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华 《初中生学习》2011,(10):16-17
何霞云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何霞云走进教室时只剩下了8个。何霞云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  相似文献   

2.
离别     
时间一点儿也不留情,初一、初二两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去,初三了,猛然间想起离别的日子也不太远了。小学时,思想尚未成熟,即使是最后一天去学校拿毕业证书,也依旧嬉闹不已。殊不知,当自己最后跨出教室门的一瞬间,一扇门就关上了,关得死死的。那时还没有意识到,这间教室将物是人非,原来的教室会满载着我们的欢乐离去。织田信长的一首诗中写道:“人间五十年,如梦似幻,天下之大,岂有长生不灭者﹖”若将“岂有长生不灭者”改成“岂有长聚不散者”,可以很好地形容我对离别的感受。临到离别,我还是伤感起来,也许我对前景太悲观。虽然离别也未必是…  相似文献   

3.
何霞云老师从县城来到大青山深处的一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她所带的班级原来有三十二个学生,但她走进教室时却只剩下八个了。何霞云决定动员那些逃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穷,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4.
王军荣 《广西教育》2013,(44):28-28
因不满老师太凶,且上课语速过快,9月13日,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初二某班发生了一起学生“弹劾”老师事件:教英语的何老师刚走进教室,一名姓陈的学生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大喊道:“不喜欢上你的课,对你不满意。”随后,这名姓陈的学生说,赞同他意见的同学举手,不少学生举了手。何老师掉头就走。班主任说,学校将处分“闹事”学生。(9月17日《海峡都市报》)  相似文献   

5.
在教室的东北角落,有一个特殊的座位:坐北朝南,侧对黑板,自成一排。班主任说这是一个荣誉席,只有进步较大的学生才可能坐这个座位?开学以来已有七八个学生坐这个座位了。大家有何感受呢?真的有一种自豪感吗?我和学生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张红娟 《考试周刊》2014,(30):171-172
"颠倒的教室",一种全新的创新教育模式,和我国的教育改革不谋而合,为教学改变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颠倒的教室"如何发展而来?"颠倒的教室"颠倒了什么?"颠倒的教室"有何优势?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并阐述"颠倒的教室"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实践的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课铃响了,只见何老师踏着轻松的步伐走进了教室。"今天,我们上一堂游戏作文课——猜猜硬币在何方,请男女生各选出十位代表。"何老师略带神秘地说道。  相似文献   

8.
我是这样理解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这样做得越细致、越自然、越巧妙、越富有感情,那么,从学生心灵深处涌现出来接收性就越大、力量就越强、记忆就越深远,其成才也就越快。 新学年伊始,同学们兴高彩烈地布置着上了一层楼的新教室。目睹此情此景,我充满感情地说:“祝贺大家更上一层楼,搬进了新教室。对于‘更上一层楼’有何遐想、联想、思想,能不能先自由组合成小小组谈谈,等会再来个全班发言。”  相似文献   

9.
教《屈原列传》,讲至传主“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教室内一片静寂。突然,一句评语飘入教者耳鼓:“死何裨益!”声音不大,全班愕然———这是一个平素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颇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于是,不忙讲下面的文字,鼓励这位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屈原死得可...  相似文献   

10.
案例描述"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雄浑激越的旋律回荡在教室,营造出豪情万丈,热血沸腾的氛围。与此同时,学生带着老师课前布置的问题欣赏《水浒传》第三集片段,这个问题是:对比原著,原著在文学语言上有何独特的艺术魅力?不知不觉,录像放完了。讲台下手臂如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相似文献   

11.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教师为了表示尊重学生,把“学生迟到喊报告进教室”的规定改为“学生迟到可直接推门进教室”。对此,有的教师认为这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是教师尊重学生的表现;但是也有很多教师表示质疑,认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而应该是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的发自内心的尊重。本期选登的是对此种做法提出不同见解的几篇文章。当然对这一做法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是必须有统一的认识。只是希望通过互相沟通交流,有助于教师们对一些问题作深入的思考。我们搭设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对这一做法您还有何见解,欢迎并期待着您的来信来稿。  相似文献   

12.
长生意识是《西游记》的多元主题之一,小说在写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同时,也写了他们以及各路妖魔对长生的追求。从长生目的的多元性、长生手段的多元性以及作者对长生问题的评价是文中论述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教学中,为了帮助同学们记忆,我常把课文中重点内容编成顺口溜,读给同学们听或写在教室的后黑板上,并且将顺口溜逐字解释清楚,提出要求。这样学生们就能很快掌握住重点知识并且不会忘记。下面介绍几首顺口溜, (一)我国大部分气候有何特点和规律春季温暖多干风,夏季炎  相似文献   

14.
黄涛跃 《广西教育》2007,(12B):22-22
案例描述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雄浑激越的旋律回荡在教室,营造出豪情万丈,热血沸腾的氛围。与此同时,学生带着老师课前布置的问题欣赏《水浒传》第三集片段,这个问题是:对比原著,原著在文学语言上有何独特的艺术魅力?不知不觉,录像放完了。讲台下手臂如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相似文献   

15.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教师为了表示尊重学生,把“学生迟到喊报告进教室”的规定改为“学生迟到可直接推门进教室”。对此,有的教师认为这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是教师尊重学生的表现;但是也有很多教师表示质疑,认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而应该是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的发自内心的尊重。本期选登的是对此种做法提出不同见解的几篇文章。当然对这一做法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是必须有统一的认识。只是希望通过互相沟通交流,有助于教师们对一些问题作深入的思考。我们搭设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对这一做法您还有何见解,欢迎并期待着您的来信来稿。  相似文献   

16.
文小美知道,她不能输给别人,期末考试,她一定要考第一……一班主任何老师把萧萧带进教室时,全体同学不由得眼前一亮,他们没想到这个新来的插班生如此漂亮。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设备─AV─P800和LX-D500何义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已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多媒体产品,而且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多媒体教室的不断兴建,多媒体产品的选择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下面我要向大家介绍多媒...  相似文献   

18.
环型教室     
戴瑛瑛 《初中生》2003,(11):17-17
教室有两个功能,一是老师通过教室向学生讲述知识,二是学生通过教室形成了一个集体,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9.
刘美 《班主任》2009,(2):48-48
“老师,一年级学生从我们教室搬走了!”班长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教室装修,一年级学生暂时借用我们教室,我们搬到了语音室。现在装修完了,学生们要搬回自己原来的教室。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环境感知与互联网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华中地区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学生对智慧教室的环境感知;同时,通过准实验研究,对智慧教室环境与传统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对学生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差异进行了探究。文章发现:学生对智慧教室的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普遍持积极认可的态度,采用智慧教室的实验组学生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室的对照组学生。此外,文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关于智慧教室的环境感知与其互联网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此结论表明,改善学生关于智慧教室的环境感知对于提高其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