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吉鲁批判教育学中的"反文本"和"反记忆"出发,并结合吉鲁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和分类,可以对传统教师角色及师生关系作出反思和批判,并由此确立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新型师生观,这对于构建我国师生关系当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亨利·吉鲁作为美国批判教育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批判教育学在国际教育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吉鲁的课程理论作为其批判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乏许多洞见。吉鲁的课程理论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关怀,这植根于吉鲁来自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身份、成长经历,以及后来作为被边缘化的激进左派的切身体验。他的课程理论体系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批判课程理论和后期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吉鲁课程研究是沿着课程是什么到如何实施课程方案的逻辑演进的。  相似文献   

3.
批判与反思: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批判教育学是在西方影响非常大的学术流派,它强调教育主体的自我意识解放和批判精神的确立。本文从批判教育学的视角重新解读教师角色,把批判与反思作为理解当今教师角色发展的出发点。从参与和关注教育改革、建构知识对话和课堂交往、立足和提升职后的培训与发展三个方面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新趋势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以及相应的批判教育学思想出发,可以重构批判教育学视域下的教师角色。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下的教师关注学生广泛的认知旨趣,致力于主体间无压抑的自由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其自我抉择能力。其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在"转译者"这一新身份中得以重新构建,其职责在于沟通学生的经验知识和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5.
周勇 《上海教育》2013,(34):76-78
引言:沉默的教师及其“主体”迷思 十分“专业”的舒尔曼也好,学科(专业)边界模糊、极具批判精神的吉鲁、麦克拉伦也好,  相似文献   

6.
承袭启蒙传统的批判教育学面临着集体式的压迫迷思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缺乏明确理性定义等质疑。以弗莱雷与吉鲁的观点审视批判教育学的图景为:追求人性解放的理想,强调意识醒悟与理性,要在对话中开启实践,且带有集体式反霸权倾向。以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哲学观重新建构批判教育学可以看出,批判教育学将不再以解放实践的基础理论自居,而是协助修正教育实践的论述,扩大个体对痛苦的感受力,并为世界—社会的建构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麦克莱伦的多元文化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实践能力,并以学生的自由与解放为根本旨归。他以社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弗莱雷和吉鲁的文化研究等为理论来源,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角色做了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8.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郑金洲批判教育理论是西方重要的教育理论派别。它自六十年代以来汇综了多种思潮在内,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众多的教育家卷入了这场思想运动,有的积极推进批判教育理论,有的抵制、批评批判教育理论,还有的对批判教...  相似文献   

9.
吉鲁认为,人们应该在广泛的社会实践和公共斗争中分析教师角色.他明确提出,作为“转化性知识分子”的教师是公共知识分子、文化工作者、抵抗性知识分子等多种角色的集合体.这一定位要求教师在批判分析教育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现教育与政治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此,教师应解放记忆,反抗文本,构建对话性的师生关系,接受具有文化政治性的教师教育,将理论转化为具有批判性的政治和文化行动,进而承担起理性审视社会问题、培养有责任的公民、推动民主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0.
麦克莱伦的批判课程理论注重学生批判意识与能力的养成,并以学生的自由与解放为根本旨归。他以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弗莱雷和吉鲁的批判教育学等为理论来源,对课程价值、课程决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研究方法作了深刻的阐释,从而丰富了当代的课程研究话语,同时也为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