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南京某电力项目基坑工程钻孔咬合桩在环形基坑中的施工工艺、受力特点、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变形、周围土体沉降和临近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总结出咬合桩支护在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特点,说明该支护方式在深环形基坑临近高层建筑物的情况下,能有效控制土体的位移及沉降,从而保证基坑结构及临近高层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具体工程实例出发,建立基坑观测点变形位移与时间、土方开挖深度之间关系图,通过分析表明,基坑支护结构的形状、时空效应对支护效果有较大影响;并利用Boltzmann公式分别拟合基坑冠梁变形与时间和土方开挖深度的关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施标 《大观周刊》2011,(32):100-100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土方开挖及支护方案,从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基坑监测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是工程中重要的环节的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芜湖联盛商业广场为例,由于基坑监测发现支护结构设计缺陷,故及时终止基坑继续开挖并进行支护结构加固。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加固方案后,深层水平位移量增加很小,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平凯 《大观周刊》2011,(39):215-217
建筑工程基坑虽时临时性,但若不采用合理的支护体系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科学合理地组织建筑开挖工程与基坑支护施工,是施工企业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合肥市高铁南站地铁车站6#风井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中部位置,呈两端小、中间大的"中凸形"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且变化规律相吻合;通过改变数值模型的施工设计参数数值,发现增加钢支撑刚度、围护桩刚度或减小钢支撑水平间距均会显著降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研究结果可为合肥地铁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坑支护结构的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与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有关。本文提出了位移土压力法,可考虑挡土桩墙侧向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使挡土桩墙结构计算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合肥金色梧桐二期基坑支护设计为例,支护结构采用排桩(旋挖桩)+内支撑支护垂直开挖,桩间土旋喷桩支护,支护体系外侧设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管井降水,基坑内管井疏干排水,内支撑刚度采用协同计算结果。实际应用证明,该支护体系安全可靠,达到预期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9.
青岛地铁火车站深基坑建设是在土岩结合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的大断面基坑开挖建设。该文借以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基坑开挖土岩体与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分步施工步骤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出与实际监测相符的计算结果,验证了通过有限元计算来预测基坑变形的可行性,并得出土岩结合地质条件下基坑变形一般规律的结论,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岩土体应力状态对隧道结构力学行为有较大影响,引入了岩土体侧应力参数的概念,并介绍了极限侧应力参数计算公式和原理。运用MIDAS/GTS大型有限元软件对隧道施工过程采用不同的侧应力参数进行数值分析,考察了侧应力参数变化对喷射混凝土应力特征的影响并分析隧道断面随开挖步距前进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侧应力参数可以作为岩土体稳定状态的计算参数,从而根据计算结果作为隧道支护结构施加时间和形式的参考,以此来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1.
余莉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19(5):371-372,375
文章结合合肥某大厦建筑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工程,介绍深基坑支护监测方案、监测目的、监测内容和监测点布置.对基坑支护桩顶水平位移、沉降,基坑周边建筑、道路沉降的监测方案及监测成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邓海明  高青松 《科海故事博览》2022,(05(下)):31-33
桩锚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它在我国的基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桩身的稳定性较差,对周边的影响大,容易出现沉降裂缝,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威胁等。本文主要研究桩锚基坑支护锚索位置优化分析,从桩锚基坑支护的概念、原理、过程和位移反分析等出发,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工程是当前岩土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如何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使基坑工程既安全又经济,是人们一直探索的课题。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是影响基坑变形的重要因素,该文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通过建立三维数值分析为施工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地铁某车站基坑围护方案优化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地铁某地下车站基坑工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基坑开挖及支护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主要考察各工况下围护结构及支撑的内力.基于原设计相对保守的事实,探讨减少原设计方案支撑道数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将原设计方案5道支撑减为4道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数值分析对多孔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内力及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全过程仿真模拟,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总体量值较小;自承载能力较高,隧道自稳能力强,初期支护受力较为复杂,但支护结构受力总体较小,基本处于支护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6.
基坑变形观测是工程管理工作的耳目,必须足够重视。文章基于位移观测实践,对深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的方法作了全面的阐述,给出了只用x值或者只用Y值来直观地计算观测点水平位移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福儒 《大观周刊》2011,(27):61-62
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基础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及参数选取,进而提出了深基础基坑支护的施工作业过程,可以为基坑设计与施工作业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隧洞开挖破坏了原岩的应力平衡状态,产生次生应力场,对围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根据其应力状态分布,采取相应的喷混凝土、锚杆或锚喷联合支护。文章介绍了锚喷支护的锚杆支护作用、喷混凝土支护作用以及锚喷支护的特点。对认识锚喷支护作用机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某座悬索桥锚锭基坑开挖为例,应用基本的数学和力学原理,讲述了圆形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唰时阐述了基坑倾斜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手段。文章采用两种常用测量方法,通过实地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测斜法对地下连续墙变形的有效性,并就圆形基坑开挖过程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坑工程发展较为迅猛。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市政建设,以及高层楼宇的施工建造,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推进。基坑围护问题也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称为"基坑热"。现场监测作为确保实际施工安全可靠进行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已成为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强制指令措施。文章结合深基坑工程的特点、监测的内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深基坑的监测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