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组合构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地貌学角度,分析了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地貌组合构景特点,深刻揭示了华山旅游风景区奇、险、峻、秀的景观特点。对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浙江天台山风景区既受自然因素背景制约,也受到农业活动和旅游开发等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成为风景区当前的环境问题之一。按照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浙江天台山风景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布主要有环状模式、斑块状模式、廊道模式、综合型模式等。水土流失对旅游景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水体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性状、生态环境及森林景观等方面的影响,影响方式有自生型影响和外来型影响二种。  相似文献   

3.
乾陵景区国内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唐乾陵旅游风景区游客地域结构、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规律从游客主体、受教育水平、年龄结构、收入水平、出游方式、旅游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该旅游风景区的帝陵遗存和植被景观以及游客感应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乾陵旅游风景区挖掘文化内涵、开拓客流市场、开发参与性娱乐活动项目及多样性旅游商品、促使可持续旅游业发展提出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孝感市开展水库生态风景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库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结合水库风景的特点,按供需平衡关系,改变资源利用形式,按边沿景观再造模式,多层次、可持续的开发与保护水库资源,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南阳市体育旅游发展条件入手,就以自然景观和人景观为主的风景区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作了系统研究,并时项目种类的策划和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库是通过水利工程形成的人工水域,具有多方面综合效益.太行龙湖原名关河水库,为山西省六大水库之一,自然风光多彩纷呈,人工建筑物形态各异.太行龙湖旅游资源具有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太行龙湖水利风景区要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加强水环境保护,重视湖区生态建设,强化安全保障体系,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加强营销,促进景区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CI理论为指导,对韶山风景区的开发提出整体包装设想:旅游文化内涵需充分体现毛泽东时代这一主题,旅游BI设计以此为中心展开,需具有大型性、狂热性,丰富旅游活动项目。旅游Ⅵ设计应以“毛体”字为准,规范韶山的宾馆、饭店、邮局。印刷品等用字,导游、服务人员、管理干部的服装可分别统一为绿军装、中山装。韶山的旅游市场形象可重新定作为中低档度假旅游地。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诸多景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中不注重游客体验的现状,文章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景区旅游产品的设计提出五点建议: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完整的景区景观体系、构建景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旅游体验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诸多景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中不注重游客体验的现状,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景区旅游产品的设计提出五点建议: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深人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完整的景区景观体系、构建景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旅游体验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与调查,以模糊评价的方法完成了对吴县西山旅游风景区的划分和定量评价,并且按照择优开发、特色开发、专题开发的原则,提出了西山旅游风景区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传统民俗旅游村落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照民族旅游文化学,对民族传统习俗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进行探讨。民俗事象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发旅游景观的重点工程之一。人们追求回归自然,在游览名山大川时虽能一饱眼福,但往往还企盼观赏或参与当地民俗活动。笔者拟就布依族民俗旅游村落的格局、传统民俗事象(如神游三界——十二层天·十二层海)的构建,以及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等略述一孔之见,供各级旅游开发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太行大峡谷在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为海洋,历经陆、海变迁,三迭纪中期上升为陆地,经受了200百万年的风化剥蚀,石英砂岩的差异风化形成了大峡谷独特的地质景观,现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开发大峡谷丰富的地质内涵,可提高旅游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开我国民营企业介入风景区旅游开发之先例的"碧峰峡模式",由最初的"千夫所指"到获得普遍认同,似乎对关于民营企业能否介入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争论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事实上争论远未结束.本文对民营资本进入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合理性、面临的障碍及发展趋势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名山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集中在个案上,缺乏横向比较分析。经比较分析发现,泰山、张家界、桂林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各有特点,认知水平和关注程度不一,但旅游产品大同小异,开发模式缺乏创新,造成市场形象陈旧、模糊。建议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塑性,通过改善名山旅游形象,树立大旅游协作观,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整合,实现名山景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行政上隶属苏州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一九八六年,常熟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虞山风景区(包括尚湖)现已列入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之一,同时又是省级重点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目前,常熟旅游资源的开发虽已初具规模,但是,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开发的潜力如何?旅游风景区如何划分?怎样择优开发旅游资源?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南岳衡山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岳衡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宜人,春暖花开、夏季气候凉爽、秋季晴朗多日出、冬季冰雪旅游气候资源类型多样,云雾日出等气象景观独特,有较长的适宜旅游的季节,可见,旅游气候资源是衡山旅游事业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为此南岳衡山应开发四季特色旅游,发展科普旅游活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南岳衡山风景区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又利于实现风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有助于促进南岳衡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一个多名山的省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的地形特征和特殊的气候特征结合云南独特的历史背景及该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特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一到靓丽的风景线,秀丽的山川结合独特的文化景观,为我国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在新时代的旅游开发竞争中,保持名山特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名山旅游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峨眉山旅游资源类型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下名山”峨眉山,雄踞四川盆地西南,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佛教第一名山”闻名世界。作为一旅游圣地,怎样保持和发展旅游产业,在现在全国上下一片旅游开发热的背景下,更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峨眉山已开发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并针对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以三国生态文化游为核心的古隆中风景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滞后,已不能适应当今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古隆中风景区现有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设计,打造三国文化与自然风景紧密结合、独具特色的古隆中生态旅游风景区。  相似文献   

20.
崀山风景区的造景地貌是丹霞地貌。本文分析了丹霞景观形成的基本条件,揭示了丹霞地貌特征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