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台湾80%的同胞祖籍在福建,两岸交流交往十分密切。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春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2006年以来,东南广播公司连续十三年策划  相似文献   

2.
谢清果 《东南传播》2014,(11):25-27
两岸传媒业的发展,需要有对话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背景下,《两岸传媒》应运而生。《两岸传媒》创刊三年来,切实地承担起沟通两岸传媒的业界、学界以及民间与政府的独特作用,有助于为两岸传媒业发展建言献策,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两岸共同媒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正>4月15日,《东南传播》杂志"海峡传播"栏目获2014年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广播电视期刊专业委员会优秀作品评选栏目类一等奖。这是对"海峡传播"栏目一年来选题策划、合作交流的肯定,也坚定了我们做差异化内容,以鲜明定位的栏目塑造杂志独特气质的信心。"海峡传播"栏目旨在提供两岸交流的宽广平台,构建一个多元的学术空间,通过两岸传播学界、新闻界的携手合作,促进传播学术研究和两岸媒介良性互动,引导两岸共同的精神认同,共建华人传播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闫晴 《新闻世界》2013,(1):140-142
台湾独特的政治环境和媒体环境使两岸媒体关系复杂多变,而新闻媒体担负着两岸关系先行者的角色,对两岸媒体关系的研究及多边关系的发展尤为重要。两岸平面媒体交流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而电视媒体交流的论文并不多。因此,本文以电视媒体的官方及民间交流为研究对象,以CCTV4等频道在台交流的历史及地方电视台、电视集团的已有特色合作为例,从时间的纵深变化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两个维度探索两岸电视媒体交流合作的可能性模式,以期为两岸电视传媒交流合作提供一些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海峡卫视和台湾年代电视在季播选秀节目《有梦出头天》上的联合制作为例,探讨两岸电视合作模式,合并资金人员拼创意拼制作,为省级三线卫视和地方电视台寻找突围机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介绍"2008·阳光海峡"两岸快乐小天使活动营入岛交流的成效,探析福建少儿频道在发挥媒体优势,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推动服务海西效应中获得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两岸关系朝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也愈来愈频繁、愈来愈深入,但文化交流中也出现了许多虽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未取得相应文化效益的问题.因此,当前我们应当在总结已有文化交流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交流渠道,改进交流体制,对两岸文化交流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尽量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文化品牌活动是两岸文化交流一种新的有益尝试,多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一直致力于打造两岸民众“面对面”交流的文化品牌活动,如“两岸摄影家·两岸行”.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如何打造两岸文化品牌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岸人民“面对面”的文化交流与思想沟通.  相似文献   

8.
从《闽台好滋味》在台湾地区的高收视率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福建海峡电视台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23集系列片<福建行·两岸情>在台湾地区播出后反响良好,其中的<闽台好滋味>更是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本文对<闽台好滋味>为何能在台湾地区获得高收视率作了理论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连宋先后率团访问大陆,为两岸和平统一开启了新的篇章,推动了两岸的交流,也为走在前列的两岸出版交流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而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人才研讨会"更是两岸深入交流的具体表现。两岸出版交流历经风雨发展至今已有16载,早期的工作者已年华老去,需要年青一代来继续勇往直前开拓新的远景。为了使两岸出版交流向年轻一代过渡,两岸协会于2002年首次将两岸出版界的年青精英汇集一堂,增进了解。如今,已有许多台湾出版人在交流与熟知中慢慢成长起来,加快了两岸的合作发展。第三届杰出青年研讨与前届相比,呈现出了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骏马奔腾辞旧岁,三羊开泰迎新年。福建东南广播牵头主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广播春节大联播筹备会暨两岸广播媒体合作研讨会"于12月18日在金门召开,拉开了羊年两岸广播媒体交流与合作的欢乐大幕。喜洋洋,过大年。金门会议确定2015年"两岸广播春节联播"的主题为"喜洋洋,过大年",两岸广播人将共  相似文献   

11.
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两岸亲情、讲述宗祠往事、探寻血脉渊源,东南广播公司大型文化专题《闽台宗祠》应运而生.东南广播公司注重文化传承,用融媒体平台留存记忆和乡愁,之前策划的两部百集专题《家园》《文化遗产在福建》都获得很好传播效果,在两岸社交网络引发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东南传播》2014,(12):F0002-F0002
<正>作为福建海峡电视台和台湾东森电视台联合制播的财经专题类栏目,因应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大背景,秉持"民生最大,两岸共赢"的核心理念,2015年《海峡拼经济》将继续用鲜活的故事、接地气的语言,呈现两岸经贸往来中民众受益、基层受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林兴华 《东南传播》2014,(2):I0001-I0001
<正>万马奔腾,两岸呈祥。东南广播牵手两岸电台共同制作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广播春节联播》,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在台湾26家电台、大陆12家电台和"海峡号"客滚轮播出,为两岸听众送上浓浓的新春祝福,拉开了马年两岸广播谋体交流合作的欢乐大幕。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外部生态不尽相同,大陆和台湾的电视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二十几年来,由于两岸关系不断改善,两岸电视的沟通、交流、互访、合作日渐增多,文化上的交流、互渗和推动已经展现出一个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两岸电视媒体之间,此时仍处于帮忙、协作层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中国大陆和台湾岛近在咫尺,但两岸的新闻交流却被长时间的隔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海峡两岸全面停止了三十多年来的电波对抗。在这之后,两岸电视媒体顺应潮流,加强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虽历经波折,却不断得到深入发展。交流内容从文化、综艺节目扩大到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合作方式从最初的人员往来采访到现如今共同进行直播报道,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笔者连续五年参与组织策划两岸媒体"清新福建行"采访活动的经验,从两岸媒体联合采访的传播机制、传播手段、议程设置、选题策划、传播效果等维度,论述对台广播媒体如何依托同乡之情、同业之谊,联合台湾媒体同行,搭建"聚合传播"与全媒体传播平台,拓展对台传播路径,增强对台传播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何志华 《东南传播》2011,(2):127-128
2009年5月26日至11月13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电视中心与台湾庚云国际传播事业有限公司组织了联合摄制组,共同拍摄18集大型人文旅行纪录片<京杭运河·两岸行>.笔者参与了全程的拍摄,由此总结出关于与台湾媒体合作的三个要点:维护双赢,寻求互通;取长补短,互为支撑;规范流程,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08,(3):43
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出通知,向全国征集纪念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图片和实物,征集主题为介绍和回顾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与重大事件及有关人物。征集图片和实物将用于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2008年4月26日至5月2日)举办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图片展和成果展及《两岸出版交流大事记》和《两岸出版交流文集》的部分素材。征集图片和实物主要分为四部分:  相似文献   

19.
对台湾《中文机读编目格式》和大陆《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的1-、4-和7-三大功能块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及改进意见,以方便两岸之间的机读书目数据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方向,而两岸新闻交流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润滑剂"的功能,提供了可以让两岸进行正常交流互动的机制。未来两岸如何通过新闻交流、通过媒体对两岸形象(台湾形象、大陆形象)的完整、真实和准确的塑造与呈现来沟通两岸、寻求两岸彼此认同、建立彼此好感,发挥媒体良性作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新闻交流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历史使命。本文就此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和实务层面提出了互构两岸真实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