种重要准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上课要接受新知识但也要温习旧知识。预习的过程,是一种旧知识的温习过程、准备过程,也是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过程,即温旧纳新的过程。学习某种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联系哪些旧知识,哪些要做到重点准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听课中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之中,形成崭新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听课率"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概率,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状态的一种综合表现,是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一种直接态度表白。它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信息依据。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听课率"不容忽视。通过对提高"课堂听课率"方法的探究,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水平和能力,对学生学情进行更有效的分析,进行更有效的课前准备、课中落实和课后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更快捷、高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听课活动是开展教研活动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也是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学会如何上课,还要学会如何听课。在当前的听课活动中,许多教师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既不主动参与文本研读,也不主动置身课堂情境,仅仅把自己当作观众或旁观者,这样的听课显然是低效的。究竟如何有效地进行听课呢?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听课“四问”,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一、培养预习与复习的习惯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  相似文献   

14.
《宁夏教育》2012,(5):80-80
有效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强化五种意识。一要强化听课的渴求意识,激发听课动力,包括积极听专家的课、听本地优秀教师的课、听本校教师的课、听网上的课、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二要强化听课的准备意识,包括理念的准备、课程标准的准备、教材困惑的准备。三要强化听课的思考意识,内化听课收获,包括保持思考的状态和训练思考的品质。四要强化听课的交流意识,可与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和学生交流,丰富听课感受。  相似文献   

15.
职业学校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手捧书本,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做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要么沉默不语,教室一片安静,要么与同学聊天,课堂闹哄哄;而教师呢,有的顾自讲课,有的上课花不少时间在训斥学生.因此,构建和谐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听课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知识接受的多少,因此,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是每位同学必须争取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 一、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老师每一堂课传授的知识内容,都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发出的信息,内容精要,系统性很强,如果上课分心  相似文献   

17.
课间,本该是孩子们放飞心灵、放松身体的时刻.然而,综观学生在课间的活动情况,有的追逐打闹,有的茫然发愣……上课了,玩得兴高采烈的这些孩子仍然满头大汗,久久不能投入到学习中来.而那些寂寞无聊地打发了课间十分钟的孩子,在课堂上则无精打采、昏沉迷茫,游离于课堂之外.我们都知道,学习要讲究动静交替,课间没有适当的活动,怎能收到劳逸结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听好课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我国著名教育家严济慈说过.“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式,要想学得好,首先要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怎样在新的课标要求下提高听课效率呢?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如果学生在课前能够认真预习,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在课堂中就会注意力集中,使听课的时间合理分配,课后复习效率大增。预习,就好比到某一个名胜地去旅游,如果预先看一下导游图,大概了解要去的地方,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因此,预习在教学中作用重大。我从二十年的教学观察中发现,它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上课铃响后开始讲课:预备铃响到教室,提前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尤其是现在的电化教学,笔记本、投影仪等手段的使用,要求我们的课前准备要充分,保证上课铃响开始讲课。有的老师预备铃响到不了教室,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