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其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指导的最简单定义是“助人自助”。文章立足于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动机辅导、学习策略辅导和考试辅导等心理指导的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提高其对网络学习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成才。本文从环境因素、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心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新生不适应大学学习的主要原因,并从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养成科学学习方法、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加强学习氛围营造等角度探讨了解决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袁莉 《考试周刊》2013,(49):163-164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问题,并根据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班级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调适能力,以预防或解决心理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辅导过程。  相似文献   

5.
学习心理辅导是指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指导 ,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克服学习障碍等。它是教师利用心理教育的专业技能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原理及方法 ,提高其学习效率 ,发挥其潜能的过程。(一 )对学习冷漠心理的辅导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注意力分散 ,上课不认真听讲 ,情绪消极 ,作业拖拉 ,敷衍了事 ,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等厌学行为的发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动机不明确 ,误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 ,出现了“平时吊儿郎当 ,考试临阵磨枪”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 ,…  相似文献   

6.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班级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调适能力.以预舫或解决心理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辅导过程。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实现学校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成为一个心理辅导式的班主任,把过去那种偏重于对学生行为的约束转化到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上来,把被动应付问题转化到主动面对问题上,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和研究学生身上,做到胸中有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方法,将每一项常规工作都视为自己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良机。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成长尤其是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本人从心理辅导入手,运用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继续探究. "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有多种,这些监护方式体现出"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家庭功能缺失或弱化,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9.
何敏 《华章》2011,(32)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行为.文章结合目前高校招生的新变化以及传统解决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方法的不足,试图以团体辅导为主要手段,以"新生辅导员"为主要力量,以人际关系为突破点,通过尽早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把全体新生都纳入团体辅导的范围等方式,努力在时间上、规模上和内容上预防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教育情报参考》2007,(12):50-50
发展性班级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发展性班级心理辅导定位于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如异性交往问题、学习问题、厌学问题、早恋问题、逆反心理等,着眼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江西赣南师范学院教科院刘敏岚认为,学校教育中应重视发挥发展性班级心理辅导的作用,并在辅导中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班级心理辅导要防止学科化倾向,不过多使用心理学概念术语,避免搞成德育教育;二是教师在活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分析学生目前关注的问题和希望解决的困惑,根据成员需求设计辅导计划;三是教师要参与活动并注意对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包括主题与时间,以及成员的情绪等。  相似文献   

11.
疫情期间,学生无法正常学习生活,亟须心理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任务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解决了疫情期间心理辅导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详述如何制作“心理成长任务包”,阐明了任务导向教学法可有效应用于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相似文献   

12.
“厌学”是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目前中学生厌学十分严峻,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教育问题。本文从教育目标的偏差、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偏差、教育外部环境的偏差、学生内在主体性的偏差等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学困难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类型之一.对数学困难学生的教育帮助中,心理层面的辅导是一种新动向.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传递对数学困难学生积极的期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对数学的积极态度等.  相似文献   

14.
叶怀潮 《考试周刊》2012,(49):173-174
文章对一名在学校团体心理测验中发现的具有心理问题(学习焦虑)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运用了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对学生学习焦虑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改变认知、实践锻炼和巩固认知、完善个性等三个阶段的心理辅导,成功地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倾向。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采用心理辅导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思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同时,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或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辅导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把心理辅导渗透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的教育思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重视心理辅导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始渗透了人文关怀.通过心理辅导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全人格,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将产生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为学校的思政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与依据.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灌输心理健康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帮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心理问题,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辅导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现代的学生辅导就是运用现代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学生在学习方法、考试作业、应付挫折、人际关系、情感冲突、青春期心理适应、升学毕业、法纪禁毒等方面的认知、障碍、困扰和行为偏差等提供全面、综合的帮助与服务,使学生积极地自我开发潜能,认识自我,适应环境,并树立自信心,促进其全人发展.我们以为,辅导学的理论和技术非常适合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三年前,我们就把学生辅导引进了校园,使之为素质教育服务,使教育踏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学习辅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辅导已成为当今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的学习辅导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理论依据上分析,今天的学习辅导依然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作为其立论的依据;从学习辅导的内容看,当今的学习辅导只注重学习方法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而对策略性知识则缺少指导和训练;从学习辅导的实施途径看,由于涉及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导致学习辅导很难在学科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和开展。因此,学习辅导在工作思路上应把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习风格的培养作为其主要内容;在理论上应从以行为主义学习论作为构建学习辅导内容体系的主要立论依据转变到以认知心理学学习观作为其主要立论依据;在辅导模式上应从矫治型模式转向重预防和发展的辅导模式。  相似文献   

19.
学习困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不外乎外因与内因 ,从解决外因(主要包括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消除内因 (包括开展心理教育 ,转换角色 ,获取成功体验 ,培养学习兴趣等 )入手 ,是调动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成形式,它是相对个体而言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能否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教师的教学决策与行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