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独使用1方声调符号的标调方式使得现行盲文无法兼顾表音准确性与简洁性,声调与篇幅同时增加是现行盲文推广60年来一直未解决好的问题.隐性标调作为一种不占方的标调方式,为解决现行盲文的先天缺陷和盲文共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可能.隐性标调主要包括唯一声调类、唯一常用声调类、高频类.隐性标调的首位原则是准确性原则,其次是稳定性和易读性原则.隐性标调可以使现行盲文脱离“一形多调”的低级形态,跻身世界先进盲文之列.  相似文献   

2.
标调规则的主观性使得现行盲文一直处在初级形态.通过对9所盲校200名初高中盲生和4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对现行盲文标调情况,对读音、词义猜谜的总体评价基本处于“一般”状态.8年级与其他各年级对读音猜谜的评价有显著差异,11年级与其他各年级对词义猜谜的评价有显著差异.北方方言区盲生对读音、词义猜谜的评价都显著低于南方方言区盲生.增加标调率有很高的呼声,尤其是“生僻词”.学生、教师对未来标调率的期望高度一致地集中于42%上下.希望通过简写能够解决标调与篇幅增加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现行盲文以汉语拼音为基础,采用分词方法拼写普通话。该盲文方案中,声调符号可有可无,同音(无论同调与否)词都可能同形,导致拼读错误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盲文阅读的速度和准确率。以容错率理论分析现行盲文拼读及盲文方案,可为现行盲文的隐性标调提供依据,减少盲文拼读错误,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4.
汉语盲文诞生130多年来,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两次更迭葬送了先前的文化积淀.近20年来,我国大陆处在两套盲文并存的尴尬境地,汉语盲文存在着很大的沟通障碍,汉语盲文的升级之路依旧漫长.文化断层是汉语盲文升级不可承受之重.现行盲文与双拼盲文两文融合是汉语盲文升级的方向,字字标调是起点,第二步是用不占方的隐性标调节省篇幅,第三步是与国际简写惯例接轨,哑音是汉语盲文迈向表义的一步,汉语盲文语料库是盲文升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现行盲文由于标调规则不客观,致使大量同音词同形。现行盲文没有简写方案,它本身巨大的简写空间和盲童的语言记忆空间几乎没有被利用。用简写区分同音词针对了现行盲文的缺点,同时可以达到简写和区别同音词双重目的。通过规定1000个左右的常用字、词、成语的简写符形,有希望提高20—30%的阅读、书写速度,节约纸张,大幅度减少高频同音词同形问题。为计算机实现汉语——盲文的双向转换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同音词混淆是长期困扰现行盲文的问题。通过立意抽样,对10所盲(盲聋)校的220名初高中学生和48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了400组易混淆词,没有公认度很高的易混淆词。被调查中学生对读音猜谜、词义猜谜、难猜词、易混淆词问题持消极态度的平均百分比为22.9%,语文教师对上述四个问题持消极态度的平均百分比为15.8%。现行盲文同音词混淆问题对盲人文化学习不构成根本影响,但是特定情况的标调应当强化。  相似文献   

7.
双音节词占现代汉语词汇的绝对多数,现行盲文混淆词也主要是双音节词。对现行盲文双音节同音词进行简写能够提高盲文的阅读、书写速度,能够区分同音词。本研究在5,000常用词内筛选出需要简写的同音词39组,首音节必须标调的同音词4组,极高频同音词9组,四字同调词10组,其他高频同音词16组。本研究中,57个词是通过约定标调方式进行简写的,10个词是通过加一方(第23点)进行简写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盲文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1,200,751汉语音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家通用盲文字均方数约为2.22方/字,平均词长约为1.75字,平均空方率约为0.57,平均标调率约为49.59%,完善型符号占比约为25.82%。通用盲文理论混淆率约为0.87%,来源于14个无调单音节和33个尾音节无调双音节。通用盲文混淆率是现行盲文的1/28左右。轻声的教学难度较小、记忆负担不重。通用盲文的平均词长、理论混淆率还有改进空间。只要轻声不标"本调",混淆范围限制在无调的尾音节,通用盲文就不会发生系统性混淆风险。  相似文献   

9.
声调标调法在声调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符号标调法、五度标调法、九度标调法、分域四度制标调和调素标调法是五种比较重要的方法。根据声调所具有音区特征、曲拱特征和顺延特征,上述的五种标调法分别突出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双音节高频词是汉语盲文简写方案的主体.声声简写符合汉语拼音的特点,与多数计算机输入法相吻合.前加点是英语盲文简写的常见形式.现行盲文也可以在被简写词的核心符号前加点、后加点进行简写.本研究实现了双音节词与简写符号的一一对应,词形是固定的,声调符号也暗含其中.简写符号既不存在读音猜谜、也不存在词义猜谜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盲文数学、物理、化学符号是触觉文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障人士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有效工具。分析、总结盲文分隔号的功能特点与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行的解决办法,可以帮助广大盲文使用者更好地掌握盲文分隔号的读写和运用,进一步促进盲文数理化符号的规范化,为补充和完善汉语盲文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盲文的分词连写对盲文的本体研究和信息处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由于现行盲文的惯性,语义逻辑被打破、连续零散的单音节等误导读者的分词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深入理解与贯彻国家通用盲文分词连写规则,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盲文规范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研究小组对全国十所盲校高中学生对推行汉语双拼盲文所持态度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研内容涉及对双拼盲文的优越性及存在问题的态度、推行双拼盲文的负面影响、影响推行的因素、推行策略、个人倾向性等方面。结果表明 :盲校高中学生充分肯定双拼盲文优越性的同时也指出了双拼盲文本身存在的问题 ;有一半人主张推行双拼盲文但却没有人坚持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盲文是视障人士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盲校教学中,盲文对视障学生书面语的学习至关重要。能否正确地使用盲文纸版,能否正确地区别点位、音调等,都决定了学生摸读、书写盲文的质量。盲文准备训练是通过创设盲文环境,使视障学生通过指尖触摸、动手制作、集体游戏、聆听打盲文点子与读盲文等来感受、体验盲文信息,与周围人分享、交流盲文学习心得、情感和经验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学盲文     
<正>一提盲文,大家肯定要问,为什么要学?我们又没有盲,学什么呀!我说,学习盲文对我们很有价值。开始接触盲文,我就向老师讨教其中的识字奥秘。原来,盲人在用手指触及盲文时,大脑根据盲文凸点的刺激与语言中枢发生联系,最后辨认出是哪些"文字",并知道这些"文字"表示的是什么含义。"那,盲文就是几个点,该怎么看?"我问。"盲文的点,最多有六个,最少有一个。盲文是由法国人发明的,通过盲文板、盲文机、盲文打印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盲文教学中存在学生摸读困难.对盲文的使用难以有宏观把握以及难以熟练运用盲文交流的问题。我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汉语盲文简写的意义对简写的需求是世界上各种语言盲文的共性,是有别于明眼文字的特殊性。英语盲文简写方案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本研究成果使得汉语盲文简写方案从无到有,填补了这项科研领域的空白,具有与国际上盲文普遍简写惯例接轨的重要意义。简写是盲文研究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18.
《国家通用盲文方案》自2018年发布实施以来,面向全国推广,推动了汉语盲文规范化的进程。在国家通用盲文推广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盲文符形记忆、方案规则理解、新旧方案衔接等方面存在的教学问题与难点,经过针对性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加工机制角度探究盲生的盲文摸读能力为阅读能力发展研究和盲文摸读研究提供了特殊视角。盲生的盲文摸读能力发展与视觉阅读一样受到语音加工、工作记忆等认知加工能力的影响,也会受到文字特性的影响,但是目前研究仍不够完善。未来研究可以完善语音加工、工作记忆等阅读认知加工系统的研究,探索盲文摸读研究工具的标准化和本土化问题,增加汉语盲文认知加工技能研究及盲文跨语言研究,同时在盲文摸读认知加工技能研究时应注意控制已知的盲文摸读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盲文教学中存在学生摸读困难,对盲文的使用难以有宏观把握以及难以熟练运用盲文交流的问题。我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