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事实告诉我们: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往往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强烈的好奇心可以激发人们去探索、寻找问  相似文献   

2.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初步的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应在四个“转化”上下功夫。  一、由“好胜”向“好奇”转化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如汽车轮子为什么是圆的 ?为什么“二二得四” ?这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课堂教学中 ,怎样使学生的好胜心转化为好奇心呢 ?好奇心首先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在黑板上贴出 2 0只按鸡、鸭、兔顺序排列的动物图片 ,对学生说 :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 ,由一同学说出第几只 ,大家来猜猜它…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其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以及其研究方法 ,都含有大量的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培养儿童的好奇心 ,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 ,如小鸟会哭吗 ?小兔子为什么前腿短 ,后腿长 ?有的孩子还爱把家里的钟表、玩具拆开来 ,看看里面的究竟。这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我们…  相似文献   

4.
儿童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和求知欲紧密相连。在一定的条件下,好奇心能转变为问题意识,驱使儿童去思考探究: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教学中要关注好奇心,为好奇心留下表达的空间;要分析好奇,使它成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加工"好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曹媛 《学子》2013,(2):34-35
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创新的意识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好奇探究心理,才会有创新的意愿。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以研究和解决教育中如何开发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的教育。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创新教育理念呢 ?笔者认为抓好以下几点是一条有效途径。一、鼓励质疑 ,唤起创新意识 ,使学生想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应该始于积极思维 ,始于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人 ,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 ,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 ,产生疑问 ,并且爱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正是创新思维的萌芽。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他…  相似文献   

7.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在音乐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音乐教学中,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常常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  相似文献   

8.
一、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如小鸟会哭吗 ?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总是红红的 ?有的孩子还常把家里的钟表、玩具拆开,看看里面的究竟。这些好奇心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产生好奇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受到了水的浮力而发明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鲁班因带刺的草叶划破了手指而好奇,最终发明了锯子,等等。这些例子说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无不与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因此,教师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满了思维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写作能力的提高。那么 ,在作文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激发兴趣作文心理学家指出 :“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 ,而不是当作负担。”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和好奇 ,就有了作文的潜力 ,就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因此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强烈的好奇心是少年儿童兴趣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人、物和事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个明白 ,问个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基础,教师要针对本学科的知识特点,深挖创新教育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情景,诱发创新兴趣。兴趣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就会引发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样”。好奇心常常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爱护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他们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这是培养…  相似文献   

12.
创新意识是指积极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一种心理取向。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有意识地去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出一  相似文献   

13.
陈文红 《小学生》2013,(9):11-11
21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把握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瓦特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张衡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都与他们儿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好奇  相似文献   

14.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培养“双心”,让学生多问1. 培养好奇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产生问题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生发疑问,引发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对小学生从小就要培养好奇心。学习一篇课…  相似文献   

15.
时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观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条件,激励学生去猜想、去质疑、去探索、去创新。 一、好奇──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由于小学生天性的"好奇",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好奇心的表现,其实是创新的萌芽。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以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讨,略有见解。1.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情境: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指出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开放探索性问题因能较好地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其特征是:题目本  相似文献   

18.
一、注重学生好奇心理 培养创新意识好奇心是推动儿童主动、积极地观察、思考 ,展开创新性思维的内动力。为促使儿童好奇心的发展 ,我认为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 ,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努力创新 ,因而在语文教学上 ,教师要多设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训练。例如教学《凡卡》一课 ,学生知道九岁的凡卡在圣诞之夜给爷爷写信 ,诉说自己当学徒的悲惨遭遇 ,当他把这封充满希望的信寄出去的时候 ,封面上写着“乡下爷爷收”。到底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呢 ?这件事的结局会怎样 ?我抓…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无非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日复一日,面对一成不变的作业模式,学生早就"厌倦"了!小学生富有好奇心,面对机械重复的作业,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创新意识就会被慢慢地抹杀,对作业就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的语文作业可否突破现状,形成新的方法,新的形式呢?我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实际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取向.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探索数学的奥妙.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世界上许多的重大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