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宪法的适应性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宪法的稳定性是维系宪法生命的必要条件。然而,宪法的稳定性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变迁问题,而是一个包含丰富内涵的宪法问题。从实质上看,宪法稳定涉及宪法功能的持续性发挥以及一系列保障性的制度条件,特别是对社会变化的吸取能力。从形式上看,它涉及宪法适应社会的方式和机制问题。任何国家的宪法要有效地发挥组织国家、引导社会、规范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宪法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共制定了四部宪法,现行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也经历了四次修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要保持其稳定性,同时宪法又必须与现实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修改宪法又是必要的。即便如此,修改宪法毕竟是极端严肃和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正确处理宪法稳定和修改的关系至关重要。本将从宪法修改的理由、宪法修改权以及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宪法典内容的构成概括不一,源于标准不清楚。宪法典作为成文宪法国家旨在保障人权的法,其内容合理与否应该以其与人权保障目标的一致性为标准,同时由于宪法典的最高法律效力要求其自身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因此评价宪法典内容合理与否也应兼以稳定性为标准。据此,有关对国家权力的规范应该是宪法典的主要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标志属于可进可不进宪法典的内容,而公民义务、经济制度、基本政策、历史陈述等内容,则不宜进宪法典。  相似文献   

4.
宪法修改与宪法权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的稳定性对于维护宪法权威是重要的,但片面强调稳定性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修改宪法规范来解决矛盾,适时,科学的修宪是维护宪法权威所必需的,在修宪时,应当调整修宪的指导思想,增强宪法的适应性,完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宪法的适应性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的适应性,是指宪法的内容必须准确地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而不能和现实脱节,其主要通过自身的应变方式使宪法的内容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宪法的适应性是宪法权威真正树立及维系的必然要求,是宪法持续有效的理论依据,是宪法保持其稳定性的基础性保障。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宪政实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为宪法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宪法颁布实施后,一般就应当尽可能保持其稳定性,如果频繁的修改会有损它的权威。但如果片面强调稳定性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对宪法进行适当的修改,不仅不会影响宪法的稳定,反而能维护宪法的权威。本从宪法修改的一般原理出发,结合我国第四次修宪情况,探究了修宪与宪法权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确立,而且我国已经加入WTO,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应适应这种变化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宪法的规定内容之间存在着非对应性,因此我们应该逐步完善宪法内容,发挥宪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宪法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确保公民权利的实现和扩展 ,规范国家权力的良性运行 ,是法治社会最有力的保障。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宪法学的核心问题进行阐述 ,以期对宪法有更深刻、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宪法颁布实施后 ,一般就应当尽可能保持其稳定性 ,如果频繁的修改会有损它的权威。但如果片面强调稳定性可能会适得其反 ,所以 ,对宪法进行适当的修改 ,不仅不会影响宪法的稳定 ,反而能维护宪法的权威。本文从宪法修改的一般原理出发 ,结合我国第四次修宪情况 ,探究了修宪与宪法权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宪法修改是调整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冲突的基本形式之一,其基本目的是提高和保持宪法规范的现实适应性,发挥宪法调整社会生活的基本功能.修宪的基本原则是指其效力贯穿于整个修宪活动的根本规则,是指导修宪活动各阶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体现着修宪的本质和根本价值,是整个修宪活动的出发点.从我国宪法第四次修正案来看,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维护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基本原则;而完善宪政建设才是实现修宪基本原则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