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每当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用他那浑厚激越而又略带沉郁的男中音演唱电视剧《三国演义》片首主题诗时,观众都会激动不已。然而,这首冠于小说《三国演义》回目之首,又制成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主题歌的好词《临江仙》是谁作的呢?它并非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的,而是四川新都明代大诗人杨慎! 据史料记载: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上并无此词,此词是在清人毛宗岗  相似文献   

2.
文章把《三国演义》中的1177个人物分成四大类,从具体史料出发,对其虚实予以考证,揭示了中国古典历史小说在人物塑造手法方面的鲜明特征,强调了《三国演义》终归是小说而不是历史。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基于误读正史的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史《三国志》(西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注)为历史框架的名小说《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本),创造性地利用了正史所提供的一部分史料,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虚构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令人百读不厌。正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实实虚虚、虚实结合的历史小说,所以清代学章学诚说它是“七实三虚”,现代学又有“六真四虚”、“半实半虚”等说法,总之,《三国演义》中到底有几分史实、几分虚构,历来是小说研究关心的课题之一。本所关注的,不是《三国演义》史实与虚构成分的比例问题,而是小说作因误读正史而虚构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的评点,尽管由于新的阅读和批评模式的生成而逐渐淡出了小说读者的视野,然而作为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研究个案,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国演义》评点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如果我们要对《三国演义》评点系统做一个全面的审视,可以发现,这一研究至少必然会涉及一下几个方面:《三国演义》评点的版本分析,《三国演义》评点的主体研究,《三国演义》评点的文本阐释;在逐个深入研究的同时,推进并形成整个《三国演义》评点的立体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国这段历史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作为"前四史"之一,是研究三国历史的宝贵资料。《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汉末三国时期纷纭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演义巨著。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两书的全面比较,从史书选择和史料摘取两个方面分析《三国演义》对《三国志》依傍的同时,着重从三个方面讨论了《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突破,研究历史小说选取史料方法和脱离史料的虚构,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出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了解这部小说的形成与演变,了解其作者问题与版本源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的小说发展史乃至我国古代的俗文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十年来,学界对于该书的研究也给与了特别的关注。这里就近70年来学术界对《三国演义》的作者与版本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些梳理。一《三国演义》一书,明清两代刻本极多,然那时真正探究其成书与版本的人却没有。上个世纪30年代初,鲁迅先生作《中国小说史略》,谈到《三国演义》的版本…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问世后,掀起了一系列轰动效应,围绕着对《三国演义》的思考,揭开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批评的序幕。初始的演义小说批评史学意识深重,但是由于《三国演义》体现了社会上全新的审美观念,决定了初始的演义小说批评必定有美学新质出现.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堪称明清演义小说批评的专著,是社会理想与美学理想交融的批评。文章对明清演义小说批评进行了美学归纳。  相似文献   

8.
草蛇灰线法作为传统小说结构艺术的经典手法,被明清小说家运用得十分娴熟。文章从小说评点史料出发,撷取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中草蛇灰线用法之成功范例,较为细致地梳理了"草蛇灰线"在实际批评中的多种指涉,主要包括伏笔照应、上下勾连以及增强情节有机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神怪、鬼魂的描写触目皆是,历代不绝。《西游记》、《封神演义》之类专门的神魔小说就不用提了,即便是在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水浒》和《三国演义》中,也不乏神怪描写。对于《三国演义》中的神怪描写,评  相似文献   

10.
钟惺关于《三国演义》的评点多是针对具体人物所发,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行为、思想、品格等是钟惺重点关注的对象。该评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恰当地分析人物性格,准确地把握人物价值,对《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做了深入的评析,因而研究“钟评”对于深化《三国演义》文本的研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部书,不要混为一谈。《三国志》是一部史书,《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的史料而再度创作的文学巨著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2.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谈及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大多说施耐庵年长于罗贯中,罗是施的"门人";谈及《水浒》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则谓《水浒》在前,《三国演义》在后。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罗贯中长于施耐庵,《三国演义》先于《水浒》。  相似文献   

14.
汉中,因了诸葛亮而在《三国演义》里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而汉中之东的安康却因了诸葛亮而在《三国演义》里几乎成为一片空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安康在三国时期亦是血火交融的战场,魏、蜀、吴三国都曾用兵于此。《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什么要淡化安康的史料进而模糊安康呢?本文认为是因为安康的史料暴露了蜀汉在战略上.用人问题上的失误,不利于诸葛亮形象的塑造,罗贯中有意识地淡化处理了安康的史料。由此,我们更强烈更具体地感受到罗贯中驾驶史料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张岱对于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非常熟悉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处提及这两部小说,鲜明地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也窥见了张岱的小说观,了解了他评价小说人物一分为二的进步观点,也可看出他对这两部小说的推崇。  相似文献   

16.
巫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但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与中国古老的巫术文化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三国演义》描写到的巫术类型就有相术、占星、占卜、通天等。这些巫术描写,对于丰富小说的文化内涵、表现小说的宿命论思想、形成小说的显隐双线结构、增加小说情节的曲折性,形成小说多方面的叙事艺术技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毋庸置疑,也宣扬传播了封建迷信与宿命论,损害了小说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对《三国演义》巫术描写的这种负面效应,我们也应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三国演义》成书过程的版本研究中,历来认为元至治年间(1321年)新安虞氏刻本《全相三国志平话》是三国故事最早的版本。《三国志平话》是民间艺人讲述三国故事的底本。罗贯中在民间传说三国故事的基础上,根据陈寿《三国志》中的正史,采用裴松之补注的史料、民闻故事以及元杂剧等资料,编写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根据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古本小说丛刊》第七辑有关专家考证;《三分事略》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建安书堂刊本比《全相三国志平话》早27年,应是目前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三国故事的最早版本。  相似文献   

18.
历史小说的创作离不开历史事实。《三国演义》作者据以创作《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史料,是《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裴松之的一条注释。小说依凭的主要史实是:史有蒋干其人,史载劝降其事,史录婉拒其辞——周瑜回复蒋干的三段话,差不多原封不动被搬入小说之中。然而,仅仅叙述史实或对史实略作加工,还称不上成功的历史小说。《群英会蒋干中计》的魅力在于:依托史料,再行创造,用虚构的方法艺术地再现历史的真实。作者运用匠心独具的想象,设计出起伏曲折的情节,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渲染出波谲云诡的气  相似文献   

19.
历史小说的创作离不开历史真实。《三国演义》作据以创作《失街亭》的主要史料,散见于《三国志》中的《明帝纪》《张邰传》《郭淮传》和《诸葛亮传》《马谡传》《赵云传》《王平传》及裴松之注(注)对读小说和史料,可以明显看出,蜀魏矛盾的基本线索、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主要人物的活动轨迹,是忠于史实的。具体表现于下列三个方面:故事基本框架——失街亭、弃三郡、斩马谡——是真实的.人物主要性格——马谡言过其实,孔明执法严明——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对它的研究向来是大家热衷的焦点之一。有人研究《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有人从小说的结构去分析《三国演义》;也有人专门研究《三国演义》中的战略技巧等等。本文通过使用语用学的重要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话,一方面展现人物对话所蕴含的智慧,另一方面展现这一理论的强大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