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时下,电视节目存在着令人堪忧的“三风”,以竞奢争贵、皇气扑面、暴力凶杀为主要情节内容的电视剧荧屏走俏,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广大观众对此也频频批评。“竞奢争贵”当刹所谓竞奢争贵风是指不少电视剧都大肆渲染、铺陈一些穷奢极欲的豪华场景。君不见,各类节目中追奢逐贵令公众瞠目结舌:珠光宝气的服饰、豪华气派的居室、高档名牌的车骑、宠物猫狗的美食……什么昂贵就播放什么,什么时髦就介绍什么,什么奇特就推崇什么。比如,有档“家具与生活”节目,向大众推介的是美式家具。卧房用具雍容华贵,客厅家具奢豪气派,厨房用具高档…  相似文献   

2.
叶立 《声屏世界》2013,(8):15-16
当2012年《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树立的“大片”标杆还在电视综艺界持续发酵的时候.普通观众相信草根选秀节目将依然是2013年各大卫视荧屏主旋律的时候,一场明星综艺时代的逆袭战正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3.
“出镜是指在电影或电视中露面”。记者出镜只是现场采访的一个小片段,或者说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由于节目表达意图的需要出现在荧屏上,即电视画面上,电视新闻记者的出镜是通过摄像机的摄录,根据表达新闻事实的需要经过后期编辑制作出现在荧屏上,电视新闻记者通过荧屏走进观众的家里,直接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加新闻的真实性与现场感。概括地说也就是记者出现在新闻画面中开口报道。  相似文献   

4.
胡睿 《视听纵横》2002,(6):70-72
在改革开放之初,荧屏上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除了新闻和电视剧以外,当数大型电视晚会和综艺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长期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尤其是作为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的典型代表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开播以来,多少年来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千家万户无可替代的“荧屏年夜饭”。  相似文献   

5.
用荧屏的整体形象展示时代风貌湖南常德电视电视台电视每天都播出大量的新闻、言论、文艺:广告等节目,告诉人们一些新鲜的东西,使观众看了增长知识、广博见闻,有所教益和启迪。如果我们的节目办得好,而且长期都好,电视台在观众中就会树立起一个好的整体形象。那么,...  相似文献   

6.
当新闻传媒的概念逐渐被大众传媒的概念所替换.当电视的舆论功能逐渐被电视的大众文化功能所丰富的今天.娱乐已经成为了包括电视在内的所有媒体至关重要的内容。为观众提供快乐、轻松、释放和宣泄.不仅是观众获得心理平衡的需要.也是社会达成精神和谐的需要。应该说.伴随社会的消费化、文化的娱乐化、电视的平民化、节目的市场化、收视的体验化.中国电视最近10年一直被娱乐节目推动着发展,电视剧、综艺节目、电视演唱会、益智节目、真人秀节目、脱口秀这六种娱乐节目形态成为了除新闻节目、专题节目之外电视荧屏的主力军。2002年开播的东方卫视,定位于“新闻见长、影视支撑、娱乐补充、体育特色”,  相似文献   

7.
1月1日起,电视荧屏特别是省级卫视的各频道,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感受有了明显改变,同质化重复的娱乐节目在黄金时段明显变少,观众看电视剧时不再被频繁出现的插播广告所打扰,悄然增加的新闻类节目也为节目生态的改观做了贡献。这一切都源于国家广电总局去年下半年先后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等一系列电视管理新规的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8.
郝勇 《视听界》2005,(4):78-79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硬性广告”,还是已经被融人节目内容的软性广告,是和节目区分开来的,由不同的组织来运作。观众能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广告。可在节目竞争日益加剧、广告播放的频次和数量不断增加、观众收看习惯发生了变化的今天,聪明的观众早已学会在挑选节目的同时跳过广告。所以对电视生产和广告投放的业主来说,争夺注意力、争取观众收看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只有把节目和广告结合得更紧密,才可以保证广告获得与节目同样的注意。真人秀节目所取得的商业成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有心的观众会发现,近两年来中国内地荧屏上,谈话节目如潮如涌,几乎每一个电视台都办起了谈话节目,无论你什么时候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有人在谈话,内容有新闻评述类、情感生活类、法制教育类、科技知识类等等,几乎是人间万象无所不能拿来入“戏”。现在电视媒体为什么热衷于办谈话节目呢?一则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节目品种,是传媒竞争的潮流所趋;二则认为做谈话节目比起新闻节目或综艺节目来要显得省事、省钱,操作  相似文献   

10.
薛宝海 《视听界》2005,(4):87-88
前一段“涉案剧”退出了荧屏的黄金时段,然而各种“涉案电视节目”却风起云涌。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涉案”节目受观众欢迎,莫不如说其他类节目制作得太差(尤其是新闻和娱乐类节目),所以观众不愿意看罢了。因为“涉案”节目通常是讲故事型,再稍加点评,这是最简单的电视模式,这么  相似文献   

11.
一 电视游戏节目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出现的电视节目新品种。通常认为,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获得九八年度“飞天奖”是游戏节目被中国电视界正式认可的标志。也是从《快乐大本营》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起,各级、各类电视台的游戏节目也争先恐后地“你方唱罢我登场”,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快乐旋风”。每逢周六、周日,用遥控器随意搜索,就准能找到几个这样的节目。可以断言,一场游戏节目大战已经爆发,并跻身于各台的黄金时段。 二 关于游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也叫游戏。” 电视游戏节目,是借助于高科技的传媒手段,满足观众的参与、娱乐、益智、争先的需求,并将欢乐带给广大受众的新的娱乐形式。当观众突然发现电视不但可以让我们了解新闻、获取知识、欣赏艺术,而且还可以游戏,可以让自己开心地参与的时候,这时的电视便不是板着面孔说教的师长,而是亲切随和、善解人意的朋友了。欧美电视调查表明:游戏节目和谈话节目是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因为它满足了人们愉悦身心,渴望交流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成奉 《新闻前哨》2011,(10):73-74
一、全媒体时代国内谈话节目现状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已逾20载.作为一种制造与观众距离亲近、平视交流效果的语言节目形态,曾于上世纪90年代席卷荧屏,这种新颖的节目样式对于长期充斥着新闻、剧作等单一节目形态的电视荧屏来说,  相似文献   

13.
电视的数量和质量已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游娱节目在其间的份量也就愈来愈重。此类节目的兴起,在冲击电视观念的同时,也冲击着电视市场,仿佛在荧屏上架起了一座桥梁,游娱节目缩短甚至消除了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趣味性、知识性和参与性成了游娱节目的主要特点。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某些游娱节目的负效应亦日渐突出,比如关于节目“赌”的意识及其现象就值得人们关注。一、游娱节目中的“赌”现象及其特征竞猜:竞猜是一些游娱节目中常见的一种“赌”术,方式颇多,随手可拈。诸如某电视台做过一场游戏,请一班观众来到演播…  相似文献   

14.
陆康 《视听纵横》2005,(6):96-97
多年来,广大电视艺工作为了使荧屏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层次的电视观众的不同需求,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改进节目内容、节目形式,提高节目的化品位,创作出不少新颖别致、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艺作品。但是.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曾有着“新花招”的电视艺节目又慢慢成了观众眼里的“老套头”,观众没兴趣看.当然影响收视率,这样.又逼着你对节目、栏目进行改版.推出更适合观众“口味”的“新花招”,以赢得电视市场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一系列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闪亮登场,“红楼梦中人”海选是其中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媒体事件,在这一大型电视选秀活动中,电视策划者采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谋的媒体策略;巧妙地以媒介活动和媒体联合策略促节目营销;借用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形态,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体现了策划者运用媒体的智慧。大型电视选秀节目的媒体策略在“红楼梦中人”海选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唐木兰 《新闻窗》2010,(5):113-114
在电视的三大支柱节目——新闻、专题、文艺节目中,电视专题节目以其便于深度挖掘,可以把问题说清说透的独特魅力,在荧屏上十分活跃.并且拥有了一批特定的观众群。作为县级电视台,直接面对的是农村观众.因而,对农专题节目在县级台电视节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立足本土,发挥地域优势,做足“三农”文章,  相似文献   

17.
在广告产业日益壮大的同时,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恶俗商业广告充斥在电视荧屏上。这些广告污染了电视节目,影响观众收看节目的心情,形成广告污染。但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恶俗广告  相似文献   

18.
我在编辑制作电视访谈节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主持人的巧妙提问。而被访嘉宾精彩回答的时候,我都会兴奋得从编辑台前跳起来。做电视节目的人常说:做好的节目,先要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提问技巧是做好访谈节目的重要一环。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绝大多数信息起源于主持人的提问;  相似文献   

19.
广告文艺节目,顾名思义,是电视广告节目和电视文艺节目共同组合而构成的一类电视节目。它以文艺节目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让观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看广告,也就是说,文艺节目是手段,传播广告是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广告文艺节目划入广告节目类。如,《广告文艺》、《广告文体大观》等。广告文艺节目给广告节目增添了一种形式,是广告节目的有益补充。但对广大观众和电视台来说,是“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的。说它“食之无味”,是因为广告文艺节目是拼凑而成的。它是时间上的拼凑,即先播几则广告,然后播…  相似文献   

20.
李翔 《新闻通讯》2014,(1):16-18
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这档源于韩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为电视荧屏创新热点,主要得益于节目在参与者选择、主题设计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的创新。而面对加强版“限娱令”的到来,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生产方面必须要重视为参与者和观众制造有创意且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体验”,这样电视真人秀节目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