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学生解剖鲫鱼往往不知从何开始,拿着解剖剪难以下剪,或者乱剪一气,造成对鱼体的破坏,达不到解剖实验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解剖鲫鱼的清晰的思路,完整的实验过程,达到实验的教学目标,我们对学生进行解剖鲫鱼“三剪刀”的教学实践,收到很好的效果。1 第一剪刀:肛门→鳃下缘  第一剪刀剪的是鲫鱼的腹面:左手握住鲫鱼的头部,让鲫鱼的腹面向下,右手持解剖剪从肛门外向剪开,剪到鳃盖的下面边缘为止。注意剪刀在向前剪时,剪尖尽量向上翘,以免伤到鱼的内脏。2 第二剪刀:肛门→鳃后缘  第二剪刀剪的是鲫鱼的左背面:将鲫鱼左侧向上放在…  相似文献   

2.
中师《生物学》第一册“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是2人一组的分组实验。实验的第一、二部分可按照实验要求的方法步骤进行。需要改进的是第三部分: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的观察顺序和有关操作,具体如下:首先,应观察鲫鱼的循环系统。因为刚解剖的鲫鱼仍活着,能十分清楚地观察到跳动的心脏。但时间一长,鲫鱼的心脏就会停止跳动,所以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围心腔膜挑破,注意辨认心室(正在激烈收缩的部分)与心房的区别.还可以观察到动脉球。第二步,观察生殖系统。鲫鱼的一侧体壁取走后,整个内部结构都暴露出来了。鲫鱼的生殖系统在最上层,特…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解剖鲫鱼往往不知从何开始,拿着解剖剪难以下剪,或者乱剪一气,造成对鱼体的破坏,达不到解剖实验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解剖鲫鱼的清晰的思路,完整的实验过程,达到实验的教学目标,我们对学生进行解剖鲫鱼"三剪刀"的教学实践,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种教法相结合解剖鲫鱼●太原市兴安二中席青解剖鲫鱼是脊椎动物的第一堂实验课,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实验内容。如何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解剖鲫鱼呢?首先,在选材上我们改用活体鲫鱼做解剖;其次,在教学中我们采用阅读实验指导,观看电视录像和解剖小竞赛等方法,效...  相似文献   

5.
课本中指导观察鲫鱼呼吸的方法是:观察鲫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开闭。由于时间很短,学生不能准确观察到这种现象。我的改进做法是:将还未解剖的鲫鱼(或将其鳃盖剪除)放入解剖盘中,注入少量的水,水深以淹及口的一半即可(注意不要淹及鳃盖)。这样,当鱼口张开时,能很清楚地观察到水从鲫鱼口吸入后又从鳃盖的后缘流出(从剪除鳃盖的鲫鱼上则看到水从口吸入后又从鳃丝处漫流出来)。 观察鲫鱼内部各大器官是本实验的目的之一。实验过程中,学生对鱼的大部分器官都能独立寻找观察,但对鱼的心脏却要教师帮其寻找。由于鱼的心脏比鸡。鸭的要…  相似文献   

6.
“解剖鲫鱼”实验,有三处操作不易或不当: 1、用左手握住鲫鱼的头部 鲫鱼的体表有一层粘滑的液体,操作时很容易滑脱,尤其是活鱼。 2、右手持解剖刀从肛门处向前剪开 从肛门处进刀,最易剪破泄殖腔,影响实验效果。 3、用解剖刀自肛门的开口向背面方向剪,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 用解剖刀向背面方向剪,由于无法看到脊柱,所以易将脊柱剪断。  相似文献   

7.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的扉页中明确指出:“书中有大量的插图,它们是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有些插图形象生动地说明课文的内容,有些插图本身包含了重要的物理知识,应认真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发挥其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借助插图培养观察技能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显然,观察是学生学习物理必备的能力之一。丰富多采的插图是使学生产生观察兴趣极好的感性材料。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比较地观察,使学生既能从插图中认识事物、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又能提高观察和解  相似文献   

8.
<正> 《鲫鱼》一节内容,是学习后面各类脊椎动物的基础,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节知识十分重要。运用直观手段,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讲授外部形态特点时,将盛有小鲫鱼的烧杯分发给学生观察,用投影仪或插图出示鱼的体色、体形、身体分部等;通过对剪鳍前后鱼的游动状态的观察,讨论、总结鳍的作用;在讲述内部结构时,出示自制的剪贴图;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难点知识—  相似文献   

9.
插图是历史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历史课本下册共有插图47幅(不包括地图),其中人物肖像图10幅,实物图9幅,场面图28幅(包括彩图9幅)。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功用,适时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些插图,就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如插图《邓世昌》,威武的画像,展现了他不畏外国侵略者的强暴,带领全体将士,浴血奋战的爱国  相似文献   

10.
“观察和解剖鲫鱼”是初中生物学中比较重要的实验,也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脊椎动物的解剖实验。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探讨,觉得课本中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存在一些尚待完善和商榷的地方,现说明如下。a.“观察鲫鱼呼吸”的实验改正。课本中通过鲫鱼口和鳃盖交替张开和闭合的动作来观察鲫鱼的呼吸,用解剖针从鲫鱼的口中插入、由鳃盖后缘的鳃孔穿出来证明呼吸通道。这种证明方法说服力不强,也不太科学;为了增强说服力和可观性,我们试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了改正:把鲫鱼浸入水中,用手握住鲫鱼躯干,防止其乱动;让鲫鱼浮在水的表…  相似文献   

11.
——处理好课文内容与插图的关系。为了使插图的辅助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指导学生看图时,应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步骤,先让学生观察全图,再探明各部分的关系,经过教师恰当的点拨,进一步理解插图与课文的关系。如讲《楞次定律》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条形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而引起感生电流”的三幅插图和“由于线圈面积变化而引起感生电流”的两幅插图,搞清每幅插图中电路的构成、磁场的产生、实验的操作程序,接着和学生一起通过演示实验,探索每一种情况中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的条件。探索中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主体参与”是中学 JIP实验基本原则的灵魂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落实这一原则 ?下面就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教材——引学生读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少初中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 ,加强阅读指导是必要的。生物课文内容基本都是按标题——内容——插图的结构安排的。标题宛如醒目的靶子 ,为学生理清知识层次指明了方向。教师出示提纲或表格 ,让学生边阅读 ,边观察插图 ,边动脑思考 ,然后再归纳提纲或图表中的问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 :让学生看下列表格 ,通过阅读课文 ,然后归纳填表 :名称管壁管腔弹…  相似文献   

13.
《秋天》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勃勃生机。课文配有一幅生动有趣的插图。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 ,本课可以通过“看”、“读”、“说”、“写”进行教学设计。一、看———了解图意“看” ,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使学生弄懂图意。可先让学生从整体上看图 ,说说图上都有什么。再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景物 ,说说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树的样子 ;燕子、小鱼、蚂蚁都在干什么。这样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有助于提高他们口头表…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课文中,有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在儿童的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用好这些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直接引导作用。本文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插图,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指导学生看插图对于一幅课文插图,在观察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展开表象、联想和想象等形象思维,又要指导学生运用概  相似文献   

15.
精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基本课型,在精读课中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一、阅读顺序的多角度 阅读顺序有以下三种:循序阅读、变序阅读、以点带面。根据课文特点和个人的阅读习惯,可以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观察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认为,教师除了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品质外,还应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生物实验教学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程序观察、对比观察、显微观察、解剖观察和生态观察.本文试就培养程序观察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何谓程序观察在植物学实验中,常要求学生观察某些植物器管或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如观察茎的结构,观察水绵的结构等.在动物学实验中常要求学生观察某种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如观察蚯蚓、鲫鱼的实验.这些实验观察通常运用程序观察法进行.所谓程序观察就是指观察要有次序,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观察次序应该根据所观察的对象来确定.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教材根据初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编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也是物理教材与其它教材的最大区别,特别是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涉及的插图更多:第一册插图就多达340多幅。篇幅广:每章首页都配以大的照片,反映该章的主要内容;范围大:几乎每页都有三分之一的版面是插图,每节都有多幅插图与文字配合,形象、生动、直观、简捷、准确地说明问题。下面就充分利用插图这种特殊语言,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培养学生形象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观察和解剖鲫鱼”的实验在初中生物学实验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重要的动物解剖实验。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与观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掌握解剖鲫鱼的方法。为了能在一节实验课里完成教学任务,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该实验中,分别用录像演示和实验操作演示,在四个班作了对比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义务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说、写训练,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一、结合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练说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的课文很多。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指导学生练说。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汉语拼音”时,课本上的每个声母、韵母都配有一幅小插图,我在教每个拼音之前,都要求学生观察插图,用“谁在干什么(或怎么  相似文献   

20.
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是怎样进行这项工作的呢? 一、指导观察,教给方法。儿童对观察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充分利用图画、实物、演示、幻灯、电视、电影、参观等,为学生观察创造条件,并教给观察方法,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指导学生观察中,告诉其观察顺序、范围、思考(分析、比较、联想)。例如,五年级教看图学文《长城》时,教师利用课文中的两幅彩色插图,指导学生先看长城的远景:深褐色的长城,蔚蓝的天空,连绵的苍山,起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