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细节问题呈现在广大教师面前,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渐增多,教师教学中急需有针对性的、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加强校本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通过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的实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要素.校本教研对改进教研机制,推进新课程实验,实施科研兴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把教研活动重心由专业教研机构下移到学校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校本教研有四个特点:一是实践性。校本教研不同于专业教研,从事研究活动的不是专职的教研员,而是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边教学边教研。二是具体性。它研究的对象不是大而深的教育理论,而是为了解决自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三是合作性。它强调教师的团队意识,它不像专业教研员那样单独可以完成某个课题,而是需要教师群体的共同参与并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四  相似文献   

4.
姜岚 《科学教育》2007,13(2):60-61
校本教研就是在"本校"展开的教学研究,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教师个体身上的研究,虽然教学行为也会产生一时的变化,但这种变化难以持久,也难以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而校本教研就是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就是要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所以校本教研是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声乐教学要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校本教研活动在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做好声乐教学的校本教研工作,要从建立声乐校本教研共同体、建立校本教研文化、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创新校本教研活动等方面着手,探究声乐教学的校本教研方式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它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以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教研。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个人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下面把我中心小学探索校本教研活动的收获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根本开展的教学研究,就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研究,是一种把学习、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筑校本教研平台,以实践与反思、交流与合作、提高与创新为核心策略,以个人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师为主体,研究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不同层面的教学人员共同参与创新研讨的教研活动。操作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明确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增强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9.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师为主体,研究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不同层面的教学人员共同参与创新研讨的教研活动。操作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明确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增强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但在校本教研中还存在"教学反思被动应付""同伴互助有形无实""专家引领令人尴尬"等问题.因此,在校本教研中应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网络教研模式;倡导开放研讨,构建新的校园研讨文化体系来解决校本教研中的问题,真正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活动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本教研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坚持“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三个运作层面上,做好做实校本教研:以专业引领带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以自我反思使每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利用同伴互助把校本教研活动引向深入。经过实践,推动了校本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是一种基于学校、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诠释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实施校本教研的意义。指出校本教研的要点和做法——教师反思、同伴互助的专业引领,归纳出校本教研的两种组织形式。讨论了校本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属种关系、与教育科研的交叉关系,特别强调了反思性、课题化校本教研模式。主张应从参与度、深度、结合度三个方面对校本教研实施评价。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方式的创新。校本教研是紧紧围绕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核心是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由广大一线教师直接参与的教育研究。这就是专家所说的“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并不是要求教师脱离其教育教学实际,搞那些“假、大、空”的所谓“研究”。校本教研要求教师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中发现问题。提升为自身能够解决并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寻找理论依据,着手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用于改进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广义上讲,学校中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现象都可以是校本教研的对象。就学校层面上讲,可以围绕学校存在的重大问题或共性问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攻关,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对教师个体而言,课堂教学与管理、学生教育与管理、备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难题、困惑都可以成为校本教研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宁波  张萍 《教育科学》2005,21(5):30-32
国内外的很多研究显示,教师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同伴互助的质量和效果是影响校本教研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从我国校本教研实践看,对教师同伴互助的问题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就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的内涵进行探讨,以期对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为此,深入一线开展"校本教研"的调查研究,为新课改和"校本教研"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以供培训者和研究者参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和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理念,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亲身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专业发展.而学校的发展也越来越有赖于校本教研.因此加强和完善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要求和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因为许多教学研究与本校教学渐行渐远,我们提出了校本教研;因为许多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需要严重脱节,我们又提出了校本研修。从教学研究到校本教研,再到校本研修,基础教育科研的指向越来越具体,其目的无疑是让教研提高教师、促进教学、发展学校的主要作用得到  相似文献   

18.
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实践中仍普遍存在对教学研究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常态教研形式单调、问题解决低效等实际问题。要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应着眼于"问题解决",并处理好教师主动投入与被动参与的关系、教研思考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关系。针对校本教研形式化、隔离化、程式化的问题,通过多种策略,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杭蕾蕾 《教书育人》2013,(21):50-51
校本教研又称校本教学研究,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改进教学为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发展引领为催化剂的现代教学研究活动。[1]目前,校本教研以其较低的成本,能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性,能获得切实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发展状况堪忧的农村教师,以学校为依托,  相似文献   

20.
学校通过不断升降校本教研管理重心来激发教学研究活力,既要将教学研究管理下移到备课组和教研组,又要根据学校当前教学管理呈现的问题将校本教研管理提升到学校管理层面来统一实施;既保持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自主研究权利,又通过统一的组织来提高对学校管理目标的趋向性。这种学校自我寻求变革的方式将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校本管理的要义是通过管理方式变革,将校本教研内容的选择权和研究方式的决定权托付给教师,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一种旨趣。此时,教学研究才成为真实具体的行动研究,管理才能成为真实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