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口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人类语言的丰富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的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模因论引入口译教学可以发现,口译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模因产生、同化、保留、表达、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为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提供了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复制模式."共生模因"的传播、情景化语境下的模仿学习以及文化模因的恰当处理能有效促进学生口译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模因与语言关系密切。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不但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96):73-74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模因是文化传播单位,也可以说是复制模仿单位。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而语言模因,作为模因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语言中任何字、词、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本文依据模因论这一理论,着重探讨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认为该理论对听说及写作教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对语言现象有强大的解释力,模因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和传播为丰富人类语言提供了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模因的概念、特性以及模因论的研究现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对语言模因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四个周期作了详尽阐释,为语言模因现象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探讨模因论启发下的英语教学。作者分析模因复制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认为其对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作为解释人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探讨语言进化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探讨X来了,Y还会远吗这一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过程,复制与传播方式及其作为强势模因的内在原因分析,这将有助于进一步解读语言进化与发展的机制,有助于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和传播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研究交际和文化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该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讨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话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不仅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宝库,揭示了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而且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语言模因对幽默手机短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为丰富手机短信的言语幽默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的模因为强势模因。强势模因可分为内容上的强势模因和形式上的强势模因。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对幽默短信中的强势模因现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顿小慧  刘夏青 《海外英语》2011,(14):167-168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Meme),它的名字由基因而来,其认为人类的思想观念通过文化基因的复制得到传播和集成。该文从模因论角度,阐述模因复制和模因选择在品牌翻译中的应用,并就创造强势品牌名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模因论是基于文化基因,利用语言这一载体,通过模仿与传播使人类的语言得以丰富拓展的一种理论。翻译是跨语言模因的传递过程,涉及译者对源语模因的解码和目标语模因的编码。源语模因和目标语模因存在于词、句及篇章层面,它们互相作用推动译化模因的传播和发展。从模因的角度分析法律英语在词汇、句法层面的译化模因及其复制、传播方式,运用模因理论解析法律文本在词、句不同层级的构建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译者掌握法律英语译化模因,有效改善法律英语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探索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实例可以归为三类:汉英语码转换、普通话-方言语码转换、网络语码转换。在分析这些实例的基础上。又提出语码转换也是一种模因;语码转换中存在着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研究语码转换中的模因现象会增加人们对词语语法功能转变的认识。并引起人们对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Susan Blackmore提出的谜米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有以下几方面启示:谜米学意义上的利他行为理论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要求;谜米复合体理论启示我们公共英语教学要和学生的专业背景、文化背景相结合;谜米的长寿性特征启示我们在单词语法教学中要运用多种策略;谜米的传递方式也对听说教学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对文化进化规律作出阐释的一种理论,而语言模因概念的提出则揭示了话语传播和衍化的规律。通过对模因复制、传播方式的研究,我们认为培养中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时,必须重视通过背诵强化语言材料的积累;口语和写作训练应当从模仿,尤其是思维方式的模仿开始;引入联想教学启发学生活学活用;构建学生用英语交流、交际的空间,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郑宇帆 《海外英语》2011,(11):217-219
如何将口译技能训练和译员目标语言的积累和能力培养结合,一直是口译教学讨论的一个重点。从Heylighten的模因理论出发,分析了模因是如何通过模仿,强化和扩展的方式在模仿式口译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作出贡献的。从模因复制的四阶段,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出发,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模因在训练材料的选择、活动的设计以及训练模式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时下流行的"语言模因论"观点进行重新思考,从四个角度挑战其解释力:模因到底是什么,让人费解;将人的作用置于何处,未能说明;模因接受有差别的原因模因论难以作出解释;难以解释语言所体现的人的目的意图。将其与仿拟研究作对比分析,显示该观点并没有表现出优于仿拟研究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模因是一种文化复制因子,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作为一种语言模因的谐音广告成功地经历了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递。它促进了广告语言的发展,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模因的自私性和危险性可能会使谐音广告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危害。文章认为,在深入了解模因的特点和复制传播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有助于降低谐音广告模因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模因是文化信息存在和传播的一种状态,语言模因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有创新地模仿而让新知识、新概念等得到复制与传播。语言模因既促进了语言的传播与文化的进步,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新途径:在教授词汇和句型时利用语言模因的特点,即基因型模因与表现型模因,培养学生对语言模因的敏感度,掌握语言模因的规律,牛富语料储备,从而加强语言模因运用能力,可望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当代流行语和模因结合起来从认知上探索现代流行语传播现象,分析认知理据在模因的四个生命周期同化、记忆、表达、传播阶段的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模因,不仅为流行语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为人们研究语言发展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