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霄 《出版广角》2015,(8):125-126
由莫言同名小说《红高粱》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一开播便迅速获得观众的好口碑,这其中既有近年来鲜有如《红高粱》一般剧情丰富、叙事宏大、主题深刻的电视剧的原因,也得益于该剧将艺术性、思想性与观赏性集于一身,颠覆了当前“雷剧”媚俗丛生的荧屏格局.文章通过对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民族音乐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民族音乐在电视剧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编小说是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渠道,通过对小说的改编,电视剧创作获得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改编既是传播活动,也是一种阐释行为,阐释构成了传播的基础。文章即以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改编为例,通过将两个不同年代改编的电视剧版本与《西游记》文本对比,从改编活动的内部阐释过程以及改编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理解其传播机制,以便能够进一步认识改编的过程,正确理解改编后不同版本电视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耐寒 《新闻世界》2010,(5):196-197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近些年再次掀起改编为电视剧的热潮。张爱玲的小说与改编后的电视剧在传播的表达方式、叙事角度、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也成为评价改编电视剧优劣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全面认识张爱玲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忠实原著"说,结合改编电视剧的当代性,给电视剧改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相似文献   

4.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已被无数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影视作品,本文结合新近播出的《倾城之恋》,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热潮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动因;评析了邹静之在叙事策略、人物塑造方面的"覆盖式"改编导致原作文学意蕴的消解;进而探讨这一改编理念产生的原因与实质,兼商榷中国电视剧生产中的"编剧中心制"。这些对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以及当前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在中国的"后宫"类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方兴未艾的时候,韩国也出现了宫廷爱情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浪潮。其中引领潮流的始作俑者——被称为"韩国版后宫"的头号畅销书《拥抱太阳的月亮》近期由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重新引起了韩国读者的巨大反响,其中文版上下册由接力出版社出版。这段爱情故事在韩国一时间掀起了粉丝"拥月"狂潮,中文版上市恰逢中秋,这套小说应时应景地成为  相似文献   

6.
苏虹蕾 《视听》2016,(12):61-62
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是当下电视市场的主流,这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红高粱》作为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献礼之作,在基本尊重和保留小说的叙述结构和框架的前提下,考虑到时代语境的因素,进行了艺术创造和发挥,融入了更多的商业元素,成功地将小说文本改编为电视剧本,是值得肯定的。本文将采用文本阅读的方式,对照改编版电视剧,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主题、情节等进行探究,从而反观影视改编过程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中的“穿越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穿越剧,①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我国早些年就出现了。无论是早期根据热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还是近年的《神话》,都曾掀起一股穿越风。特别是2011年春节期间在湖南卫视播放的大型古装穿  相似文献   

8.
刘小红 《视听》2016,(11):68-69
近年来,国产单机游戏在被改编成电视剧之后,纷纷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不同于以往的小说文本改编电视剧,游戏本身就已经具有完整的声画基础,对电视剧的好恶评价可能会受游戏的影响。本文基于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通过对制作方的编码过程与观众的解码过程的分析,深入探讨国产单机游戏改编电视剧的现象,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 中央电视台不久前在播放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粉世家>,收视率还是不错的.我不禁又想起小说的原作者张恨水来了,这位"言情小说"作家写了大量小说,其中<啼笑姻缘>影响尤其深远,被拍过电影,后来又被各剧种改编成舞台剧而广泛上演.但是,他的一生却相当清贫.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取得了巨大成功,时至今日仍然被认为是中国电视剧史上最好的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作品。电视剧的成功也使剧中两位主演陈道明、吕丽萍声名鹊起,同名原著亦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电影改编成电视剧是电视剧领域一个热门现象.改编是一种文化艺术策略,不仅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丰富文化市场增加精神产品,满足观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拟从电影改编电视剧的可能性及动因入手,结合电影改编成电视剧的经典案例,对大银幕到小荧屏的现代转换做一简要分析,寻求电影的电视剧改编的深层原因和改编策略,以期对今后电影的电视剧改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播电视剧《花千骨》是以网络当红小说《花千骨》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一播出就以其强劲的收视率荣登各大电视剧排行榜首位,并通过多方平台的合作造势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成为今年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品牌。本文以《花千骨》为例,分析了"现象级"改编电视剧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异常活跃繁荣,改编观念和实践亦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然而,与改编实践不相称的是改编研究与批评的落后.改编批评理念与标准的单一、狭隘,不仅使自身缺乏理性思辩,又往往不能触及到研究对象的本质.本文分析了当前改编电视剧批评面临的困境和原因.指出对改编电视剧的批评应当有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多元视角与跨学科的立体审视是改编电视剧批评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年度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倾城之恋》热播后,引来一片争议之声。争议的焦点仍然是围绕着电视剧生产领域的一个老话题,即如何进行名著改编以及如何评价和审视改编自名著的电视剧剧作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以电视剧《倾城之恋》为个案样本,以此探讨衡量名著改编是否算成功的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5.
潘凯雄 《传媒》2002,(3):43
确实有人,甚至是不少的人对琼瑶一路——诸如亦舒、岑凯伦,或许还有梁凤仪等港台女作家的小说卖得如火如荼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琼瑶,不仅是小说热销,而且由其小说还带动了一个庞大的电视剧群体,由她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几乎拍一部火一部,其担纲的男女主角也是有一个红一个,直到快没得改编了,还可以一部又一部地重拍。琼瑶二字仿佛就是畅销书的代名词,就是印钞机,就是摇钱树。  相似文献   

16.
[案情介绍] 刘育新(原告)认为,电视剧<人生几度秋凉>(简称<秋凉>)严重抄袭、剽窃了他的原创作品<古街>,随将该电视剧的编导等(被告)告到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从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本,再由电视剧本摄制为电视剧,均属于再创作,因此一般均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7.
亦舒的小说往往以特有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独立自强、追求本真的现代都市女性形象,近期热映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正是由亦舒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文章以这部作品为例,探寻小说的影视剧改编的规律和方法,总结得出叙事造型化,主题体现时代特征,情节和人物的设定既要符合影视剧创作的规律,又要贴合实际,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武甜甜 《采.写.编》2023,(11):174-176
文学作品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创作源泉,而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这一过程,完成了文化产品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变,为文学提供了大众化转变的契机。在影视化的书写和表达中,《少年派》是一次忠于原著的改编范例。电视剧《少年派》2019年6月9日在湖南卫视首播,播出后因其真实的戏剧性叙事表达、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在小说文本基础上的酌情改编,再加上演员的精彩演绎,引发观者共鸣并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19.
小说改编电视剧,是将供人阅读的文学形式改编成视听综合的音像艺术形式,这就要求改编者遵循视听艺术规律,适应电视艺术的特殊要求,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服从视听艺术规律不少同志反映,有的作家的作品,读起来很有味道,品味起来极富哲理,但要改编电视剧怎么也形不成完整的画面,组织不出戏来。  相似文献   

20.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直播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20分钟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开启了中国电视剧的序幕。直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播出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