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唱法跨界现象变得尤为突出,声乐唱法呈现出百花齐放,充分体现了时代对声乐唱法的新要求。本文通过重点分析"美通唱法"和"民通唱法",指出唱法跨界现象的出现具有无穷魅力和艺术价值,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我国声乐界的百花齐放;同时对歌唱者如何实现自我的跨界演唱进行了总结,以期待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音乐艺术发展快速,声乐艺术作为其中之一,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内地歌坛上,出现了不少"跨界"现象,比如美声唱法、戏剧、歌曲和通俗唱法等,我国不乏一些跨界演唱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给高校声乐教学以启示。在高校现代声乐教学中,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跨界唱法的能力,这是一个新的教学角度。本文对跨界唱法的概念以及跨界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使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开展跨界演唱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更全面的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3.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类鉴赏艺术的视野逐步拓宽化,传统演唱形式已经不符合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为了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进步,唱法跨界产生了.当前唱法跨界又视为跨界演唱,属于现代化声乐艺术界时尚的现象,通过唱法跨界突破了单一演唱形式,说明了声乐艺术发展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人们的声乐认知得以丰富化.唱法跨界的兴起是社会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针对声乐艺术唱法跨界进行具体的研究,希望为声乐艺术跨界演唱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跨界唱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演唱方法,对我国声乐演唱技法的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活力。我国著名青年歌唱家谭晶用自身全面的演唱能力将声乐界三大唱法民族、美声、通俗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跨界唱法。她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音乐和文化进行取舍和创新,并建立了自身全新的跨界演唱体系。最近,她又参加了湖南电视台的《我是歌手》栏目,将跨界唱法的演唱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显然这种跨界唱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并且更加生动深刻地抒发音乐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展现了跨界唱法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演唱中跨界现象变的尤为突出,充分体现出现时代对声乐唱法的新要求。文章通过高校音乐专业中声乐演唱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元素,音乐形式,各种唱法的融合,指出声乐演唱跨界的出现不仅有无穷魅力和艺术价值,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还有利于促进声乐界的百花齐放。各种唱法,各种风格相互借鉴及融合,能够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跨界融合盛行和受民族文化驱动力影响的当下,我国声乐界刮起民族化跨界之风。从流行歌手到美声大亨,从纯民唱法歌唱家再到横跨多种唱法的创新歌者,各种形式的跨界演绎为新世纪的音乐注入了一道活力。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相关理论的欠缺,以至于民族化跨界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它的美学价值,演唱方式成了众说纷纭的问题。民族化声乐跨界的美学思考,是从声乐美学进入到跨界个性化的研究中。它是声乐立美的特殊存在,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跨界唱法"在近年来颇受高校重视,成为学校教学研究的重点。这种唱法将通俗、美声、民族等截然不同的唱法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大气的、自然的新风格,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艺术享受,本文从跨界演唱意涵、跨界演唱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学习跨界演唱需要的生理基础、跨界演唱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对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演唱法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学生演唱水平,推动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艺术视野也逐渐开阔,声乐领域不断发展,唱法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唱法跨界成为声乐领域的新现象,它打破了声乐演唱固有的演唱形式,成为声乐艺术领域的时尚,为声乐演唱注入了新血液,而且唱法跨界对声乐艺术中声乐创作与唱法的多元化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使声乐艺术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它的产生与发展给声乐艺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声乐艺术形式的发展以及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音乐艺术得到良好发展,声乐艺术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从实际情况可知,"跨界唱法"在歌坛上的出现,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跨界演唱的成功案例给高校声乐教学带来一些启示,改革传统的现代声乐教学十分有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跨界演唱的概念,之后分析了跨界演唱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跨界演唱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跨界演唱对民族唱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界演唱是受当今音乐文化发展呈多元化趋势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演唱风格。所谓"跨界"概念的产生,首先基于声乐唱法的人为划定,表现为歌唱者对声乐唱法技术、演唱风格和演唱观念的突破,是对声乐艺术风格的融会、交叉、渗透、改造或颠覆。跨界演唱是指同一演唱者兼有、跨越、超越不同唱法的声乐艺术现象。跨界演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界限,将许多种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超强的丰富性,更加平易近人,带给人们更为丰富的感官享受,从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欢迎,而且正以蓬勃的姿态发展着。  相似文献   

11.
姚云澜 《成才之路》2014,(22):81-81
现在社会的艺术类院校,更多的是注重三大唱法的教学,跨界演唱的教学是少之又少。社会大众对跨界演唱的喜爱和欢迎却是大大超过传统唱法,所以跨界演唱在艺术类院校中的教学是迫切和必不可少的。这也使得传统的声乐教学必须去重视和开拓跨界演唱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2.
谭晶是中国声乐界著名的青年歌手,是国内外艺术领域的一颗新星。她大胆创新,博采众长,将多种唱法融为一体,把传统与现代的演唱风格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跨界演唱风格。本文从谭晶演唱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风格特点入手,对谭晶声乐演唱技法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其唱法特点的融合,这样不仅能正确把握这种趋势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影响,并指出其局限性,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滁州学院学报》2021,(1):54-57
声乐艺术的"跨界"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引起中国声乐界学者的关注,然而"跨界"现象的理论成果并不多。近年来兴起的音乐歌唱节目中"跨界"演唱现象增多,通过研究几档有代表性的声乐性歌唱节目,对"跨界"演唱现象的起因、本质、类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声乐艺术的发展、声乐唱法的贯通融合、高等师范院校中声乐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多元化思考。  相似文献   

14.
谭晶是声乐领域公认的跨界演唱的领军人物,她将民族与通俗唱法融合起来,开创了声乐演唱的新篇章。本文对谭晶的演唱风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青歌赛“跨界唱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第13届青歌赛民族唱法组的演唱比赛为出发点,通过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如语言的吐字咬字、气息支持等的对比与结合运用,阐述了声乐跨界唱法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中国声乐跨界演唱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跨界演唱现象作为传统唱法的现代创新演绎,以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广大的音乐市场生存空间,契合了当代和谐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注入"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将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声乐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我国民族声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的戏曲艺术和曲艺艺术迅速的发展的同时,西洋声乐艺术传入我国。我国民族声乐在继承民族传统声乐理论和传统的民歌,戏曲和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的声乐理论和技巧,在保存了传统声乐唱法优点的同时,西洋唱法的科学训练方法和发生体系已经逐渐渗...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内外多元唱法元素的融合,我国声乐唱法逐渐体系化,形成现在美声唱法、流行唱法和民族唱法三种唱法鼎足而立的局面。三种唱法平分秋色,各有艺术魅力,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区别,也存在着联系,同时不同唱法的融合也为声乐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路径倚赖。本文就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之间的异同和融合方式进行研究,以期对声乐中的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进行细致区分的同时,寻找二者之间融合创新的切入点,提供一种新的声乐艺术唱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原生态唱法是我国民族声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唱法具有非常大的传承价值。本文在对原生态进行介绍的同时,着重阐述原生态唱法的风格特点以及唱法特点,对原生态唱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原生态唱法对于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作为我国声乐界的两大主要唱法,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音乐教学的改革,对如何科学辩证的认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联系与区别,将是我们研究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本文就声乐界一直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歌唱表演、题材曲目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探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