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猜想——验证”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许多知识的获取、科学的发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方法才得以实现。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让学生大胆猜想后再进行验证的教学思路,但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只是把“猜想与验证”当作是教学中的一个“过场”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从一个典型案例说起,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当学生汇报出学习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后,立刻就让学生猜一猜“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生1:“我…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生成:在情景中引发需要师:叶老师的家温馨而舒适,这是他家的建筑平面图。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来算书房的面积:2×2=4平方米。生2:厨房的面积是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一位小数。生3:客厅的面积是4.2×4=16.8平方米。因数4.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三位学生发言后,教室里出现了冷场,学生对卧室面积的计算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师:真不错!那么,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卧室的面积呢?生4:卧室的长是3.6米,宽是2.4米,它们都是小数,…  相似文献   

3.
一、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 所谓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知识准备状态,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学。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 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需要  相似文献   

4.
【课堂实录】一、问题生成:在情境中引发需要师:叶老师的家温馨而舒适,这是它的建筑平面图。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1:我来算书房的面积:2×2=4平方米。生2:厨房的面积是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一位小数。生3:客厅的面积是4.2×4=16.8平方米,因数4.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三位学生发言后,教室里出现了冷场的局面,学生对卧室面积的计算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师:真不错!那么,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卧室的面积呢?生4:卧室的长是3.6米,宽是2.4米…  相似文献   

5.
【镜头】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引入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摸一摸”:摸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面、摸作业本的封面与课桌面、摸自己的手与数学书的封面……看看有什么新发现?教师本意是要让学生说出哪个面比较大。可是学生的想法却不同——老师叫我们说自己的新发现,我就实话实说吧:生1:我发现数学书的封面比较光滑。生2:我发现课桌面比较粗糙。生3:我发现作业本的封面没有数学书的封面光滑。……【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用得最多的提问如:“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孩子们,…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面积和面积单位” (第一课时 )。  教学目的: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用单位面积大小的纸模测量实物或平面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探新精神和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纸模各 1个,游戏用纸 2张 ),学具 (1平方厘米纸模每生 10个, 1平方分米纸模每组 30个, 1平方米纸模每组 1个,学习报告单每组 1张 ),编 4人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了解《学习报告单》的内容 (如测量对象、测量要求及测量结果的填写方法等 )。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1页。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内容吗? 生:知道,面积。 师:那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 生:在我做题时,爸爸跟我说过面积。 生:我家买房的时候,提到过面积。  相似文献   

9.
以前,如果有人问我:“探究式和接受式这两种学习方式哪个更适合学生,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探究式。”因为新课程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理念已经深深地被我们吸纳,并且刻骨铭心。但是现在,我的回答是:“两者兼顾。”这一观点的转变源于我的一个教学经历。上课的铃声响过,孩子们迅速而整齐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由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因此孩子们显得特别激动和兴奋。看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的心情特别好,怀抱着课前的精心预设,展开了教学……“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0.
李金志 《考试周刊》2009,(43):225-225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的教学设计均要设置一项学习活动——小组探究学习。我在语文教学中也多次尝试.但我在巡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时.发现一些学生并没有探讨有关学习的内容及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或想法。而是利用机会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即使有学生在谈论与课堂有关的问题。那也是学习较好的学生在唱“独角戏”,其他的学生则成为“看客”,没有达到“合作、探究”之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1.
“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的要点就是新知识、新观点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课本让学生阅读、自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揭示,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把积极引导学生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作为教学难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探索是建立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的,所以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以复习导入新课。复习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谈话复习: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  相似文献   

12.
周霞秀 《中学教育》2003,(2):6-6,16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维构成的 ,人的思维是工具性的 ,其基本作用是解释事物和事件 ,这些解释构成了不同的知识库。建构主义教学中的学习过程 ,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对传统的教师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教师的职责不再是“给予” ,而学生的责任也不应该是“接受” ,教师不应当把自己看成是“掌握知识和仲裁知识正确性的唯一权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一、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真实背景建构主义认为 :学校的学习应该发生在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税收政策里面有很著名的一句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实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也蕴涵着这样的道理——“取之于生,用之于生。”教学的开展取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学的起点、发展点和后继延续点。同时,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领悟到数学思想方法,并以这些思想方法为钥匙,使数学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课为例谈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做到“取之于生,用之于生”。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为全校老师执教了一节数学研讨课,课题是“我家买新房子啦”。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餐厅和厨房哪个大呢”这一问题,体验学习面积的必要性以及形象感知“面积”的含义,进而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cm^2、dm^2、m^2。整节课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正当我和其他同学忙着收拾零乱的学具时,段xx同学跑到我跟前,小声问我:“刘老师,你真的买新房子了吗?”我一怔,竟无言以对。这时,调皮的倪xx也跑来凑热闹:  相似文献   

15.
当前,职业技术学校数学课程依据“为专业服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了改革,它带给教师和学生许多新的体验,使教师的教学更精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可是仍有70%~80%的学生有学习困难,我认为是有些教师不能领会教改精神,不注重联系职校生的具体实际,生搬硬套,缺少创新精神,对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一、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  相似文献   

18.
多年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有三个阶段:“学”、“教”、“导”。教育教学应向“导”的阶段努力进发。大学毕业,初为人师,满怀豪情登上三尺讲台,滔滔不绝向学生输灌自己所知的一切。现在想来,那只是在表演,只是纸上谈兵,只是给学生展示自己“学”得怎样,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8~89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会唱“新年好”这首歌吗?生:会!师:好,我们一起唱一遍。(师生齐唱)师:唱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生1:我想到放礼花!生2:我想到请小朋友到我家做客!生3:我想到把教室装扮得更漂亮!师:过新年的时候多数小朋友都会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很漂亮。请看图(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装饰图,上面有什么?生1:上面有彩花、彩旗、灯笼。生2:还有小朋友拉琴、跳舞。师:这些彩旗、彩花和灯笼是乱摆乱放呢?还是按一定的顺序摆放?生:是按一定的顺…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建构具有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必然选择。本文意欲借助三则具体课堂片断实录,谈谈自己对学习内容生活化的个性感悟。联系生活教学片断一:《吨的认识》教学。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师:那么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作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生: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太重了,所以不能随身带来。师:在生活中你一定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