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么热的天,让我带你去欣赏跳芭蕾的喷泉吧。 我们要去的是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贝拉吉奥音乐喷泉,它建在约32000平方米的人工湖内。表演,是一场由1200个“水人儿”共舞的宏伟舞剧呢!当美妙的音乐响起,灵动的水飞舞起来,加上灯光的交相辉映,让人不由得为之着迷。观众欣赏着那富有激情、花样繁多的喷泉飞舞,连连惊叹。喷泉白天每30分钟表演一场。  相似文献   

2.
“气”作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其涵义十分广泛。它既是作品感染力的本源,又是对读者审美能力的综合概括。而这两层含义又恰恰是作为欣赏活动高潮的“共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对此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学生,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在“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沉沦。要使学生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就必须用善于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心中都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4.
诗词作为我国一大文学特色,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思想情感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去欣赏。中考也将“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列为考点之一。那么,如何赏析呢?拿到一首古诗词,除了反复朗读来体会其中的韵味,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尝试。  相似文献   

5.
体育以其独有的鲜明生动形象吸引着亿万人去关心它,欣赏它。从观众角度、运动员角度、战术角度、技术角度、体育文化角度几个方面,论述了观赏体育比赛的意义。怎样观赏体育比赛和观赏体育比赛的修养等使我们在观赏体育比赛时获得美的享受,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6.
“悬念”,是影视中处理情节结构的一种重要技巧.好的“悬念”,能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即使剧中人物命运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即使情节的发展戛然而止,“悬念”也能推动人的思维力,去补充,去想象,去思考,会议论,去争辩,从而增加观众的观赏兴趣,达到较好的欣赏效果.在影视作品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往往受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制约,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作用却大抵相同.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5年7、8期合刊上刊登《分数应用题解题策略和技巧》一文.作者从八个不同方面讲述了分数应用脚的解题策略和技巧。但笔者认为文中“借用关系”和“换句话说”这两部分内容仅供教师们学习与欣赏是可以的.如果教师“吸收”后措它直接传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也未尝不可,但若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确实有些难度。再说,这两部分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并不是最好的解题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李雷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517-517
当代社会,舞蹈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芭蕾舞再也不是贵族或少数人的玩物,它已成为千千万万观众喜爱的艺术。近年来掀起"芭蕾热",各大剧场上演的经典芭蕾舞剧交相辉映,全国各地的芭蕾热也随之升温。特别在各大中专院学校,"芭蕾热"已上升至相当强度。芭蕾是一种高级舞剧形式,霓霓白羽足尖飘浮,可以让人倾慕不已。进人充满诱惑力的芭蕾宫殿时,我们如果不了解她的审美特征,不懂得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她,而只能发出"好看"或"漂亮"等感叹,岂不是太遗憾了?假如我们对其常识多一些了解,那么欣赏起来定会有更深的体味,必然会从中得到更丰富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舞蹈是一门可视艺术,更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历史、地域文化等于一身。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位来了解舞蹈,同时懂得欣赏舞蹈。因此,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同时,必须侧重舞蹈成品的赏析,让学生从小就学会欣赏舞蹈。  相似文献   

10.
意境说是关于艺术形象的重要理论,它既是从文学艺术创造的角度来说的,又是从文学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的。创造与欣赏互为依存,又互相制约。欣赏活动不仅是对创造活动的还原,它还包含了欣赏者的再创造活动。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与欣赏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对于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的重点是意境说在文学作品的创造和欣赏活动中的美学意义,并从“创造者-作品-欣赏者”三位一体的角度,阐述了美的价值最终要在欣赏中实现。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种复杂的艺术门类,从不同的欣赏角度去分析,会得到不同的见解。音乐欣赏者的年龄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以及审美心态的差异会导致欣赏的层次千差万别。不同的欣赏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欣赏音乐,使之陶冶我们的情操,美化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胡斌 《现代语文》2006,(10):126-127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戏剧演出,比如剧场、银幕、广场、寺庙、校园,还有博物馆等,不间的场所有不同的观众群体,不同的演出场合有同样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还可以把戏剧进行解构,去单独阅读其本,单独欣赏其唱腔与念白,单独观赏其舞美与灯光,单独从研究的角度去分析其化现象背后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一块正方体,倘若我们平视它,只不过是一个正方形而已,倘若我们改变了观察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式,用立体的影像去再现它的形状时,就是一个正方体了。很显然,一个人一旦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法时,他就能较完整地把握一个知识领域。日本学者比嘉腆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躺着,站在凳子上等各个不同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我们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看到不同的样子”的思维方法和良好习惯,发挥求异思维能力,由记忆型转变为创造型,就必须进行多角度教学。  相似文献   

14.
有人研究《陌上桑》,说罗敷夸奖的“夫婿”是一种“金头蚕”。有人研究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说它的意蕴在于暗示人们在社会的风雨中青春容易消逝。对《最后一课》,有人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读它;对《蚊子和狮子》,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人从法学的角度来理解它;对《捕蛇者说》,有人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阅读它;对《死海不死》,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析它;有人读《孔乙己》,欣赏它的“蒙太奇”手法;有人读《醉翁亭记》,品味它的“镜头”之美……这就是用视点变换、角度变化的手法来研究事物。  相似文献   

15.
足球比赛作为一种特定的欣赏对象,它在观众的审美感受中有冲突性、协作性、公平性、哄抢性、危急性、艰难性、偶然性、壮阔性、游戏性,象征性、多义性等十一个大的特征,足球比赛的美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倾倒全球,与它的这些特征大有关系,本文将从美学角度对这十一个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影叙事是否依据一个形式惯例传统,电影理论把电影分为类型电影和非类型电影。事实上,来自于既有惯例的类型经验影响看我们从日常生活到艺术欣赏很多行为中所具有的心理模式;我们的相关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以此建立。本文讨论的是在观看类型电影的时候观众的欣赏态度,并将这个态度分为“作为基础的惯例经验”、“欣赏时建构的心理时空”和“态度的娱乐指向”三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到三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和观众欣赏类型电影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最高水准的声乐比赛,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不仅为歌手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表现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全国热爱音乐艺术的观众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欣赏和学习音乐的机会。其中对选手“综合素质”的考核,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欣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欣赏的角度、用欣赏的观点,对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意识,激发学生欣赏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做一个21世纪成熟观众,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习题课的教学一直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大为有利,是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一般情况下,习题课教学的设计大都从“知识内容、解题方法、数学思想”等角度去考虑,本试图换一个角度,从“思维的合情跨越”作为安排课堂教学的“线索”进行设计,一种尝试仅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从政治象征的角度,考察“辫子”作为一种政治符号在明末到民初这一特殊时段所承栽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构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中的作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考察“辫子”被“政治化”及其“去政治化”的过程;二、“辫子”在不同的政治思想脉络中所呈现出的不同意义;三、“辫子”作为个人权利的象征在清末民初是如何被运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