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有裂缝、坑槽、车辙、泛油等,对于裂缝应根据缝宽的不同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对于坑槽应按照"园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修补;对于车辙和推移可通过对路面烘烤、耙松、添加新料后压实;对于严重泛油病害可采用碎石压入法处治或铣刨原路面重新摊铺面层;对于轻微沉陷可在沉陷处喷洒粘层沥青后用沥青混合料填补,而路基沉陷严重已形成坑槽的可按照坑槽的维修方法处治。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常见通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常见的推移、开裂、坑槽、脱皮等病害,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沥青路面的早期坑槽、开裂、车辙和抗滑性能不足等破坏,研究向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有机纤维材料进行加筋,以改变路面的高低温性能.本文对加筋的机理及室内试验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路的修筑与跟踪检测,验证了其路用性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结构是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沥青路面以其工期短、成本低、结构稳定易于维修等特点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坑槽现象作为现代沥青路面建设与使用中常见的病害时公路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从沥青路面坑槽现象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如何预防沥青路面坑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 ,公路建设速度突飞猛进 ,公路通车里程大大增多。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多 ,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近几年来 ,由于超载车辆的增多 ,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许多刚刚建好的公路投入使用一、二年就出现了大面积的网裂、沉陷、坑槽。也有部分公路建设质量低劣 ,通车不久即坑槽连片 ,给过往车辆带来了不便 ,在群众中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交通部门投入大量资金来挖补这些坑槽 ,保证车辆安全畅通。但在生产实践中 ,经常发现有许多坑槽挖补好后过不了…  相似文献   

6.
火山爆发。在瓷盘中用细沙堆成一座小山,山顶留一个坩埚大小的圆坑,在坑中堆放高锰酸钾粉末5克,顶上压一小槽。在高锰酸钾的周围,堆放研细的10克重铬酸铵粉末,用滴管滴1—2滴甘油在高锰酸钾的小槽里,片刻就能看到有紫红色火焰喷出,接着又有许多绿色的“火山灰”喷出来,形象逼真,宛如火山爆发。  相似文献   

7.
徐勇军 《华章》2007,(7):181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笔者在G311徐西线鲁山境内八里仓至火石崖段2标的施工实践,对沥青砼路面养护做出了分析,本文主要阐述了沥青砼路面坑槽形成原因及修补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福建省各地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白改黑”工程现状,总结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结构的病害类型、特征、原因,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工程病害主要包括:反射裂缝、推移、车辙、沉陷及其引起纵向裂缝、网裂、坑槽和磨光.反射裂缝、推移是“白改黑”结构主要的破坏模式.旧板接缝、裂缝两侧弯沉差过大、结构设计不合理是病害的诱发因素,重载、车辆行驶状态等其他因素加快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白改黑”结构存在反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固有特性,应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结构的设计施工与材料的敏感因素,减少旧水泥混凝土板裂缝、接缝的弯沉差,合理设计加铺层厚度,控制粘层油喷洒质量,改善加铺层抗车辙、提高抗剪强度和抗水损害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钟凯 《华章》2010,(15)
桥面铺装层破坏而出现坑槽、裂缝、松散等病害是目前高速公路中最常见的病害.本文对引起裂缝的根本原因分析,针对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进行科学设计、科学施工,预防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铺装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火山爆发在瓷盘中用细沙堆成一座小山,山顶留一个坩埚大小的圆坑,在坑中堆放高锰酸钾粉末5克,顶上压一小槽。在高锰酸钾的周围,堆放研细的10克重铬酸铵粉末,用滴管滴1—2滴甘油在高锰酸钾的小槽里,片刻就能看到有紫红色火焰喷出,接着又有许多绿色的“火山灰”喷出来,形象逼真,宛如火山爆发。高锰酸钾能和甘油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使甘油着火,重铬酸铵受热迅速分解生成绿色的三氧化二铬,氮气,水蒸气,分解后体积迅速膨胀,因为温度较高,气体和三氧化二铬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射出来。自制指示剂取数朵红月季花花瓣洗净放入研钵中捣成浆,…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一册有《火山》一课,一般以录像的形式辅助教学来解决教学难点,如果能用录像结合逼真的模拟实验,效果会更好。a.实验步骤。在瓷盘中用干的细砂堆成一座小山,山顶留一个坩埚大小的圆坑,在坑中放高锰酸钾粉末5g,顶上压一小槽,在高锰酸钾的周围堆放研细的10g重铬酸铵粉末,用滴管滴1~2滴甘油在高锰酸钾的小槽里,片刻就能看到有紫红色火焰喷出,接着又有许多绿色的“火山灰”喷出来,形象逼真,宛如火山喷发。b.原理。高锰酸钾能和甘油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使甘油着火,重铬酸铵受热迅速分解生成…  相似文献   

13.
高水头深孔体形与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水头深孔体型及消能的试验研究与原型应用。在体型方面,为适应高水头的水流特性,取消闸门槽,将事故检修设置于进口前缘,弧形工作门位于出口。管道系一种无门槽流线化的有压进水口和陡坡明流泄槽的新型式,实践证明运用可靠,水流特性较好,避免了立轴旋涡,起到了防止空蚀破坏的作用。出口消能采用挑流,使下游冲刷坑远离坝脚,确保大坝的安全,经多年实际应用和原型观测,模型原型在各方面均获得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奴隶社会肇始于夏,已为不少学者所承认,但夏代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明确标志是什么?说法却仍有歧异。有人列举龙山文化时期的一些乱葬坑和人祭坑,认为这些现象“反映当时已存在着残酷的阶级压迫”,从而推断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就已是夏文化;有人徵引文献,认为夏“改行传子制度,则正是在政治上由原始社会转变为奴隶社会的明显标志”;有人则十分强调近年在河南登封发现的早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墙基槽,认为它“规模虽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公路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气候温度、环境设计、施工方法和环境条件等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公路建设出现裂缝、车辙和坑槽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很容易对公路的质量造成威胁.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公路施工问题以及相关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经常出现初期损坏,影响车辆通行质量。在对安徽省境内两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初期损坏的现场进行检测和取样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施工资料,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对其初期损坏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沥青路面层问联结不良、施工初始空隙率过大或过小、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变异是造成沥青路面出现车辙和坑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软黏土地基中坑中坑式基坑的内坑开挖对外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随着基坑开挖,塑性应变区出现在外坑墙脚和内坑坑底,逐渐扩张至贯通,在内坑距离外坑挡墙较近的一侧形成近似圆弧状的剪切破坏面。坑外土沿着破坏面发生塑性流动,最终导致隆起破坏。研究内外坑的间距和内坑的尺寸对坑中坑式基坑的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增大内外坑的间距,内坑的深度以及内坑的宽度会改变破坏面的形式以及坑中坑式基坑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的大小。归纳得出在3种参数影响下总共存在3种不同的破坏面形式。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县乡公路到城市道路,从低等级公路到高速公路,均普遍采用。但沥青混凝土路面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出现裂缝、泛油、松散、坑槽等常见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安全和舒适性,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9.
老板令一名下属挖一个8尺深的坑。 坑挖好后,老板解释说决策失误,不需要坑了,命令下属把坑填好。  相似文献   

20.
黄河大堤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输防汛抢险物资的重要交通道路。通过近年来的黄河下游堤防道路工程建设运用,为黄河防汛抢险、工程管理、地方交通及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便利和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修建时间的延长,堤顶道路不同程度出现了裂缝、坑槽、推移和啃边等问题,给黄河防汛车辆通行和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从而影响了工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