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网上考试系统中自动抽题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基于TCP/IP协议的B/S网上考试系统中,自动抽取试题的一种方法。网上考试系统由老师设置考试时间、试卷结构,然后根据设置的试卷结构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织成试卷,学生可在网上进行考试及成绩查询,系统中关键的技术之一是在大量题目中抽取适当试题组成试卷,为网上正常考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聪 《内江科技》2010,31(3):112-113
文章讨论开发了基于B/S的遗传学网上考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安全设计,详细介绍了该系统所能实现的主要功能,即可实现遗传学考试的即时阅卷以及对考生、试卷的在线管理,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均能通过网络进行考试并能立即得到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3.
基于Delphi7.0开发的考试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利用Delphi7.0开发,基于SQLServer2000数据库的考试管理系统,包括试卷自动生成、无纸化考试两个子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主要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4.
汪彩霞 《科技广场》2009,(7):144-145
本文介绍了几种基于B/S考试系统随机生成试卷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分析了在同一个试题库的支持下,如何使学生通过远程登陆获取的随机试卷不同,但覆盖面、难易程度、题量等相近,且重复率低,以保证试卷的公平和规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个以校园网为依托开发基于Internet的大学英语在线考试系统,网络化考试系统已经是高校当下一种考试模式,基于B/S模式的考试系统拥有更高的实用性,能更好运用于各种等级的考试中来,它组题方便、操作简单,效率高。本文探讨了如何使一个B/S模式下的考试系统更加人性化,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考试,满足考生随时随地考试并迅速获得成绩,并给出其详细的成绩分析与试卷评估,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教师出题、和阅卷等繁重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目前的高校的各门课程基本上都采用试卷库的方式进行组卷考试,这样能够更全面地衡量学生对每门功课的掌握程度,也更体现了教考分离的核心本质.目前考试试卷的组卷方式普遍采用任课教师预先组好每一份试题,考试时再随机抽取任一份试卷的方式或采用市面上的数据库随机组卷系统的方式进行组卷,而文本型试卷随机组卷系统...  相似文献   

7.
汪彩霞 《科技广场》2004,(10):67-68
本文介绍了.NET的计算机上机考试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路:该系统适合于已连成局域网的机房,在同一个试题库的支持下,每台学生机都可以通过远程登陆获取随机试卷,确保每个学生的试卷不同,难度相近,并且可以在考完后马上获取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8.
智能化在线考试测评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的考试系统主要着重干测试考试的成绩。不能透过试卷对考生进行测评。文章建立了题库系统模型和知识描述模型;给出了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测评策略,并得到量化结果;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实际的智能化知识测评系统。并对主要的功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基于XML的考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给出了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中搭建网络自动考试系统的方案,采用三层的Web应用程序结构:用户界面、计算逻辑与数据存储。该考试系统的特点是将XML(eXtendible Markup Language)技术应用到自动考试系统中,采用XML技术存储考题和试卷。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考试是课程教学中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然而测考试前的出题、试卷印制,考后的阅卷、登分工作给教师带来了庞大的工作量,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都会采用在线考试系统以取代传统的笔试。然而Office试题的试卷自动组卷是考试系统中的难点。本文将对Office试题自动组卷实现过程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引入系统论的概念,把实验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对系统的四个重要元素实验教学资源、实验教学、实验管理、实验考核进行劝态化系统管理。从而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上尝试一种新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给出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于模糊广义回归神经网络(Fussy-GRNN)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研究相比,从环境维度、网络维度、文化维度和规制维度等构建的"四位一体"评价指标体系很好地反映了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活动的复杂性、动态性、多维性和网络化等特点,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的知识协同能力水平。此外,进一步构建基于Fussy-GRNN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将动态系统仿真与通信类课程教学整合的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与课程相适应的动态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方案,结合一个基于SystemView仿真系统的眼图教学,分析了在通信类课程教学中应用动态系统仿真技术所取得的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经典的Anderson三机九节点模型进行了动态稳定分析,应用三阶电机模型,通过对实际系统的潮流计算、动态初值计算、解常微分方程、Matlab仿真,得到了系统的功角和角速度曲线,验证了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浅谈在线考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各类计算机考试也应运而生,这类考试多为上机考试,因此,考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非常重要。在网络技术逐渐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采用网络考试是一个趋势。目前,网络考试系统的实现,可以采用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也可以采用目前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本系统采用的后一种模式,本文将介绍该模式的实现方法及考试系统的特点和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勤嘉 《科技广场》2013,(10):30-34
在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基于WEB的各种应用系统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传统的使用纸笔和手工考试的模式也已经向网络考试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线考试系统运用的相关技术和系统架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7.
动态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茂生 《科技广场》2004,(11):37-39
本文分析了当前设备管理的现状和研究动态设备管理系统在企业设备管理上的现实意义,系统分析和提出软件应该实现的基本功能,设计了动态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实现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息化绩效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徐强  戴芸 《情报科学》2003,21(5):455-457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周期长、投资巨大,一旦投入使用,要进行大的变动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变动可能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所以,对信息化的设计、实施过程要结合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从多角度进行过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原有方案。本文试图从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Dynamic link prediction is a critical task in network research that seeks to predict future network links based on the relative behavior of prior network changes. However, most existing methods overlook mutual interactions between neighbors and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s and lack the interpretability of the model’s predictions. To tackle the above issu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temporal group-aware graph diffusion network(TGGDN). First, we construct a group affinity matrix to describe mutual interactions between neighbors, i.e., group interactions. Then, we merge the group affinity matrix into the graph diffusion to form a group-aware graph diffusion, which simultaneously captures group interactions and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s in dynamic networks. Additionally, we present a transformer block that models the temporal information of dynamic networks using self-attention, allowing the TGGDN to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task-related snapshots while also providing interpretability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etwork evolutionary patterns. We compare the proposed TGGDN with state-of-the-art methods on five different sizes of real-world datasets ranging from 1k to 20k nod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GGDN achieves an average improvement of 8.3% and 3.8% in terms of ACC and AUC on all datasets, respectively, demonstrating the superiority of TGGDN in the dynamic link prediction task.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教师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内容、设计要求和设计特点,探讨了动态信息处理技术的设计、实现及研究意义,体现了系统在通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突出表现,对软件设计人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