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与创造性劳动有着内在的联系.在马克思看来,工业化是重复劳动的扩展时代,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作为附带因素被无偿吸收到资本当中的,它构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来源.现代剩余价值论必须从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划分框架加以发展.剩余价值的生产活动是由创新劳动引起的,随着创新劳动成果的推广,创新劳动转化为重复劳动,市场竞争均衡的结果是整个行业利润趋于零或零化,直至新的创新劳动打破市场市场均衡并引起新的一轮剩余价值生产活动.从石器到电脑,这种积累本质上是知识的积累或创新劳动成果的积累.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激励创新劳动,它是一种对重复劳动进行市场定价(决定于边际生产力)和对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索取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自然教学中的创造能力培养王永山(江苏省灌云县界圩中心小学)创造能力是指最能代表创造性人物的特征的各种能力。创造性能力不但是个人智力达到较高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个人必备能力。现代社会,人力劳动包括部分智力活动正逐步被机器人、计算机等代替。这个...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与创造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或智力经济的表明,大量繁重的简单劳动、甚至复杂的事务性工作都将越来越多地交给自己化的机器去完成,逻辑推理也可以高效率地由机器完成,这样,人本身就真正得到了解放,而能够专注于具有挑战性的、能激发人的兴趣和情感、最有力地促进人本身的自由发展、也最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创造性工作。这意味着,未来社会的进步将最直接和最大地依赖于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广泛地看,则是依赖于人的创造性的发展。所以,创造心理必将成为未来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和核心,并将传统心理学改造为崭新的创造心理学,实现心理学范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现代商业劳动按功能分为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纯商业劳动、事务管理性与开发性商业劳动。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其过程与状态如何,须择取多个层面、多维视角审而视之。从"显性价值"的增值考察,现代商业劳动有创造和不创造价值之分,从"隐性价值"的增值考察,则无一例外地创造价值。"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是个重大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源泉,在国家强调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创新能力。从创造及创造动机的定义及关系来看,创造动机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创造行为的社会价值。从创造动机这一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的创造行为进行研究,旨在为其创造行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谈到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时指出,这里虽然通行的是调节商品交换的同一原则,但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不同,“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在内容上,反映的是私人生产者间的关系,由于劳动力也成了商品,还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形式上,它是通过市场、货币交换来实现的。而按劳分配,尽管劳动  相似文献   

7.
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在增扩,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但有有效、无效和非法之别;人类劳动是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的根本源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为当时的市场所需求并为之所接受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同时,应承认按要素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实施创造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等学校范围内乃至整个社会创造一个适宜创造教育的环境,是创造教育发展的关键。进行创造教育的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与因材择学相统一的原则;在教学中既面向结果也面向过程的原则;认知与情感相统一的原则;教的创造性与学的创造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者,在他的代表作《国富论》中存在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商品所能支配或购买的劳动决定价值、三种收入构成价值这三种价值概念.斯密对价值概念的这三种规定直接导致了其对工资、利润、地租概念的二重规定,形成了《国富论》二重的概念体系.《国富论》中的这种二重论述体系直接源自于斯密二重的研究方法——抽象法和现象描述法,这种研究方法除了受资产阶级立场影响外,也受当时人类哲学和逻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第1卷第22章所讲的商品所有权对资本家也是存在的;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不是对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占有方式的否定,而是工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该章不是重复阐明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要揭露资本家的追加资本是它未付任何代价而占有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应当扩展到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社会财富的所有劳动 ,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是凭借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垄断对劳动的一种剥削形式的收入分配 ,而是依据生产要素对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的实际贡献而进行的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苗族先民从朴素的宇宙生存论出发,认为自然界包括天地日月,都不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人类不断劳动创造的结果。人类不仅同自然界紧密相依,而且还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地租理论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租问题比较特殊,在这领域的研究中,很难象其它领域一样,高度抽象掉非劳动因素,仅用劳动说明地租的来源。马克思在研究中,并不否认自然资源、稀缺、市场状况、所有权、垄断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在地租理论中,马克思再次引用“社会总劳动”的概念,是马克思劳动决定价值走向“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理论的起点。这为我们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提供支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阐明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唯一源泉的理论。我们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临的条件有很大不同。本文以党的十六大为指导 ,结合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工业经济时期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科学技术大生产的特征日益显现。新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深化和拓展。郭斌同志的《无形劳动论》一书就是基于这一目的展开的。本文在简单介绍该书内容和观点的基础上,并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书中的一些提法或观点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是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和依据.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理应归劳动者所拥有,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所在.不仅如此,劳动价值论还是对按要素分配的科学否定,是按劳动分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价值源泉多元论的观点,通过重温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论述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根据的实证,以及非劳动因素对价值创造影响作用的分析认为从价值凝结的角度看,劳动是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从使用价值创造的角度看,劳动和生产资料是物质财富的共同源泉.非劳动因素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仅是潜在价值源,劳动才是现实价值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自动化,电子化,甚至信息化的出现和第三产业的崛起,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发生了许多变化,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例如,科技的发展使生产中需要投入的劳动要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的佛教价值哲学研究多以伦理道德为主,未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已有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儒、道等学派上,佛教较少。中国佛教价值论实际上为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别上分为解脱价值论和道德价值论,这两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包含的。解脱价值论侧重于个体生命的觉悟解脱,为理想人格的心识说。道德价值论侧重于论述个人与社会、自然的伦理关系,体现了大乘佛教平等慈悲、济世度人的菩萨精神。佛教价值论的这些思想对于缓解当代人的精神压力,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即物质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物质规定性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是指与生产的社会形式无关的生产产品的劳动,社会规定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后者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生产劳动的两种规定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在特定生产关系下的特殊化.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