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高抗“疲劳”能力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学理论来看,“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在某一特定强度”,称之为“疲劳”。以下介绍几种帮助运动员提高抗“疲劳”能力的方法。 1 提高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 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后劲不足,这是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差的表现。而一些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强的优秀运动员,训练或比赛时,心率、血压变化比常人稳定,心输出量较大,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出现机能“节省化”。所以说,提高生理机能的适应能力,能使运动员承受最大负荷和最大强度的训练(或比赛),加强机体抗疲劳的功能,延缓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在机体机能能力恢复不足(不仅在某些小周期,而且在一个或几个月周期内)的背景下进行训练,是现代训练系统的特点。但经常在这种背景下承受负荷,将引起工作能力和训练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控制的实质,就是运动员在训练中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完成训练任务,达到最优化程度的管理。1、定性控制所谓的定性控制是指教练员或教师依据经验或数据,结合运动员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身体机能、运动员素质而确定的任务和目的的控制。教练员或教师在运动训练时,要着重考虑定性因素,不能一味地追求大运动负荷,进行超  相似文献   

4.
1武术散打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原因及种类 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武术散打疲劳是指运动员在进行踢、打、 摔等动作时引起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分析武术散打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出现疲劳的成因,可以很好的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简析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种原因 1、全身性疲劳的原因。运动员在训练中,身体机能能力、运动素质、动作控制能力、心理能力等全面下降,不能坚持正常的训练时,如果仍然坚持按原计划执行力所不及的训练负荷,这就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心理训练是对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定向训练的过程,良好的心理训练有利于运动员较好地完成技战术和调动机能,并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最佳水平,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反之,由于一些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则会导致在比赛中不能发挥水平。  相似文献   

7.
检测6周递增时间游泳耐力训练及其力竭大鼠血清总睾酮(T)含量、肌酸激酶(CK)活力及红细胞ATP酶(RBC ATPase)活力。结果发现,耐力游泳训练和/或力竭后这些指标产生明显变化,并与大鼠所处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后可得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回归方程。建议在运动员训练和机能监控中采用类似的方法构建回归模型用于机能状态监测和指标预测。  相似文献   

8.
<正>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常常有一些学生因运动损伤而停上体育课或课余训练,轻的几天,重则几个月,不仅使机能水平明显下降,已建立的条件反射逐渐消退,而且在心理上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却易被人忽视。 所谓心理损伤就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动作失误造成运动损  相似文献   

9.
高原训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自50年代中期,国际上已开始有意识的开展高原训练,并不断地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及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等方面对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几十年来,高原训练得到迅速发展。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高原训练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运动员技术、体能水平的提高需要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负荷,但过度的大负荷,不但不能使运动员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反而会产生劣变性,造成过度疲劳,因此在大负荷训练期,应加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和疲劳监控。在具体训练实践中,由于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教练员给他们安排的负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加强对个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监测和评定,进行个体实例分析,为教练员安排个体训练计划提供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60名青年女排运动员分为A(进行大运动量训练)、B(进行一般身体训练)两组,在运动前后的不同时间进行E花环形成试验,同时作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测定。A组大负荷训练后伴随疲劳的出现,免疫机能下降,24小时后恢复;B组免疫机能未下降或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能力是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水平提高的基础和保征。为便于教学及训练工作的实际应用,就几种简便易行的测定心血管机能的方法予以介绍,并对其特点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1、评定运动训练程度及训练效果。 通过运动生理学指标测定可以评价长期训练和短期训练的程度和效果。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比如长期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窦性心率徐缓;运动性心脏增大;心血管机能改善等。在体育运动中,我们常用心率、血压、血乳酸、无氧阈、最大摄氧量、睾酮、皮质醇等指标来评价人体机能的适应性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本身是训练-疲劳-恢复周而复始的过程。人在运动时,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的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肌肉持久重复收缩而使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被称为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一种外周性疲劳,它包括除神经系统外各器官在疲劳时的变化。可以认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血尿素、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对山西省优秀女子重剑运动员夏季训练进行训练监控.从运动员生化指标的波动来看,大部分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良好,但部分运动员训练后不能及时恢复.女子重剑运动员不宜安排持续6周的专项训练.1号和2号队员,对现在的训练安排适应情况较好,但是年轻队员对训练适应差,运动后不能完全恢复.对年轻队员应适当调整训练强度,或施以更好的恢复手段.通过此研究,以期为女子重剑教练员及时调整训练负荷、避免运动员损伤、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体育运动中,学习和掌握动作,是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根据身体机能的变化去指导训练工作,则是利用身体机能的改变,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根据人体生理学的观点,有训练的和训练较差的运动员比较,可以看到以下差别:一、活动开始后,有训练的运动员可以更快地动员心血管机能;二、在活动过程中,有训练的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变化较小,即所谓机能节省化现象;三、活动后,有训练的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恢  相似文献   

17.
在1999—2001年对我省男子皮划艇运动员科研服务期间,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进行了机能跟踪监控,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测试分析寻找出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训练负荷前、后,竞技能力的变化与训练比赛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通过科研数据对复杂的皮划艇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特征及其训练规律进行再认识。三年来大量的测试和数据分析发现,HB、HR、∑T/R等指标与本项目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比赛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可以得出HB、HR、∑T/R是我省皮划艇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和训练效果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优秀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高原训练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原训练高原高度的选择、训练的最佳次数、训练的持续时间、下高原的时机、训练过程阶段划分及训练课的安排、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和生化指标的评定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高原训练有一个降低训练负荷的环境适应期;与海平面地区的训练相比,高原训练中的训练强度略有下降;在野外的训练多于在田径场的训练;为了确定与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应力争前往某一固定地点进行经常性的高原训练;应根据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变化特点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评定方法监控身体机能状况,保障高原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法,对备战第29届奥运会的国家男子拳击运动员冬训期大强度训练周CK、BUN、T、C、T/C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对国家男子拳击队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CK、BUN在大强度训练中期显著性升高,训练后期下降至训练前水平;T、C变化不显著,T/C比值在训练后期显著性低于训练前.提出:冬训期间,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运动员血清CK、BUN显著性升高、T/C显著性降低,机体机能状态产生适应性变化;经过积极性恢复,可改善或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20.
王橹 《中华武术》2006,(2):55-56
三、免疫功能抑制的防治运动员尤其是优秀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或比赛期间,急性运动或过度训练或竞赛时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它们可以包括细胞免疫机能和体液免疫机能抑制, 从而使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高或所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