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庆杏树岗油田杏一~三区西部纯油区调整井区块地表环境较差,地下浅气层发育广泛,浅气层井涌、井喷、管外冒气等事故发生几率高,在不同的开发钻井阶段共有18起事故发生,其中1口井井喷着火报废、11口为浅气井喷,施工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3年到2005年的调剖井及其连通油井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三次采油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油田采收率的不断提高,注水井化学浅调剖技术措施效果已由增油控水向控水稳油、控制井区含水上升速度上转移.注水井化学浅调剖后虽然连通油井产油量增加,但是,随着油田采收率的不断加大,连通油井增油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闵敏  王鹏  王汉潇 《今日科苑》2010,(8):125-125
胜利油气区气层气主要在冬季起调峰作用。虽然调峰开井有助于地层能量的恢复,重新开井后可提高气井的产量。但对积液较严重的部分气井而言,调峰开井可能造成开井后产量下降甚至躺井的可能。为了减少因调峰开井造成储层伤害,在分析开井前后地层能量、流体分布状态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南堡油田M区的低效-无效井进行了统计,将低效-无效井分为低产液、高含水、关井和措施成本过高4类。分析了对不同类型低效-无效井特征及形成原因,指出低效-无效井形成原因在地质上表现为:(1)地层能量亏空,(2)储层非均质性强,(3)储层剩余可采储量少;在油藏管理上表现为注水滞后,注水效果不理想。提出了以水井措施为核心的不同类型低效井治理原则。研究成果在南堡油田M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对油藏从“产量管理”向“效益管理”转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井控是海上钻井作业必不可少的研究,救援井是井控作业最后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目前,中国海上并未实施过救援井的作业,但是作为深水钻井的备用手段,救援井的设计在油田开发需求中格外重要。中海油针对南海深水海域的一口风险井做了救援井的设计工作,针对救援井重要设计参数作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可以为后续海上救援井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地质概况、开发现状、工艺措施等方面对新北油田气层气的生产进行了介绍。针对目前新北油田气层气开发进入递减期遇到的地层压降大、产能递减快、井筒积液严重等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使用选择性堵水有针对性进行矿场实验,证明了该措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井楼油田的浅层水平井位垂比最大2.59、垂深最浅160m、表层造斜、地层软地层疏松井壁不稳定,且存在高压浅层气涌、喷、漏并存和水平段长的特定技术难题,通过不断研究并优选聚合物乳化混油防塌钻井液体系及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了防塌、携砂、润滑、一级井控等要求,实现了安全优质钻井。成为当时国内应用常规直井钻机所钻位垂比第一的水平井。对类似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施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伊朗MIS油田位于伊朗西南部MIS城附近的山区,储层为第三系的Asmari灰岩、白云岩地层,埋深800~1000m左右。因裂缝发育、地层压力系数很低,完钻泥浆采用泡沫水泥浆体系,泥浆密度只有0.8~0.9g/cm3,固井中如果发生漏失将会严重污染油气层,导致固井作业失败。本文通过对MIS地区的研究,主要从水泥浆体系和防漏失的配套固井技术作为突破口,有效的解决了该地区固井中的漏失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护了油气层,获得了较高的油气产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浅气层易井喷的特点,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苏志娟 《今日科苑》2010,(8):116-116
本文针对滨南油田开发过程中低产低效井比例较高的实际,以滨南油田开发区块为例,通过从地质、开发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低产低效井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取得了理想效果,对今后油田中低产低效井的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美兼具石油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大国的双重身份,而美国不仅是世界最早进行石油工业化开发的国家,而且更较中国早进入石油净进口国行列数十年,因此其关于油气资源的税负态度、关于油气资源利用的政策,对我国这个后来者均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首先对中美油气税制进行宏观对比,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基础;然后借助"政府收益比"指标,对中美石油税负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中美油气行业内不同税制,不同地域,石油、天然气两类项目下税负的高低及原因,最后对中美油气领域主要税种、税率分别对比,分析了差异。研究的目的旨在借助对比分析的手段,找出中国油气上游税制改革的方向,给税制的建设者以建言,拓宽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科技评价过程的质量控制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评价过程的质量控制机制,是科技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质量,进而影响时所评科技成果价值的真实认同。基于多指标综合体系下的科技评价,系统分析了蕴涵于整个评价过程中的评价质量影响因素,建立了科技评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模型——二维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并提出了相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zinc has been known for some three thousand years in the form of brass, its alloy with coppe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etal itself, is of comparatively recent origin.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if the ore is smelted in a simple furnace the metal simply escapes in a gas and is promptly oxidized: as with mercury, a condensation process is necessa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arly history of zinc,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ncient Indian smelting works at Zawar.  相似文献   

14.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输送装置,它是一种治理煤矿井下壁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设备。主要解决现有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存在的瓦斯积聚而超标易造成瓦斯爆炸和治理费用昂贵的技术难点。本装置属于环保节能型,具有技术先进,科学合理、治理瓦斯有效、治理费用低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能有效解决和治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从而达到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徐平  张涛  孙晓惠 《未来与发展》2007,28(12):26-29
天然气作为新兴的能源产业,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也被认为将是石油的替代能源,建立天然气储备将有利于缓解石油储备的压力.天然气储备的优越条件主要讲述了天然气的成本优势、与石油的替代性、地域安全性、发展前景;建立天然气储备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主要讲述了储气库的选择与储气设施的建设、目前储备工作的紧迫形势、技术进步、政策倾斜三个方面的内容,力求能够全面地阐述建立天然气储备的重要性和经济性,以期能够为国家在此方面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16.
时明明 《科教文汇》2014,(15):76-77
本系统硬件部分采用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核心,实现报警系统的控制功能。当放置系统的空间内有瓦斯气体泄露(达到一定浓度)时,使气敏传感器受激发,气敏传感器内部发生相应的化学变化而输出电信号,通过A/D转换的数据送入单片机,同时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发光二极管开始发光,达到声光报警的效果。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C语言实现了本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7.
技术学习是实现页岩气开发技术工程化的重要途径,开发技术工程化是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前提。页岩气开发极大地区别于常规油气,具有显著的技术学习效应。依据涪陵页岩气田实地调研数据,拟合不同开发阶段对应井别的钻井总成本学习曲线,并与传统的技术学习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开发早期相对中后期,技术学习速率更高,钻井成本变动更剧烈;考虑规模效应时,钻井成本变动较为平缓,但技术学习的间接作用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震勘探在预测煤厚领域的技术发展,本文通过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在陕西陕北某煤矿浅埋薄互煤层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该技术在煤层厚度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地震勘探解决煤厚问题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榆林-济南天然气管道(简称榆济天然气管道,下同)工程是继“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后,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工程,全长1045公里,投资总金额约60亿人民币,计划2010年底投产试运行。榆济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武警水电部队继西南成品油、珠三角成品油、鲁皖、洛郑驻、川气东送、华北管网等管道项目后,与中石化集团公司的又一共建项目。武警水电部队榆济项目部牢记使命,克服困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勇当开路先锋,严格施工管理,得到了各级领导、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  相似文献   

20.
刘桂锋  李伟  刘红光 《情报杂志》2012,31(5):12-17,22
专利地图是实施企业专利预警的基础性工具。本文首先从三个层面、九大模块的角度构建了基于专利地图的企业专利预警模式。随后以美的微波炉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对实证企业从行业、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进行专利地图绘制与分析,探寻专利地图对于预警机制的具体效用,为我国企业开展专利预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