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档案与社会正义"问题近年来成为国外档案伦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著名学者哈里斯概括了南非档案界"档案维护正义"传统的基本精神;美国档案学家吉莫森阐释了在档案和文件工作中维护社会正义的主要途径;英国华莱士等学者建构了档案与社会正义关系的多层次分析框架。国外学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档案与社会正义关系进行了新解释,提出了许多新认识:档案追求社会正义的实质是通过改变现在,影响未来,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是确保政府开放和社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档案形成者、档案本体、档案工作三个方面分别论述档案与社会正义的关系,对不同方面的主体对社会正义的建构作用、彰显作用、弘扬作用进行说明,以期深化对档案与社会正义密切联系的理解,保障与档案相关的各个环节从正义角度出发,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东旭 《大观周刊》2010,(41):155-155,153
正义是人类始终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在所有保障和实现正义的手段中,法律起着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本文以法与正义为视角来谈重读法理学的心得体会。首先,对正义概念作了历史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理论建构;然后,表述了法与正义的关系;最后,从立法上要体现正义和司法上维护正义两方面来阐述了正义是法理学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4.
档案是权力建构的产物,也正因为此,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权力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权力作用对档案正义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入手,探讨了权力作用于档案从而影响档案正义的具体过程,并从多元化的档案主体、灵活性的工作方法、多维度的资源开发、全方位的宣传融入四个方面解析如何弱化权力因素的制约以更好地维护档案正义.  相似文献   

5.
杨鹏 《山西档案》2020,(2):26-32
社会正义是档案治理的内核所在,走向正义的档案治理才会抵达善治,探讨档案治理视域下社会正义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框架下,结合罗尔斯的正义观,我们得出公平的社会正义奠定档案治理的基石,良序的社会正义贯穿档案治理始终,共享的社会正义勾勒档案治理的前景。我们可以通过夯实实现社会正义的档案法治基础、建立契合社会正义的档案治理程序、培育多元治理主体的社会正义信仰来打造充满社会正义的档案治理。  相似文献   

6.
以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为脉络,凝练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转型之路,即管理模式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管理理念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占主导的转型、管理体制从局馆"合一"到"联动"的转型、档案资源从"传统档案"到"数字资源"到"数据资源"的转型以及利用服务从强调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档案正义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档案与社会现实、权力政治、意识形态、历史记忆、文化认同……重新缔结了更加紧密的新关系.而档案正义正是贯穿这些关系之中一条不容忽视的核心主线.档案具有双重力量,同一份档案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它既可以是伸张正义的证据,也可以是助纣为虐的推手;既可以支持专制镇压,也可以维护正义诉讼;既能服务于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能成为被压迫者反抗的武器.为此,将档案与正义究竟彼此如何关联、如何相互作用作为思考的切入点,构建涵盖档案特点、内蕴价值主张、具备实践功能的档案正义论,有利于重新审视档案学科的基本概念、档案人员的角色定位、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档案工作的职业道德、档案实践的时代方向.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社会正义的研究是人们对档案价值以及档案工作者的角色进行再思考与再定位的结果.本文在对档案与社会正义研究的基本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这一论题的基本观点,总结其对于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最后,对这一论题进行一定反思,阐述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当前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的"三足鼎立"之一,也是档案工作从"三线"走向"一线"的必由之路.全面加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是档案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选择.档案部门要将社会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档案工作成为"生产力",让档案工作产生"档案力",以此提升档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对人民生活幸福感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10.
城建档案工作能否与市场经济接轨、进入市场?这主要是由城建档案性质和城建档案劳动是否具有商品性这两方面因素决定的,是城建档案工作向市场经济过渡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判断城建档案工作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鉴定理论作为档案学科的基础理论,其地位日益突出.而档案鉴定工作实践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档案鉴定理论就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试从分析档案鉴定工作与社会档案需求的关系及其性质两方面探讨档案社会需求对档案鉴定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经费保障与档案事业发展的关系,从档案事业的社会公共需要属性、档案工作的政治性、档案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和服务性论证了国家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新形式——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入手,阐述其开发对于档案资源、档案馆以及社会的意义,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分析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三条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档案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实"的重要作用,作为信息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档案信息化是传统工作方式向现代化工作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也是适应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日新月异需求的必然选择。经过10余年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已经成为全国各级档案部门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数字化标准、规格、模式和共享机制不统一;缺乏现代化信息存储传输手段;无法适应"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要求等。而促进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是  相似文献   

15.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帮助各方面把需要建立的档案建立起来、把需要保留的档案保留下来是服务,满足各方面利用档案的需求、为其提供档案信息也是服务,服务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全过程.要想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必先提高档案部门的服务意识.只有通过服务充分体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档案事业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进一步重视,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能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曾如是说."服务为先"战略也由此成为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6.
北美档案事业作为国际上当代档案事业的标杆,其发展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文章基于北美著名档案刊物The Ameri-canArchivist中的文章,研究北美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探讨了北美地区对档案工作的基本认识、北美档案工作历史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从业人员.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基层档案人员,他们直接参与档案的形成、归档和整理,其档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档案质量的好坏.如何有效地进行基层档案工作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使档案从业人员专业、敬业、高效地开展工作,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波  晏秦 《档案学研究》2019,33(1):46-55
国家治理时代,建设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是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是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档案治理和档案管理内涵的比较,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两方面系统探析了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动因,并提出了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树立档案治理理念是先导、强化档案工作系统开放是前提、培育扶持社会力量是基础、创新档案治理方式是关键、建设档案法治环境是保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创新,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实际入手,分析了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和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档案事业国家模式,是由国家主导建立具备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档案事业社会模式应是由社会力量主导建立起来具备整个社会规模的档案事业.学界流行的所谓档案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实际只是局部规模的档案事业模式,以档案事业社会模式概念衡量,并非档案事业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