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福立 《大观周刊》2011,(43):48-48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艺术管理就是以现代的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设计的新型管理专业。艺术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显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团结起来,积极的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任务,赋予了文化工作以新的历史使命,为文化艺术事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档案工作是~项记录历史的工作,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反映,那么,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如何记录我区民族文化建设这一宏伟的历史过程,如何保护、传承和延续我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如何加强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发挥文化艺术档案的作用,为现实服务,是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及每一个艺术档案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是中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民族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着眼,在梳理西藏民族文化的文化元素和艺术意蕴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产业链,力求借力新媒体平台探索西藏民族文化和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化艺术档案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艺术创作与生产的基础保障,文化艺术档案也是档案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演出、教育、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  相似文献   

5.
艺术档案是艺术活动从产生、形成到发展全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现代化手段更好地利用丰富的艺术档案资源,为建设我国的民族文化事业服务,是值得每一位艺术档案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对此,笔者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智平 《大观周刊》2011,(48):76-77
水彩画的写意性是建立在西方水彩画“体”上的民族水彩画艺术形式,承载着民族浪漫情调的审美观念和挥洒写意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不同于西方的另一个美学体系。而是要渗透进民族写意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精神,才有灵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元素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标志。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象征和标签,出现在不同民族影视作品中的民族元素文化符号不仅是源自艺术追求的需要,而且还因为其携带的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和所表达的民族审美观念,给民族影视作品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素材组合,它对于提升整个影视作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伟业 《传媒观察》2023,(2):98-103
商业化与全球化互为因果,全面而深入的商业化的结果便是全面而深入的全球化。旨在谋取文化信息与价值主导权的文化战争已悄然展开。全球化的文化艺术浪潮削弱了本土艺术的影响,隐藏其后的危险是多元民族文化艺术的消逝和文化霸权主义以及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全球化时代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生产走向繁荣?应该把握符号生产的意义,重视民族、民间艺术价值,学会与数字化、全球化浪潮携手并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传播中国艺术和文化,为世界生产传播文化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9.
胡劼 《大观周刊》2012,(17):36-36
声乐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步与演生一路走来,承载着文化与时代的厚重,也凝聚着人类伟大的艺术创造。声乐艺术所具有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自身的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声乐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结合呈现着多彩的风貌,而对其文化价值的探求就是对声乐艺术发展历程及其文化价值的尊重与认同。  相似文献   

10.
赵启正 《大观周刊》2011,(33):I0001-I0001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是现代设计宝贵的资源库,其不但具有深层的精神内涵,并且显示出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独具特色的蒙古族传统图案运用于蒙文书籍设计充分展现民族文化的韵味,满足人们的回归意识和寻根情节等文化心理需求和精神审美需求。作为文化传播最为持久的一种载体,书籍与书籍设计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的传承重任,让民族文化延续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中。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的缺失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播的缺乏已成为国产卡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2007年推出的我国首部3D武侠卡通《秦时明月》系列和2015年暑期档大热的卡通《大圣归来》,由于其精良的制作和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呈现与传播,堪称近几年国产卡通的现象级作品,它们的成功立足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进行了深入挖掘,辅以世界先进的卡通制作技术和技巧,给国产卡通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庆 《东南传播》2016,(4):36-38
在大众传播时代要使经典文学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需要采取符合大众传播规律的艺术手法和传播技巧,经典诵读文化传播成为了民族经典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民族审美文化的角度入手,论述经典诵读文化传播的艺术诉求,从审美的心理层面、情感层面和语言层面对经典诵读文化传播的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族艺术档案是地区性民族记忆的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社会价值.本文分析原生态民族艺术档案文化传承艰难的现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传承人队伍建设"旅游开发"档案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等彝族艺术档案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5.
周天一  黄叔界 《传媒》2016,(5):78-80
本文探讨了广告艺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从中国传统的“家”“节”“情”文化内涵着手,对广告艺术进行分析,提出应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融入到广告创作中,而不能只停留于素材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华 《新闻爱好者》2011,(3):152-153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是中国画家在对生活的体验中,长期积累和提炼出来的艺术符号。这种艺术符号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并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中国画的发展潜在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从《望长城》看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丽 《新闻窗》2008,(6):68-69
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端于新闻纪录片。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华民族伴随着“文化寻根”的兴起,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经历了一个过程,即用单一图文贴片再现过去发生的事件到借鉴和充分使用电视手段与电脑数码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表现方式,站在现代人的视角,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展现千年历史长河里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央电视台1991年播出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望长城》,为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孙绳骥 《新闻世界》2012,(9):179-180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兴盛,必定是从文化繁荣相关的。戏剧是高度综合的艺术,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在传承文化、教化民众,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熔铸灵魂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是其它文艺形式难以替代的。新编庐剧《荠菜花》是杨刚的又一力作。该剧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新一代农民工的追求想往,和他们的亲情故事。  相似文献   

19.
彝文古籍文献是彝族人民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是一种人类艺术的记忆符号和文化记忆象征。彝文古籍文献具有彝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艺术特征和民族传统文化意蕴,蕴含着鲜明的神圣与世俗双重属性之民俗文化特征。古籍文献是一种传承与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记忆符号,其书面古籍文献具有书面文献文化记忆功能,口碑古籍文献具有活态传承与传播彝族文化的记忆功能。研究彝文古籍文献的文化记忆,对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以彝文古籍文献文本内容为案例,探讨彝文古籍文献的婚姻文化、丧葬文化、毕摩文化、祖灵崇拜文化等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20.
正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作为专门档案,是文化艺术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反映了各个时期文化艺术工作的真实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属性和功能为文化艺术管理、创作、演出、交流、宣传、研究、教学等工作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它的历史性、见证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的作用,它是文化艺术研究与各项活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及重要依据。随着艺术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艺术档案的参考凭证作用已被人们日渐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