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对映异构”的学习中,由于缺乏实物作参比,严重制约了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挥,增加了由费歇尔投影式判断手性分子R、S构型的难度,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用左、右手判断手性分子R、S构型的方法,为判断手性分子的构型,提供了直观、准确的实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对映异构”的学习中,由于缺乏实物作参比,严重制约了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挥,增加了由费歇尔投影式判断手性分子R、S构型的难度,笔在教学中,摸索出左、右手判断手性分子R、S构型的方法,为判断手性分子的构型,提供了直观、准确的实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对氨基苯磺酸分子插层水滑石材料,并表征了其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探索合适的插层材料合成的实验条件,以此保持氨基酸分子的手性.通过研究氨基酸类手性分子插层水滑石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水滑石层板对手性分子的热稳定与光稳定的影响,今后将研究范围进一步推广到其它生物大分子如肽、蛋白质、酶等.  相似文献   

4.
题型示例一 :化学与新科技的联系C CH2CHCCCH2HCCH2 CH3CH3O【例 1】 左右手互为镜像 ,许多分子也有如同左右手的关系 (互为不能重叠的镜像 ) ,组成和结构相同的而只是手性不同的一对分子称为对映异构体 ,各占 50 %时的对映体的混合物称消旋体 .生命体特别钟爱手性分子 ,生命体中最大量的物质如蛋白质、糖、核苷酸都有手性 .许多药物也具有手性 ,然而 ,用传统方法合成手性药物经常同时得到一对消旋体 ,这一对化合物中只有一个有药效 ,另一个毫无药效或有毒副作用 .2 0 0 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研究不对称合成的化学家诺尔斯、野…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毛细管电泳在手性物质拆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特别对近五年来以各种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手性分子识别试剂拆分手性物质方面做了归纳总结,进一步对以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试剂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6.
一、分子的手性与对称因素所谓手性分子也称不对称分子,即指凡是具有实物与镜象关系而又不能重造的分子。没有实物与镜象关系或虽有此关系但能重迭的分子(如内消旋体)则是非手性分子。手性分子能使平面偏振光向左或向右偏转,非手性分子则无此性质。在含有手性碳(不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6):168-171
手性联萘酚(BINOL)的合成、对映异构体拆分及其e.e.值测定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分析手性BINOL合成产物的实验方法。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还能有效地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教学经验和对轴手性化合物构型判断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易于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掌握的轴手性化合物立体构型简便的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发展过程,介绍手性冠醚类、Pirkle型、配体交换型、大环抗生素、多糖类、环糊精类、分子印迹类、蛋白质类、手性聚合物类手性固定相在2006~2007年的发展过程,展望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如手性变换、亲核试剂类型、分子平面型、R、S判别、反式进攻、有机反应中简化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及对映异构混合物的手性拆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色谱固定相用于分离和对药物以及环境有害物质的检测的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各种化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作为酶模拟催化剂的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初中化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教学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必要条件,教师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3.
超分子卟啉化合物的分子识别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超分子卟啉化合物对离子、大分子、手性分子的识别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手性分子"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新增加的内容.<课程标准>物质结构与性质·主题2第5条明确要求"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活动与探究建议也提出"阅读与讨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1,1'-联二萘酚(BINOL)是1926年合成出来的[1],其分子中的两个萘环不共面,是一种具有C2对称轴的典型手性化合物[2],具有很强的手性诱导作用,用其单一对映异构体能制备各种手性催化剂、手性诱导剂和拆分剂.自从1979年,Noyori[3]首次将其作为配体合成配合物催化醛,酮的还原反应以来,由其制备成的一系列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手性医药、农药、香料、食品添加剂、分子识别材料的合成中[4].而且,由于联二萘酚中存在着萘环,在紫外灯下能发生很强的荧光,使产物易于观察,这一特点使联二萘酚倍受配位化学工作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在有机化学的光学异构中,提到了手性碳原子。分子的手性常常和处于手性部分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原子有关。仅与一个特定原子有关联的手性分子,称之为有手性中心,假定这个特定原子是碳,即称之手性碳原子(与不对称碳原子相同)。换言之,凡四个价键连有四个不相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之为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的旋光异构体中,可含一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  相似文献   

17.
1,1'-联二萘酚(BINOL)是1926年合成出来的[1],其分子中的两个萘环不共面,是一种具有C2对称轴的典型手性化合物[2],具有很强的手性诱导作用,用其单一对映异构体能制备各种手性催化剂、手性诱导剂和拆分剂.自从1979年,Noyori[3]首次将其作为配体合成配合物催化醛,酮的还原反应以来,由其制备成的一系列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手性医药、农药、香料、食品添加剂、分子识别材料的合成中[4].而且,由于联二萘酚中存在着萘环,在紫外灯下能发生很强的荧光,使产物易于观察,这一特点使联二萘酚倍受配位化学工作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手性和手性分子组成相同、空间结构互成镜像(对映体)的分子叫作手性分子,又称手性异构体。手性分子的对映体可以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沸点、溶解度等,甚至有相同的光谱,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存在有重要的差别,那就是和其它手性分子间反应性的差别。例如化学式同为C10H16的名为苎烯的有机物,它的两种对映体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其中,R+苎烯有香橙气味,而S-苎烯则呈柠檬气味;化学式为C17H20O的努特卡酮的两种对映体的柚香竟然相差750倍之多!这是因为对人的嗅觉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研究不对称合成的化学家诺尔斯、野依良治和夏普雷斯。什么是不对称合成?它有什么实际用处? 左右手互为镜像,许多分子也有如同左右手的关系——互为不能重叠的镜像。分子的这种性质被称为手性。组成和结构相同而只是手性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 2.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子的极性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相似相溶原理。 5.巩固电子式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教学难点 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