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姜静 《情报探索》2024,(3):116-123
[目的/意义]针对图书馆“网红”直播式阅读推广进行解读,以期解释“网红”直播阅读推广效应产生的理论机制。[方法/过程]基于消费心理学理论视角,从认知刺激、情感联结和社交认同三个维度对图书馆“网红”直播进行了剖析。[结果/结论]认知刺激因素揭示了在“网红”的“新鲜符号”下读者注意力捕获的过程;情感联结因素说明了通过专业内容、真实交流和互动参与,读者与网红能建立信任和情感共鸣;社交认同则解释了“网红”直播下读者群体动态的演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塑造,从而形成直播共享价值观的认同和阅读群落的内部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为了帮助信息系统学者厘清媒介丰富度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应用现状,填补国内在媒介丰富度理论相关文献综述上的缺失。[方法/过程]本文对国内外基于媒介丰富度理论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归纳了当前MIS领域应用媒介丰富度理论的主要研究问题,并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MIS领域应用媒介丰富度理论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媒介丰富度对于表现绩效的影响、媒介丰富度对于用户信任感及诚信行为的影响、媒介丰富度理论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和媒介丰富度理论在信息/沟通技术使用研究中的应用4个方面;研究中存在"媒介丰富度理论对于社会因素、个人/技术因素的考量未完善"、"相关实证研究多使用媒介丰富度理论作为分类依据,往往忽略理论的核心观点"等问题;媒介丰富度对表现绩效影响的时序分析、多媒介嵌套的混合效应等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广军  宋珊 《情报杂志》2022,41(2):140-145
[研究目的]当今舆论场尤其是互联网舆论场中难以进行有效、冷静的对话和沟通,互联网媒介及群体传播是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研究方法]基于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学的基本思路,并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等舆论案例分析,研究互联网媒介特性及其传播组织形态的群体化转向,以及由此带来合法化认同向抗拒性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介特性构建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群体传播,互联网群体之间的认同是以抗拒性认同为主,而与传统群体相比互联网群体中个体情绪、意见、观点等情感化因素成为了其主要认同机制,情感认同和情绪表达成为互联网舆论场域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旨在为电商直播平台的运营提供参考,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服务质量。[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以淘宝直播平台为例,构建了研究大学生使用电商直播平台使用意愿的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剖析。[结果/结论]用户从众心理、信任、商家信誉和交互性对电商直播平台用户的使用意愿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但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算法推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满足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茧房”的产生。[方法/过程]在归纳技术创新论、利益驱动论与情感认同论3种生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平台与用户双边演化博弈模型,并模拟仿真关键因素影响双方主体策略演化的路径。[结果/结论]算法推荐技术是算法时代“信息茧房”产生的根源。算法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平台使用算法推荐成本与用户接受算法推荐的损失成本不断下降,使得信息平台和用户对待算法推荐的策略选择由最初{放弃,抵触}演化为{使用,接受},最终导致“信息茧房”长期存在。据此提出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健全平台算法监管体系、培育公民算法侵权防范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略论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建构着我们的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不循旧,不保守;因而网络媒体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显著。这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认为,要解决网络带来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必须开展媒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他们认识媒介信息、辨别媒介信息以及运用媒介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测度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生产—出版—消费”价值链,获得不同节点的知识价值贡献率,合理调整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生产、出版与消费的结构和模式。[方法/过程]提出知识价值综合评价体系,测度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在生产、出版与消费过程中的知识价值变化情况,并以“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为例,借助信息熵的计算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在“生产—出版—消费1—消费2—消费3”所构成的链条上知识价值量逐渐减少,其中“生产—出版”知识价值量变动幅度不大,“出版—消费1”知识价值量骤减,“消费1—消费2—消费3”知识价值量缓慢下降,但总体消费环节创造的知识总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本文以媒介融合为视角,结合新媒体环境下读者阅读需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实践,梳理了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现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基于媒体融合进行阅读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过程]分析了现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不足,探究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措施。[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变革资源组织模式、加强数字多媒体宣传推广、投身数字资源的组织利用等措施,拓展阅读推广渠道,创新阅读推广方式,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明 《现代情报》2023,(1):131-140
[目的/意义]短视频的日益普及与应用给网民的沟通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短视频网络舆情甚嚣尘上,给网络舆情导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方法/过程]在对短视频网络舆情相关主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Vensim PLE软件构建包含网民、短视频平台和政府3个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进行仿真分析,进而采用过程追踪法对短视频网络舆情导控的因果机制进行分析,构建理论分析模型。[结果/结论]结果发现,短视频网络舆情受导控需求、主体参与和协同机制的共同影响,可分别从制定导控预案、强化融媒体矩阵建设、加强主体间的有效协同等方面实现短视频网络舆情的科学导控。  相似文献   

10.
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接受行为临场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比用户在虚拟现实全景视频和传统2D平面视频所感受到的沉浸倾向、互动度、学习效果等指标,探究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与传统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临场感和信息接受效果。[方法/过程] 本文构建了不同媒介下用户信息接受行为临场感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实验方法和调查问卷来获取测量用户沉浸感的数据,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进行信息接受行为所感受到的临场感高于通过传统媒介的信息接受行为。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引起用户对信息内容产生兴趣,在用户信息接受过程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产生的更强的临场感,可以对用户信息接受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业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资源,是基于出版内容、载体和传播方式的集成性的产业。出版技术的进步对出版业发展产生颠覆性创新的效果。正是技术进步的影响,出版业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现在步入到数字时代。本文分析出版技术的变革过程以及产业集成视角下出版技术体系,以及信息技术对出版业的发展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线性学术评价中,普遍存在初始权重与实际权重不一致问题。[方法/过程]文章以学术期刊评价为例,在对其产生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危害,并对现有的几种解决方法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提出一种新的最小均值指标权重修正法,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最小均值指标权重修正法可以彻底解决自然权重问题;要重视自然权重问题对学术评价科学带来的影响;最小均值指标权重修正法也适用于所有的线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王晨 《情报探索》2021,(3):61-68
[目的/意义]研究微信公众号在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中的作用和效果,对普及公众防骗意识、提高宣传效率,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根据微信使用群体广、消息易扩散、传播渠道多等特点,在“电诈可防”理念背景下,采用改进的SEIR模型分析甘肃省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对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效果。[结果/结论]本地政务微信的关注群体仍以本地微信用户为主,公众号新增“关注用户”和新增“取关用户”均在文章发布时段后达到峰值,且呈现正相关,较从文章读者中产生“关注用户”相比,直接吸引公众号本体“关注用户”方式将更为直接和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随着Web 2.0网络背景下科学交流模式变化以及“破五唯”评价的提出,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方法/过程]以科学交流为视角,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划分出原生影响力、Web 1.0影响力以及Web 2.0影响力3个维度。以国内数据为基础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权法以及TOPSIS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该评价模型具备创新性与可行性:以科学交流为全新视角,使得评价工作贯穿学术论文影响力产生的全过程,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有利于综合评价体系的丰富创新;3个维度影响力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综合影响力,其中Web 1.0影响力作用最强,Web 2.0影响力作用最弱;不同学科论文影响力具有差异性,被引适用性以及来源期刊质量是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信息规避作为一种消极的信息行为,将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基于认知失调和心理授权理论,本文整合“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的前因及其作用路径。[方法/过程]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信息质量显著影响用户的心理授权,进而对信息规避行为产生负向影响;社会比较和感知过载显著影响用户的认知失调,进而导致信息规避行为。fsQCA结果发现了3条触发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路径。研究结果启示社交媒体平台要建立有效的信息过滤机制,构建支持性的平台氛围,缓解用户心理失调,从而减少其信息规避行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出版领域。一方面,人工智能为出版业效率的提升与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技术的应用也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行业从业人员与未来求职者的忧虑。本文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对出版领域就业的影响,首先阐述出版业中诸如选题、内容与发行等环节日益智能化的趋势;其次,分析出版业的智能化对本领域就业产生的影响;最后,在结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就业影响的总趋势,并基于政府、企业与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侯筱蓉  付扬  陈娟 《现代情报》2016,36(10):89-93
[目的/意义]探索微信用户对于微信平台上传播的健康信息的辨别能力,以及此类信息对其产生的效用。[方法/过程]问卷调查法及描述性统计方法,在权威平台上抽取真实/虚假健康信息,并结合“获得信息→判断真假→产生行为”的问题设计模式构成问卷,进行纸质和网络调查。[结果/结论]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微信用户缺乏准确识别健康信息真伪的能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任重而道远;微信是健康信息传播的有效平台,但也为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且用户并未认识到其信息辨别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对虚假的健康信息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大多数用户的“活跃性”也会导致这类信息仍然被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用户消极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进服务质量、优化使用体验和提升用户活跃度等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借鉴信息过载、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及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消极使用行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信息过载正向影响用户不满意度,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及依赖均负向影响用户不满意度,不满意度正向影响用户的忽略和取关行为,依赖负向影响用户的忽略行为和取关行为;不满意度对忽略行为影响程度大于取关行为,而依赖对取关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忽略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新冠疫情期间,信息传播媒介对用户信息焦虑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547位用户的数据,借助相关统计分析,分别从电视/广播、社区公告/展板/横幅、短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平台、微信、新闻资讯平台和人际渠道7种媒介角度,分析信息媒介对用户信息质量、信息利用环境、信息素养、信息检索系统质量和个人认知5种焦虑的影响。[结果/结论]信息质量焦虑是各媒介用户的主要问题;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的用户信息焦虑水平最高,其次是社区公告与微信;通过新闻资讯平台获取疫情信息的用户信息焦虑水平最低;在线上媒介中,用户更信任官方媒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读者决策采购在国内发展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图书馆、供应商和读者3个关键因素对采购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因素融合的读者辅助决策采购模式。[方法/过程]该模式融入"读者决策采购"的主要思想,利用LDA主题模型来提取关键词,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帮助读者挑选图书,接受读者反馈;综合考虑馆藏建设要求、购书经费限制和采购人员经验等因素来对图书进行综合评分。[结果/结论]通过这种采购模式来辅助图书馆决策购买,能够达到馆藏优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