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是实现现代大学科学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前者存在于后者之中,后者是前者的动力和根基。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就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创新中实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将使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互为表里。“建设什么样的大学”产生于“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中,“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则蕴涵、滋润着“建设什么样的大学”。  相似文献   

2.
2013年夏天,与以往相比“热”了不少.高考一结束,孩子热情高涨,天天约上几个好朋友,畅想在大学里怎么玩,要带些什么装备去大学,把填报志愿抛到了脑后.而我则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志愿面前如同一张白纸的我,好几天下不了手.过了几天,考上二本的孩子“疯”了几天后终于想起志愿还没有填,当他问我选了哪些大学、专业,我回答还没有头绪时,他急了,“28号要关网了,您快点!”“又不是我上大学,你不着急我急什么?”虽然已经急得上火,但我还是假装淡定,要求孩子跟我一起用剩下的时间好好选大学、专业.这是关系他未来的选择,一定要让他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在我们社会上存在着一种爱讲“假话、套话、空话”的毛病。当然,“套话、空话其实也是假话,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实。由于害怕或回避真实的东西,宁愿在嘴皮子或纸面上应付了之。于是在某些干部和宣传媒体那里,讲假话、报假数字、搞假业绩、抓假典型、树假样板等等,  相似文献   

4.
李玉兰 《教育》2011,(8):43
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说到大学教育,梅贻琦老先生的这句话常常被人提起。然而,我国高校大楼越盖越漂亮的同时,讲台上大师的身影却越来越"难追"。项目、开会、出书、论坛、国际交流……越是著名教授,在讲台上越难寻觅,已经成为当前大学里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现象。三尺讲台,耕耘天下,却为何留不住教授们的心?  相似文献   

5.
一、大学精神是中国大学发展中提出的论题 大学精神是中国大学发展遇到的不可回避的真问题,大学精神在近20年来逐渐成为学界和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论题。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精神”为篇名的文章有1560个搜索结果,自1995年开始,有关大学精神的研究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3日,我从华中师大赶往汉口码头,准备乘夜班船返校。一进候船室,便对悬挂在检票口上方上书“热烈欢送广大旅客回乡欢渡春节”的大横幅产生了疑惑,这条写有明显别字的标语,竟能在这大都市的公众场所悬挂两个多月而无人非议。轮船离港不一会,船上广播员便开始播音,首先是广告:“二楼舞厅已经开放,欢迎广大旅客前去光临。”当即令我一愣。同行老伴说我犯“职业病”。其实我是被“宗师大人”逼的,他们对我的门生并不宽大,高考试题上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试题,比起社会  相似文献   

7.
倪光辉 《成才之路》2010,(14):I0002-I0002
不用走进大学校园,只要有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在家里、工作之余,随时随地读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在职人员的青睐。成为当下一种时尚的学习选择。然而。不进学校上大学.这样的学历可信度能有多高?因为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冒名”招生、“套读”学历等网络学院招生、办学、授课环节中的乱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捷克高等院校招生存在“僧多粥少”的矛盾,高中毕业生压力很大。自1989年以来,大学招生数只有微小增加,而报考大学的人数却增长了3倍。官方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1994年高中毕业生为15万人,全国大  相似文献   

9.
图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写作是一种输出性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它在新世纪对于国际性的英语语言学习来说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如何在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便是大学英语教师所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本度图独辟蹊径,率先提出将“图式”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即通过激活学生 已有的写作“图式”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写作“图式”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开放大学建设需要肩负的使命之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形象地称之为“立交桥”。很显然,“学分银行”和“成果认证”是搭建“立交桥”的手段之一,试点中的开放大学纷纷设立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方案和建议,但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体制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开放大学自身所能解决的,是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这是因为搭建“立交桥”的基础性工作——第三方认证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本文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阐释了开放大学在“立交桥”建设所起的作用和建立远程高等教育第三方认证制度的必要性,指出“立交桥”的搭建,质量是“基石”,即基础性工作,制度是“桥墩”,即重要支撑,学分制是“桥面构件”,即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统”大选催化下,大学学费问题最近引起广泛讨论。反高学费联盟及快乐学习教改连线昨天均表示,部分大学巧立名目收费。1998年以来,台湾的工资上涨幅度只有8%,远落后于公私立大学学费10%~40%的涨  相似文献   

12.
宋亮 《教育》2012,(7):28-28
秋季开学,又将有一批新满三周岁的适龄幼儿进入幼儿园。入园之前,许多家长的心情并非喜悦的紧张,而是焦虑彷徨。艰难的选择:民办还是公办近年来,广州市的幼儿园因收费高昂而引人关注,该市南湖外语艺术幼儿园就因它的高收费而“一夜成名”:年日托费4.3万元,全托6万元——这几乎是10年的大学学费!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课程中“微积分”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尽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学数学课程的研究者,甚至不少大学知名数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过中学数学微积分的教学问题.但是30年来没有一个学术群体或者个人真正认真全面地探讨过这一焦点问题.新课标实际上小心谨慎地回避了高中数学课程中的这一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六至八月,对中国的大中小学的毕业生来说都是永生难忘的。在这决定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孩子们、家长们饱尝了太多的酸辣苦甜。正当众多媒体将目光聚焦到参加高考的学生身上,一起合炒高考大合唱之际,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谋得一份满意的职业,对这些正在或即将跨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他们必须参加的、竞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高考的“人生大考”,而且这场考试也像高考一样将对他们的前途和命运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我们采写编发本组文章,就当前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做了深入调查,请有关专业人士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缓解对策。如果说高考是解决“入”的问题,那么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是解决“出”的问题。相比“入”,近年来的“出”可谓是产生了巨额的“贸易逆差”。与连年高校扩招相比,同期对应的毕业生就业率却逐年下降,这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起合力来破解这一难题,这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治理网络污秽难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11”事件引发国家安全问题讨论,到非典肆虐促成人们关注公共卫生安全,安全已成近期热门话题,这不禁让人想到在当前中国网络教育建设中日益突现的网络教育信息安全问题。 不久前,辽宁省锦州渤海大学30岁的教师王吉鹏发表了一篇《网站CEO的下一个称呼—老鸨》的文章,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文章揭露了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一批商业网站正涉嫌从事色情内容经营的事实,并且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国内几家著名的门户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都知道,鲁迅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是坚持批判继承,批判吸收的原则的。根据这些文化的不同情况,“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因为他们在中学语文课里学过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著名的文章。方励之为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鼓吹“全盘西化”,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寻找根据,竟然硬说“鲁迅主张全盘西化”。这实在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17.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经典性的消息。关于这篇文章的总体分析 ,此处不作赘言 ,只谈对这篇消息的背景认识。 2 0 0 1年人教版教参回避了这篇文章的背景 ,并将隐含在主体中的背景当成了“深化这篇文章思想性的议论”。在分析主体第二层 ,即“2 1日下午五时起”至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一改过去由国家“统包统分”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明显,成为人闪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工作和观察,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笔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知子莫如父”.似乎成了格言。然而,此语并不灵验,这是我从教十年证明的,不妨在此一述。做父亲最忙碌的,要算为考大学的儿子填写报考志愿。即便是成绩排在末尾.毕业尚成问题的学生,其父亲照例会为考哪所大学而焦灼不安。一日,一位这样的父亲急匆匆赶来学校,他听说儿子报了“普及”(普通理科)而大为不满,自谦道:“这孩子也真不知天高地厚,北大、清华哪里会是他高攀的地方!还是改作‘师理’(师范理科)拿得稳。”老师便按要求改了。翌日,其父又急匆匆赶来说:“据悉去年‘普理’、‘师理’分数线不相上下.倒不如依孩子之愿…  相似文献   

20.
李威 《教育》2007,(11)
思想力“原点”大学文化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所倚重的精神内涵,如何秉承先进思想文化,优化办学环境?这是高校决策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把学校办成有特色、与时代同步并适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不仅要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同时还必须具有与之相符合的大学文化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