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市场、政府和高校在大学外部评价体系中承担不同功能,传统外部评价以线性单向模式为主,存在政府评价“过硬”与第三方评价“过软”、手段与目的倒置等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利益相关者作为评价主体在外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高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自身需要开展“元评估”,构建以自我评价为基础、以社会评价为参考、以政府评价为指导的内部外部评价一体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们要从重塑评价理念、优化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流程、完善自我评价四个方面推进外部评价改革,打造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者与评价对象良性互动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建设“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罗汝珍 《成人教育》2019,39(10):57-62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为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国际化提供了契机。我国第三方评价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理念、政策、标准等方面还与国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基本的开放性、跨界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没有具备。国际化的基础薄、起点低、难度大,有必要做好第三方评价国际化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第三方评价国际化的法律法规;引进和创新第三方评价的国际化理念;构建具有国际化特色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公信力是“管办评”分离体制下教育评估质量的体现,是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以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公信力“水平和程度到底如何”为研究主题,基于新公共管理“顾客理念”,选择高校转载与引用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大学(学科)排名结果的频次作为衡量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公信力水平的统计指标,希冀反映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公信力“水平”与被认可“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与国外教育评估机构公信力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公信力水平表现出整体的不稳定性与个体分布的不均衡性,但同时也呈现出逐步提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是职业教育人才标准制订的逻辑起点,从两者逻辑关系出发构建“以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基准的国家主体”“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准的行业主体”“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的学校主体”“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导向的企业主体”和“以技能评价标准为核心的第三方人才主体”的“五位一体”人才标准衔接共通机制。该机制的运行路径是:畅通国家主体与其他人才主体之间“指导-衔接”通路,加强学校主体与其他人才主体的“衔接-互通”联系,增强企业主体与其他人才主体的“共通-互通”制度,打通关联主体之间人才标准“衔接-共通”的链接环节。  相似文献   

5.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 ,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 ,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 ,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 ,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二阶段以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三阶段以全程整体性评价与阶段系统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6.
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是脱贫攻坚最后冲刺阶段创新扶贫管理方式的重大措施,是完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是独立于扶贫相关利益主体之外的特定机构或社会组织,通过查摆突出问题、发掘工作亮点、总结共性经验,客观公正评价政府的扶贫开发绩效,有利于压实扶贫开发主体责任,矫正扶贫开发行为偏差,提高扶贫决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当前,充分发挥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的正向作用,既需要创造条件,营造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的良好氛围,也需要合理选择"第三方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科学安排评估时间,更需要重视"第三方评估"报告,将其结果运用于精准扶贫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以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为代表的美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质量保障机构逐渐形成了以自评和同行评价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优化其利益主体参与、第三方评价的监管机制。文章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监管机制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应逐步由政府评价过渡到非政府评价,扶植并推动第三方评价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同时认证过程中应重视同行的评价和公众的参与,充分利用评价结果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第三方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评价方式,在国外已得到普遍认可,且其评价效果十分显著。以西方国家为例,第三方评价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社会评价、企业评价以及政府评价。文章通过研究国外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评价主体、实施机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内容,吸取其成功的经验,以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入手,将政府主导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评价行为与第三方评价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探讨了我国高职办学第三方评价行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评价机制,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构建及其运行面临着教育行政部门推动第三方评价的主动性不强、职业院校实施第三方评价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参与第三方评价的深度不够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独立性与专业性欠缺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建立成熟的第三方评价市场、完善评价规则体系以及广泛的评估结果认同三个方面保障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我国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推动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政府主体在高职教育外部治理过程中承担着主体责任,各级地方政府应尽快让中央"放管服"精神落地,公布地方政府的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服务清单和资格清单,完善高职教育法制和监督机制;通过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制改革,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调动市场组织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此外,还要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对高职教育的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厘清外部治理三方主体的责任,可以促进各方共同推进高职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借鉴美国ABET专业评价标准,结合我国职业院校的特点,构建了“管办评分离”过程中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职业院校第三方评价的实现路径。这将对加快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法制化步伐,建立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准入制度和运行模式,保障第三方评价的过程管理和长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有利于转变校企合作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同时能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校企合作立法的法律困境主要表现为制度上缺乏上位立法明确支持,组织上缺乏资源整合渠道,评价上缺乏权威专业的监督体系。困境破解的关键在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校企合作范围和边界的确定以及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具体的建构路径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职业教育法》;基于平等地位建立多元协商机制破解利益争议难题;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校企合作评价的专业化、权威性,保障校企合作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14.
辨析"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概念对深化教育理论认识、改进教育实践、优化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的历史进程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德育密切相关,能有效塑造人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人的劳动技能;梳理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发现,职业教育可以归纳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同时,职业教育在促进生产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并列,重合,交叉,包含"四种关联,也存在教育实施的主体与对象、目的、内容、方法、条件、评价等六方面差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在厘清与"职业教育"区别的基础上,通过重塑劳动与职业价值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确立多方联动的劳动育人机制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是学校质量认证、自身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需要。高职办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是:评价的关键内容无关切,缺乏维度;专家队伍不专业,缺乏信度;评估结论无结果,缺乏效度。基于高职办学质量评价的职业化理性回归,应确立"第三方"评价制度,重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三主"导向理念,注重评价过程体验。  相似文献   

16.
李政 《高校教育管理》2022,16(2):100-109
从2005年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被深深地嵌入项目制治理模式。项目制治理模式通过合法性机制生产和再生产高职院校的同质化,并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剩余控制权维系高职院校的多样化发展。项目制治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同质化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中央资源的低效配置与高职院校的低质量内卷;国家需求、地方需求与行业需求间的紧张关系;成果推广的水土不服和实践创新的动力缺失。为破解同质化发展问题,未来我国针对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治理应注重完善中央项目申报机制,明确央地项目功能定位;试点“必选+自选”项目申报模式,推动职业高等教育分类特色发展;实施“基础绩效+典型成果”评价模式,提升多元主体评价权重;强化项目实施的动态指导,逐步提升政策清晰度。  相似文献   

17.
经过30年的本土实践探索和国际经验借鉴,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运用的日益广泛,公信力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面临着独立性有待进一步改善、专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实挑战。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实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多年,在提升公信力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如通过颁布政策法规确立合法地位、重视评估机构的资质审查和人员培训、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评估过程,以及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与公正等。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元评估制度、重视评估过程的多元主体参与及实施评估结果的动态调整机制,提升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陈洁  徐海峰 《职教通讯》2019,(15):74-78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在理念、主体、机制、指标和法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政府有必要学习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树立先进的理念、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完善运行机制、优化指标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等途径,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璐 《职教通讯》2019,(15):31-35
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发展迅速,教材评价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对教材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在规范教材的编制、探索知识的结构体系、推动教材的持续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从完善制度体系、提升育人质量、健全管理体系三个方面为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确立提供支撑。基于此,职业教育教材评价应该从增强理论建设、健全评价机制、选拔专业评价人员、信息公开常态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和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