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片段一:巧设疑点师板画小兔,问:你们认识它吗?(生齐:小白兔) 师:以前我们学过写小白兔的儿歌,你能背一背吗?生:小白兔,穿皮袄,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师:记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拍手背一背。(师生齐拍手背儿歌)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呢?今天我们来讲它的故事。[投影展示多幅图] 师:请把多幅图按顺序连起来看,你看懂了什么?讲一讲。(看图准备2~3分钟)师:知道这几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生:小白兔运南瓜的事。生:小白兔想办法把南瓜运回家。生:小白兔滚南瓜的事…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伤害。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读儿歌吗?哪位小朋友能背首儿歌给老师听听?(指名背)师:小朋友的儿歌背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学一首新儿歌,它的题目是:《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师:首先请小朋友看画面听儿歌。(播放根据儿歌内容编制的动画片)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生看)我们再来听一遍。不过,这一次老师可有要求。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这一次只要求用耳朵听,边听边想,…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新课1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听录音 ,读儿歌。)请大家仔细听 ,认真记 ,看这首儿歌讲了哪几种小动物?(生按顺序回答)贴图片 :(让学生把动物图片贴在指定的方框里)猴图兔图松鼠公鸡鸭图孔雀2 师 :刚才 ,大家听到这首儿歌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九课。(板书课题 :比尾巴)(生齐读)3 过渡 :看到课题“比尾巴” ,你想课文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谁和谁比尾巴?他们为什么要比尾巴?比的结果怎样呢?)师 :学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二、教学新课(一)学习第一、二节1 课件出示第一节文字。(1)师朗读第一…  相似文献   

4.
师:请同学看屏幕,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微机演示小白兔顶着篮子冒雨往家跑的场面) 生:图上画的是小白兔着急地往家跑。 生:我来补充:图上画的是小白兔顶着篮子,很快地往家跑。 师:你们说的都对。请同学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谁愿意把它读出来? 生:第8自然段写了图上的内容。(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看屏幕(微机演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自己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生:我读懂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写的是小白兔加快步伐往家跑,第二句话写的是小…  相似文献   

5.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1.一读,感悟情感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哪些水果?为什么?师:这么多同学爱吃苹果,你们知道吃苹果的好处吗?师:苹果有这么多的好处,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就去和好朋友苹果(板书:我是苹果)谈谈,看他是怎么跟我们说的。②自主阅读,自主探索。师(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一幅图):我们就是苹果树下的那些小朋友,让我们细细地和朋友去交谈一下。(学生自读课文)a.指导朗读,表达感情。师:苹果跟你说了些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可以读你最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读全文…  相似文献   

6.
《虚心接受意见》教学设设计及说明海伦市文明小学张春艳包兴军导入部分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出示大乌龟和小白兔的图片)。这上面的两种小动物你们都认识吗?生:是大乌龟和小白兔。师:对!那你们知道大乌龟和小白兔谁跑得快吗?生:小白兔跑得快。师:可是,聪明灵...  相似文献   

7.
毛洁  李岚 《云南教育》2001,(22):39-40
学习和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和技能,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要求,是祖国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虽然以听说为基础,但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要求在交往过程中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和恰当待人处事的能力。师:(出示小熊猫骑着自行车从远处来的图画)谁把南瓜运回家?(四人小组讨论后再回答)生甲:小白兔看见小熊猫骑的自行车后,就把南瓜运回了家。师:哪位小朋友能把小白兔运南瓜的过程描述得更完整、更清楚?(学生发言)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想一想,小白兔看见小熊猫骑的自行车想到了什么办法?生乙:…  相似文献   

8.
罗春峰 《四川教育》2002,(10):40-40
一、激趣开课,揭示目标。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客人,请看一看,说说它是谁?(演示CAI课件,依次出现小动物:鸟、兔、猴、鸡、鸭、鹅、狗、猫、乌龟、鱼。)生:这是鸟。生:这是兔。生:它是猴子。......师:这些动物形体小,我们称它们为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怎么样?你喜欢吗?学生回答。师: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围绕“可爱的小动物”进行。请大家说话的时候用普通话,仪态要大方,意思要完整。请同学们听的时候要认真,有礼貌。二、说图画,练口语。师:看第一幅图,谁在干什么?(演示CAI课件,出现教材上第一幅图。)生…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录】一、听放儿歌,放飞诗梦(课前播放儿歌《虫儿飞》的flash,使教室里氤氲着童真的浪漫气息。)师:孩子们,你们都读过诗吗?生:(齐声)读过。师:喜欢吗?生:(部分)喜欢。师:有没有人自己试着写过诗啊?偷偷地、写给自己看,或者给好朋友看的,有没有啊?生:(有的笑,有的摇头)没有。师(笑):孩子们,苏轼老先生告诉我们“诗酒趁年华”。十三四岁,正是多愁薄感、多思多梦的年龄,我们有那么新鲜的想象,有那么丰富的情感,有那么热烈的心跳,怎么能够不读诗不写诗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和笔师一起放飞诗梦,让我们一同来为你的天空挂上一枚诗歌的太阳。  相似文献   

10.
(师出示两张连环画图片,第一幅为小白兔冒着大雨奔跑,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只大蘑菇;第二幅为小白兔拿起蘑菇顶在头上当雨伞,开开心心地朝着家的方向跑去)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画,能看懂它们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生:第一幅讲的是一只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大雨,它看见路旁边有一只大蘑菇,就想到了一个主意;第二幅图讲的是小白兔把蘑菇采下来当成雨伞,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师:真聪明,能看懂图意了。那你们能为这组图取个题目吗?生:《蘑菇伞》。生:《下雨了》。生:《聪明的小白兔》。生:《放学回家的路上》。生:《又哭又笑》。…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过程:1.认识“放大”和“缩小”。师:(出示图1)这节课,我先请大家看一张贲老师的照片。师:能看清吗?生:看不清。放大一些!(师把图1分别“放大”成图2、图3、图4)师:如果按照我们平时的想法,这三幅图都放大了。不过。三幅图中,只有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呢?  相似文献   

12.
一、谈话导入新课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上课,丁老师心情很激动。早上5∶00就起床了。你们呢?生:我也很激动,我是6∶00起床的。生:我是6∶30起床的。……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刻的?生:妈妈提醒的。生:自己看钟表的。……师:(投影出示各式各样的钟表)对,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的工具。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刻?(许多学生举手)教师逐一出示表示2∶00、8∶05、10∶50、2∶55等时刻的钟面图,让学生试读。在读法有争议的10∶50和2∶55的钟面图旁画上“?”。师:这些时刻你是怎么看的?(…  相似文献   

13.
<正>板块一:回顾共读时光,温习诵读方法(课前播放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和大人、小伙伴共读童谣儿歌的视频。)师:我发现你们刚才一直盯着大屏幕笑呵呵的,看到你自己了吗?看到你们在干什么呀?生:我们在跟着老师念童谣和儿歌。生:我在和妈妈一起读《剪窗花》。师:短片记录了你们上个学期和大人、小伙伴一起读童谣儿歌的美好时光。我们在课本中读了很多童谣儿歌,这三首还记得吗?(出示标题《剪窗花》《谁会飞》《春节童谣》)  相似文献   

14.
师: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幅图。 师: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吗? 师小结:棉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讲的就是棉花姑娘的故事。(板书课题:棉花姑娘。)谁来读一读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新课师 :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先请看 :下面图形中每个小方块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你能知道图1、2、3的面积各是多少吗?(电脑出示。)(学生讲了用数方格、割补为长方形等方法 ,算得每个图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二、探究新知师 :(电脑出示图4)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学生独立思考 ,动手操作 ,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巡视。)师 :你是怎么量的?怎样计算它的面积?生 :我量得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厘米和旁边的一条边是5厘米 ,算式是7×5=35(平方厘米)。生 :我量得…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导入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请大家看屏幕,(电脑演示)这四个小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请你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你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因为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 师: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国的认识”。 [评: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胡惠明 《湖南教育》2002,(18):33-34
一先看两个案例。教学内容:15-9=?(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2页)L老师是这样教的。师:先看这幅图(学生看教科书第82页上图),袋鼠妈妈说:“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应该怎么算呢?生1:15-9=?师:计算结果是多少?生2:6。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3:把15分成10和5,10-9=1,1+5=6。师:对,很好。我们现在看其他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图(教科书第82页下图),小老鼠是怎么计算的?生4:小老鼠是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师:对。那么老…  相似文献   

18.
<正>【课前谈话】师:认识他吗?相传他七步成诗。生:曹植。他是曹操的儿子。师: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你们看,他的代表作《洛神赋》,被称为浪漫主义千古名篇。(出示《洛神赋》)师: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洛神赋》的魅力,有人将《洛神赋》运用艺术化的手法进行了演绎,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视频)师:你发现视频中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生:它把《洛神赋》画成了一幅画,写成了一幅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19.
1.出示单元主题图,揭示单元内容。师:听说大家都很喜欢去游乐场玩,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个游乐场去看一看吧!(师出示动态单元主题图)师:大家看,这里的游乐项目,你最喜炊玩什么?师: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学生手势比画)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游乐场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这就是我们本单元将要研究的“图形与变换”。(单元主题图定格)师:(指图1)滑梯大家玩过吗?这上面就有我们认识的老朋友,它是谁?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 师:(出示一张黄河瀑布图)图的上方有什么? 生:有一条彩虹桥。生:彩虹太漂亮了! 师:那你见过彩虹吗,在哪见过? 生:旅游时我在瀑布前看过彩虹。 生:去年国庆节在世纪广场看喷泉时,我看到了彩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