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结合我国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实证评估“三权”下放的改革效果。选择参与“三权”下放试点改革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作为实验组,选取中国科学院在国内东部地区的54家科研院所合成对照组,利用合成控制法,基于2009—2018年的相关面板数据,研究“三权”下放改革试点政策对科研院所专利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三权”下放改革试点政策实施提高了科研院所专利技术转移绩效,且相较于专利出售数,试点政策对专利出售收入的促进作用更大;(2)在试点政策实施期间,“三权”下放改革使上海药物所比对应合成控制院所的专利出售数增加近20项、增幅达67%,专利出售收入增加近8 000万元、增幅达93%。根据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三权”下放改革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探索科技成果混合所有权改革,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建立重质量重转化的激励机制;明确界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公私界限,建立专业化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办公室等。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07,(21):10
张大力,1936年6月生,山东省新泰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煤田地质勘探专业。毕业后,当过北京地质学院助教。1963年开始在北京市科委长期从事科技管理工作,高级工程师。“文革”期间曾下放到北京市昌平县农村,并在公社、县革委会工作6年。  相似文献   

3.
1952至196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和知识分子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与政治运动不断发生的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这篇访谈以该时期的亲历者丁石孙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为主线,回顾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组建、学习苏联的情况,1957年反右运动前后丁和他的几位学生(如张景中,郭悦成等)的境遇,以及丁下放劳动和参加社教运动等的经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和社会变迁中的成长、悲喜、沉浮和对科研工作的心态变化,折射了政治环境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改革是促进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的重要举措。采用65所高校2009~2017年的科技统计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评估“三权下放”改革试点政策促进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的效果。研究发现:(1)“三权下放”改革试点政策对高校专利转让数量和转让收入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试点政策对专利转让数量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对专利转让收入存在动态效应;(3)试点政策效果存在异质性,主要促进了双一流高校、东部高校和理工类高校的专利技术转移;(4)专利申请对于试点政策促进专利技术转移具有中介作用,试点政策通过减少专利申请提高了专利技术转移绩效。  相似文献   

5.
余松烈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小麦专家。他"文革"期间下放山东滕县,在这里主办小麦培训班和"五七"农大,同时开展生产试验工作,为滕县小麦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通过整理余松烈院士本人和"五七"农大学员的访谈资料和回忆文章,追述了余松烈院士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一新时期知识分子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地位有什么变化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知识分子的地位确实起了根本性的变化。解放后知识分子一直被认为是改造的对象、批判的对象,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此,三十年来知识分子是在运动里过日子的。“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是把所有的人都变成有知识的人,而是要把中国仅有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6年至2015年期间广东省颁布的77项人才政策为研究样本,从“政策年度”、“政策类型”、“颁布主体”和“文种类型”四方面,对广东近十年省人才政策进行统计分析,系统阐述2006年至2015年期间广东人才政策的类型分布、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下一阶段广东人才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978年3月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经过“十年动乱”后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通过全国科学大会的筹备和召开,我国科技事业恢复了正常的体制和秩序,党和政府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确立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重要论断,是对“十年动乱”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科技工作的全面拨乱反正,也为20世纪80年代科技事业的开放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2006,(3):F0002-F0002
这枚邮票是“文革”期间未能发行的邮票。邮票名称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简称为“全面胜利”邮票。邮票图案为毛泽东主席身着蓝灰色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致意,林彪手持《毛主席语录》跟在身后;  相似文献   

10.
十年“文革”,一场噩梦.我一生最宝贵的青年时代就在这量梦中度过.但我无悔.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到的东西,“文革”期间发生的那些荒谬绝伦的事情,后人难以置信。也难以想象.回首往事,随手写下当时点滴见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