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VR新闻以360度全景画面与第一人称视角的沉浸体验突破传统报道模式,大大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2015年起,国内媒体开始对"VR+新闻"模式进行尝试,其中专题报道作为我国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逐渐与VR技术紧密结合.本文以央视网"VR浸新闻"栏目专题报道为例,从呈现方式、传播特点、内容特色、受众...  相似文献   

2.
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传播技术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展示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受众接收信息途径的扩展、获得信息数量的剧增和获取信息速度的加快,对作为信息"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新闻编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理论上讲,受众接收信息是有主动选择自由的,但面对媒体上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选择变成了超选择的选择,自由也变成了太自由的不自由,信息进入了一种过剩、过滥的失控状态.因而,"把关人"和"引导者"在信息选择、编发及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新闻编辑意识要适应媒体转型时期的变化,相应地"转型".  相似文献   

3.
伍菲 《传媒》2018,(2):38-40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在新闻传播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其实早已开启.2013年,美国甘内特集团旗下的《得梅因纪事报》勇于拓新,将虚拟现实与游戏元素结合,在其网站推出《丰收的变化》大型解释性报道.该报道推出后立即引来网友的围观和热议.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头盔厂商Oculus而引爆了VR技术市场,将虚拟现实技术推广至诸如军事、航天、电子游戏、现场直播、医疗健康、新闻传播等更多的领域.2015年,众多的国内外媒体机构开始在虚拟现实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并创作出很多优秀的VR视频作品.国外媒体如ABC开启了"ABC News VR"的服务,并推出了其第一篇虚拟现实报道《叙利亚之旅》,《纽约时报》则推出了VR新闻客户端"NYT VR",并相继制作出了《The Displaced》《Walking New York》《Vigils of Paris》等优秀作品.而国内媒体的尝试,如新华社的VR集锦《直击政协会议开幕前一小时》《西藏"萨嘎达瓦"》《VR体验极地快车》等,财新的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微纪录片《深圳的伤恸——"12·20"垮塌事故回眸》等力作,也对国内VR新闻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试着将其应用到各大领域,例如游戏、教育、旅游等行业中都出现了它的身影,2016年也被称为是"VR元年".媒体行业也抓住了这次技术革新的机遇,试图开创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即"VR新闻".目前,我国的VR新闻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既有报道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目前VR新闻的发展状况谈一谈VR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央视新闻"微博作为国家级媒体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在发布国内外重大新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增多,网络直播逐渐成为新媒体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央视新闻"微博在运用直播方面也有了不少实践.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相比,网络直播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通俗化的特点,能够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新闻报道中利用直播技术,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丰富了报道内容,拉近了观众与事实真相、新闻人物的距离,满足了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最大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注点都锁定于"三农"领域,由此可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媒体理应对"三农"报道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受版面、采访成本、目标受众、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三农"报道在许多媒体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倾向.如何加强"三农"报道?笔者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7.
淡小荣 《传媒》2018,(5):84-86
"互联网+"时代,VR新闻已成为媒体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随之而来的VR教育成为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VR教育中,应重视VR叙事方式的把握、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行业内部动态的跟进.在未来发展中,VR教育不仅是针对新闻传播领域,也可以运用于其他领域中,但其毕竟只是众多新兴技术中的一种,对其发展应有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媒介技术的发展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可预测性较强的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的竞技场,地方媒体也开始借助技术优势在两会报道中崭露头角.地方媒体的"2018年两会AR报道"使得新闻的叙事模式从浅层传达转向了深层内容,运营方式也从各自为战转为跨界融合,受众方面也更加注重沉浸体验.传达两会声音的同时也展现了地方纸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5G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闻理念的变革,由过去的"受众中心"变为了"用户中心",由"分众"理念转向个性化定制,而且新闻价值的内涵也发生了转变。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大媒体积极搭建5G融媒体平台,将5G+4K技术应用于视频直播中,将5G+VR、5G+AR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中,带来了新闻生产领域的巨大变革。5G技术在促进新闻生产领域变革的同时也使得行业竞争呈白热化趋势,信息传播环境受到影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更为严峻。通过分析5G技术为新闻生产领域带来的挑战,指出其在新闻生产领域中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其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发展,带动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对多媒体新闻信息集团来说,"两会"不仅是产品较量的战场,更是对资源整合能力的考验.今年3月,新华社"两会"报道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有效整合资源. 有效整合资源: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媒体之争,早已从单一的新闻采编技巧、采编理念过渡到综合实力的竞争.谁能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谁就可能在媒体市场上抢占先机.对新华社来说,"两会"报道也是探索资源整合有效途径的有利时机.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 随着网络媒体、触屏媒体的迅猛发展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电视媒体"今天的新闻今天报"的原则显然已不适用,于是不少媒体提出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报".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借助声音、图像兼备的特点,现场直播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所谓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它既是报道方式也是播出的节目.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直播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让受众即时了解战事的最新动态.通过直播,央视依靠丰富的资源,报道了主流信息,吸引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影响了社会舆论.同样,地方电视台也应该通过新闻直播在当地树立自己的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长期困扰企业媒体的一道难题。谁都明白重大突发事件蕴含着的巨大新闻价值。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受众知情的欲望最为强烈。因为重大突发事件在突然之间爆发,新闻信息在一瞬间传递,单位时间爆发出来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容易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这就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的原因。正因为如此,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成为新闻媒体竞争的重点领域。在许多时候,重大突发事件的公开程度、处置方式及传播速度,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信誉。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技术(VR)是近两年新闻领域谈得最多的话题之一。但由于目前VR硬件设备的普及度不高,国内众多媒体的VR新闻布局选择了从适用性较强的360°全景新闻切入。这种报道方式利用了VR的全景摄像技术,在提供全视角影像的同时,实现了让受众自由选择观看角度和内容的功能,降低了受众阅读VR新闻的硬件门槛,使“身临其境”的信息获取和消费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张平 《传媒》2017,(10)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快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和同质化的传播特点,给受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增加受众负担,甚至使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快新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优势逐渐淡化,发展矛盾愈发明显.与"快新闻"相对的是"慢新闻",制作用时较"快新闻"长,但是能够针对某事某物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体现更深层次的内容.与信息杂乱、快速传播的"快新闻"相比,"慢新闻"能够很好地打破当前报纸的同质化竞争局势,还原新闻本质,秉持新闻准则和道德,更好地维护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注意到"慢新闻"的独特性,《楚天都市报》于6年前推出"慢新闻"新闻板块——万象版,利用"慢新闻"吸引读者.《楚天都市报》十分重视"慢新闻",将其安排在封底板块,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万象"模块,融合新旧媒体优势,共同打造了包罗万象、揭露背后故事的"慢新闻".笔者以《楚天都市报》为例,探索都市报"慢新闻"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新闻实践大踏步走向前台.互联网时代多种媒体形态联动发展下,继"公民新闻"、"用户生产内容(UGC)"等新闻生产形式后,"受众参与新闻"和"受众参与内容"进一步成为受众参与大众新闻传播的新图景.本文以《十堰晚报》原创系列报道《晒晒照片里父辈那些感人的故事》为例,从策划、采编、传播三个方面探析用户参与视角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王琴 《青年记者》2016,(14):48-4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以革命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生态.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重要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在新媒体语境下也难逃重重困境合围的命运.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1.受众层面:受众信息获取习惯转变和分流转移之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覆盖性渗透,大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人们开始热衷于使用新闻客户端,热衷于从社交平台上获取新闻.第二,随着新媒体的碎片化信息高速供给,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信息速食心态”,人们逐渐对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报道失去了耐心,这不利于深度报道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报道是各个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报道板块.当下,要做好农业报道,必须把握并遵守其中"不变"与"变"的报道原则."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宣扬科技带动农业发展的理念;"变"的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生产出受众喜闻乐见的农业报道.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数字传播的主题报道创新表达构成了信息传播领域的主要方式,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传播成为主流媒体守正创新的关键发力点.当前,我国媒体融合正向纵深推进,主流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探索传播新样态,围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这一重要职责与使命,创新内容策略、叙事模式和传播路径,通过布局个性化的短视频、VR沉浸式体验、可视化数据等多种融媒体形态创新主题报道形式,以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立体的方式、智能的手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显著成就进行全景式扫描,以融媒传播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变,"融绘"百姓生活的富足和砥砺奋进的时代风貌,高度凝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真挚厚重的人民情怀,充分彰显了全党担当使命、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为决胜全面小康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9.
韩姝  阳艳娥 《传媒》2021,(10):60-62
在短视频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主流媒体在融合创新的进程中开始尝试"短视频+新闻"的报道方式,尤其是政务新闻呈现短视频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央视新闻"等案例可以看出,政务新闻的短视频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主题微观、叙事诙谐、镜头冲击力强等方面,也存在完整性欠缺、同质化严重、植入式拼接、用户参与度低等问题,需要通过丰富短视频报道的形式,拓展"直播+短视频""H5+短视频""VR+短视频"等政务短视频新闻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国内媒体的特殊“新闻品种”——典型人物报道当前所遭遇的发展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在典型人物的生成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的传播环境中,典型人物报道已难以再现往日震撼全社会的效果,受众开始辨证地看待典型人物报道,甚至对当前的典型人物提出质疑,典型的负面效应和传播失效较为明显。随着受众信息需求的日益挑剔,及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热点报道、调查性报道和近两年人物类媒体主导的人物新闻的勃兴,典型人物报道究竟还有多大的存活空间,以及怎样拓展这种发展空间,值得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就“淡化典型报道观念”后其现实出路进行探析。一.调查与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