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词性隐喻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性隐喻是使用频率最大的一种隐喻。名词性隐喻的语义结构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只出现本体、喻体、喻词 ,相当于汉语中的暗喻 ;只出现喻体 ,相当于汉语中的借喻。从语义结构上看 ,英语名词性隐喻的翻译方法有六种 ,即 :不改变喻体 ;不改变喻体但加释义 ;改变喻体 ;译成明喻 ;译成非隐喻 ;不译。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大学英语一、二年级学习者作文子语料库中出现的词性误用现象,发现词性误用有一定的规律性。出现误用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语言迁移、对词汇用法的过度推广、对词汇用法没完全掌握及粗心。  相似文献   

3.
从类型学角度看,傣语、汉语和英语同属SVO语言。但从这三种语言的名词性短语的语序来看,傣语完全符合语言类型学中的普遍性和蕴含性原则,而汉语名词性短语结构与傣语正好相反,常见修饰语置于核心名词之前。至于英语,其修饰语的位置则比较灵活,有的置于核心名词前,有的置于其后。而从句法、语义层面对三种语言名词性短语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充分认识三种语言的特有现象,对母语、汉语熟练的傣族学生学习英语名词性短语则会大有裨益,并能促进他们的英语习得。  相似文献   

4.
语言中的语词,特别是静词性词组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俄语语言角度来分析静词性词组的所指关系,文中以所指理论及静词性词组的概述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俄语静词性词组的指称类型,分析了词法及句法等因素对语言中静词性词组指称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英汉翻译中,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译语语言表达习惯。翻译时不能逐字翻译,也不能一味追求词类的对应,而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搭配习惯进行不同的翻译搭配来选择和确定词义。对于英语长句的处理,可以采取葡萄型向竹竿型转换。对于很难译成汉语对应形式的句子,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变通手段,诸如:词性转换、肯定和否定互换、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等翻译技巧。翻译出来的词句既要传意,又要使人容易接受,这样才能体现翻译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从词汇学角度看,汉英"马"字在词性上都可以做名词和形容词,但英语中的"马"字还可做动词。在词义上,汉语"马"字不如英语的"马"字丰富。在语法特征上,两者都可做定语、主语和宾语,但英语中的"马"字还可做谓语。在构词上,汉语"马"字的要求比英语"马"字灵活,因而汉语中带"马"字的成语较英语为多。  相似文献   

7.
王云 《阅读》2010,(9):48-48
俗话说,“冤家路窄”,可是在英语里却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一个固定短语中含有两个词性相同但意义相反的对偶单词,他们组合而成的短语却有一个固定的意思。这类短语具有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欢喜冤家”吧,这对我们强化记忆、辨析反义词是很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8.
方言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闽南语是汉语方言之一,虽相当完整地保留了汉语程度副词的词性与语法特点,但在其发展中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态,体现了其地域和文化特征。本文对闽南语、汉语及英语程度副词的标记性的比较,不仅能够分析闽南语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为纠正闽南学生英语学习的偏误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更有助于促进和推广闽南语的学习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被"字的词性,研究者的主要分歧就在于"被"字后面有无引进施事对象时的情况,在引进施事时,"被"是介词;在没有施事对象,即把"被"直接放在动词前时,"被"的词性就出现了分歧。笔者通过从"被"字意义的演变史与词性从实到虚的发展过程来研究"被"的词性,并将"被"的词性归结为介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针对替代这一语篇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总结出在英汉语篇互译中转化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作为语篇衔接手段之一,替代在英语中颇为常见。英语中常见的替代包括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结构性替代。替代是英语的一条重要原则,而汉语比较习惯于重复,因而常用实称、还原和复说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英汉替代方面的差别,并总结出在英汉互译中应注意这些差异,翻译出符合英汉语言规范的句子来。  相似文献   

11.
轮机英语名词性专业术语的特点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轮机英语名词性专业术语的特点,特别是探讨轮机英语名词性专业术语的构词法特点、词法特点和语义特点,讨论轮机英语名词性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2.
复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专书复音词研究,对于展示一个时期复音词的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动词、名词、形容词三类分析《吴越春秋》中的支配式复音词,分别从语义、词性方面分析《吴越春秋》中支配式复音词的构成特点,从而总结出《吴越春秋》复音词在构词上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词在英语中运用非常广泛,词义活跃,往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词义、用法,而汉语中的介词又较少,因而中国学生对英语介词的学习感到吃力。汉语中介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词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英语中介词是“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句中其它词的关系的词”。从英、汉语对介词的不同定义,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中介词比汉语中介词使用广泛一些。下面我就介词的结构类型和意义类型两方面进行对比,以示英汉介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英语动词的名词化现象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的名词化是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看,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是动词名词化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特点进一步促进了英语动词的名词化。动词经过名词化过程派生而来的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表达简练、凝重,大大提高了英语表达的客观程度,有利于本族语使用者更加注重重要信息,但给非本族语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难。英汉翻译实践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或表语的名词化结构通常要根据汉语语言的特点转换词性和功能,使原语语句由静态叙述变为动态叙述,以便在忠实传达原文含义的同时,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更好地为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学习者对日语副词的认知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学习者有关副词的元语言知识。发现了日语学习者对于日语副词的判断主要基于"修饰动词与否"这一标准,而不是简单地依赖词形或者词义指向。由此提出日语教学中关于词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所”字的词性,历来学者认识不一,文章综合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认为用法高先生所提倡的“代词性助词”较为合理.通过对《说苑》中的“所”进行穷尽式的量化研究,认为其中“所”作为代词性助词使用频率最高,占97%,名词“所”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而假设连词“所”基本消失,其中有3例可认为是假设连词,也可认为是代词性助词.根据这...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份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汉语阅读和英语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调查的是英语专业03级4个班的学生,统计显示学生的汉语阅读成绩与基础英语成绩密切相关,统计进一步显示,汉语阅读成绩与英语阅读成绩相关性更为显著。并对统计结果作了分析,此项研究旨在唤起学生对汉语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形合与意合是英语与汉语最明显的差异之一,这是由中国人综合性思维与西方人分析性思维差异所致。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在不同的语言层面上都有不同的差异,如在词汇方面,英语显性连接与汉语隐形连贯;在结构方面,英语的树式结构与汉语的竹式结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学习研究英语数词时,决不能把表示数量关系的词当作一种词性——数词来对待,因为英语的数词除了数词这一词性外,它还兼有名词和形容词的词性.正因为如此,英语的数词既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数字概念,也可以表示一个笼统的,夸张的,模糊的数字概念.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那就会对某些语言现象迷惑不解,影响我们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英语的数词除.one,two,three,four…ten thirty以外还有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tril-lion,quadrillion quintilion等.我们首先看看这些词的词性,以hundred和thousand为例:一、数词词性a hundred或one hundred一百a thousand或one thousand一千two hundred二百,two thousand二千some hundred persons约一百人hundred,thousand伴随数词或数量形容词时不加s,因为是数词,不是名词,所以没有复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前,我就接触到汉语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这个问题,即着手研究,做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试论汉语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划分标准一从“刚才”的词性谈起》,刊登在陕西省语言学学会编《语言研究与教学》1980总2号。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