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建于1977年,占地200多公顷的电影拍摄基地——孟买电影城位于该市市郊,它是印度国产片的一流外景地,因孟买的英名字以字母B开头,印度人习惯将孟买的电影城叫做“宝莱坞”。事实上,印度电影业近年来也有直逼“好莱坞”的强劲发展势头,光“宝莱坞”每年生产的影片就近800部,2001年全国的电影出口收入高达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行"与"学文"     
<论语·学而>:"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看来,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注重"德行",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相似文献   

3.
耿莹 《世界文化》2006,(10):25-25
在西欧各国的人名中,有的音节既非名,又非姓,而是贵族出身的标记,如法国人姓前用“特”,西班牙人姓前用“德”,德国人姓前用“冯”,荷兰人姓前用“梵”,英国人姓前用“劳特”或“恰尔德”等。“恰尔德”,系古英语“贵公子”之称号,今已废。“劳特”意为爵士,对于有爵位者之非正式的称号,亦泛指一般贵族,用时冠于姓前或姓名之前。18世纪德国启蒙主义作家歌德,全称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其中“冯”为贵族出身的标记,在文学史中有时略去,不译成中文。而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守财奴》的作者巴尔扎克,全称为:奥瑙利·特·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4.
2020年8月11日第五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尹荣方 《寻根》2007,(5):43-45
"烧拔"是日语音译,指荞麦面条。日本人大多喜欢吃"烧拔",一般酒家,除各式酒菜外,大抵供应"烧拔",面条店自不用说,日本更有挂"烧拔"招牌,主要供应烧拔之店,路边流动烧拔摊,更是随处可见。日本人吃烧拔,独多讲究,每用绿茶和面,使烧拔呈浅绿之色,莹莹可爱。  相似文献   

6.
胡茜 《华夏文化》2006,(4):23-24
“監”(“监”的繁体字)的甲骨文形为,金文形体为。唐兰《殷墟文字记》:“余谓监字本象一人位于盆侧,有自监其容之意。”“監”的甲骨文、金文形体均像一个人俯首从盛水的盆中审视自己的面容。故其本义应当是“照视”。“说文·卧部”:“监,临下也。”《尔雅·释诂下》:“监,视  相似文献   

7.
“圣” ,古陶文作 ,从土 ,从右 ,古代方言用字 ,音k懕。《说文》 :“圣 ,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若当时淮河上游汝颍一带有“圣人”一词 ,则应是指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 ,淮河流域一些地方称下田干活挣工分为“k摮工分” ,现在则称外出打工挣钱为“k摮钱” ,笔者推测这里的k摮可能是“圣”一声之转 ,是“圣”的引申义———用力而有所获。当“苦”字造出来以后 ,又承担起“圣”的进一步引申义———致力于地虽有所获 ,但收入很少且十分辛苦 ,乃至陷于贫困。如《商君书·外内》云 :“效农之用力最苦 ,而赢利最少…  相似文献   

8.
陈榴 《寻根》2003,(5):42-45
“非典”成为2003年流行词语之一,我国古代虽然没有“非典”,但各种传染性疾病却经常骚扰我们的先民。在长期与“疫病”斗争的过程中,古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既有科学防治的手段,也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巫术。  相似文献   

9.
我读二年级时,年过七十的爷爷从台湾归来,成了我们家的一员.爷爷终生未娶,从没感受过伴侣无微不至的疼爱,更没有感受过亲生子女至深至爱的关怀,他像一个孤独的行者,默默地走着自己孤独的路.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有一座神奇的四角山.这里,居住着彝、苗、傈僳、土家等七种少数民族.他们亲如弟兄,和睦相处,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归属鹤庆县境的大坪山乡的彝族喊山、傈僳族"哭烟"和"请柬",便是他们的祖先创造的一项民俗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1.
陈倩 《华夏文化》2006,(4):20-22
在正史史料中,常常会出现诸如“雨毛”、“雨土”、“雨血”、“雨木冰”等等词语,按照现代的语法解释,这些词语中的“雨”做动词,读去声。但是如果对它们只是作字面上的解释,不进行深入探讨,则很有可能会完全曲解史书的原意。如“雨毛”,今人对它的解释是:“雨毛,即细雨。”文  相似文献   

12.
郑晓江 《寻根》2007,(4):119-128
近两年,我常常翻看《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读之、品之、思之,常至废寝忘食。一日晨,早早躲进王字楼中我  相似文献   

13.
音乐史上的"雅"与"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求高雅,避免庸俗,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雅和俗的本意及其历史演变,不少朋友不太清楚,由此而导致了不少误解。就拿音乐来说,人们一般都知道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之分,但却不知道它的来历,难免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正水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江河湖海中有,日常煮饭用,很少有人会去想"水"隐涵的文化。即便中国发行量巨大的《现代汉语词典》,与世界语文辞书百科化的倾向相一致,对"水"的释义也是呈科学化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 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这基本就是物理学知识,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水"的感知关系不大。那么,自古至今中国人日常感知的  相似文献   

15.
吴庆第 《寻根》2007,(6):44-50
韩国是一个极具民族个性的国家,强烈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为世人所公认。民族精神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景仰“忠烈”、大力营造弘扬“忠烈文化”的氛围,无疑是韩国形成这种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雷颐 《寻根》2005,(6):48-56
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中,“公理”与“实力”是两大重要因素。不过有“理”者未必有“力”,有“力”者未必有“理”,因此,“理”与“力”的关系确实复杂难明。在“炮舰外交”横行的19世纪,“力”无疑远较“理”强。在这种背景下,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往往有“理”而无“力”,在错综复杂、结果难料的外交纷争中究竟是“不自量力”地“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17.
李安有一部片子叫《饮食男女》,的确,饮食和世界上的男女息息相关,可以反映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和状态,更是不同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用一个抽象的形容词来形容东西方的差异,那么大致可以这样说,东方是“热”的,而西方是“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余秋雨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两位老图书管理员告诉他,他们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借书卡上预测这些学生将来的成就."毫无规律胡乱借书的毫无希望,穷几年之力死啃一大堆名著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借书卡上过于疏空的当然令人叹息,借书卡上密密麻麻的也叫人摇头."余秋雨这样概述道.一言以蔽之:开卷并非总有益,对书也要三思而后"读".  相似文献   

19.
张竹筠 《寻根》2004,(4):45-50
石头不仅是大自然傲岸的风骨,而且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孕育了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石文化.  相似文献   

20.
谈"信"     
《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从言。”又有“诚,信也。”以“诚”和“信”互释。“信”的含义非常丰富,诚实、真实可信、信用、信念、确定性等。这几种含义是相通的,皆以“诚”为基础作引申。“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孔子就以“文、行、忠、信”教导三千弟子。“信”作为儒家学说核心价值观之一,一直流传至今。充分显现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在工具理性盛行的今天,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与古老而现代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这是我们应当深思的,也是我在这篇小文中强调“信”的原因。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