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提到班超出使西域,至鄯善,夜袭匈奴营帐。班超对部属36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辞海》“不”字条持同样说法。但查《后汉书·班超传》和《资治通鉴·汉纪》,班超原话均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那么,“焉”字从何而来?近查新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一卷,  相似文献   

2.
班超在中国西域历史上是一个功不可没的伟大人物。因为他的努力,使得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得以恢复并得到加固。在他身上发生的传奇故事传颂至今。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成语"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更是妇孺皆知。近代日本作家以中国历史为素材创作小说,在日本文坛并不罕见。从二战前的中岛敦、武田泰淳到战后出现的井上靖、陈舜臣、宫城谷昌光、冢本青史等作家均以创作中国历史小说著称。班超作为西域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本身所具有的传奇色彩,给日本作家提供了多种阐释的可能性。本论以井上靖《异域人》和陈舜臣《不入虎穴》这两篇小说为例,试图从两篇不同的创作时间来分析班超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在日本西域历史小说中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正>东汉的班超无疑是员猛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就是他夜袭匈奴的故事。他投笔从戎,建功西域,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万里觅封侯”的典故由此而来,后世常用以表达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陆游就曾以一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向班超致敬,字字泣血地写出了自己壮志未酬、  相似文献   

4.
丝路明珠     
丝路明珠——喀什。汉代为疏勒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公元73年,汉明帝任命班超为行军司马,骓守西域。班超带领三十六骑来到疏勒,为重新安定西域、勾通丝路,导演了一出有声有色的“话剧”: 当时,龟兹国王依仗匈奴的势力,背叛汉朝,把疏勒国王杀死,立龟兹人兜题做疏勒国王。班超在离兜题所住的疏勒城九十里的地方住下来,先派随从田虑去说降,临走吩咐田虑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像演戏一样过瘾 在一片欢呼声中,《班超出使西域》现代版历史剧开演了。“班超”和“匈奴使者”走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6.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我国“丝绸之路”的先河。随后,班超又奉命出使西域。隋唐以后,又由海上开辟了通往西方的商贸古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我国与世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郭倩 《下一代》2014,(5):40-41
正1.东汉初年,匈奴贵族征服和统治了曾是西汉辖属的西域广大地区。西域的一些国家既怕匈奴,又不愿疏远汉朝,处在脚踏两只船的状态。汉明帝派班超去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班超率领三十六人的使团首先到了鄯善国。2.开始,国王对班超一行十分敬重,愿意建立友好邦交。可是不久又迟疑不决,态度也冷淡起来。3.经过了解,原来是匈奴也派来了使者,向鄯善王威逼利诱,施加压力。鄯  相似文献   

8.
班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大业。西域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混战局面,出现了一派繁华安定的景象。中断多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西域也成为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投笔从戎     
<正>【原文】投笔从戎【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语出】《后汉书·班超传》【人物】班超是东汉一位很有名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便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老想着“拿”,西半球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他却总惦记“拿大家”:要是全国每人给我一根火柴的价值——一厘钱,那我就成富翁了。另一种人却致力于“给”,他像“红烛”一样,只知奉献,莫问前程;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考虑的是:如果能给全国每个人一根火  相似文献   

11.
班超对中西交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班超使西域,重新打通塔里木盆地南北“丝道”,发展对外关系,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大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功绩,不仅为世人所忽视,不少西方史学家对此还有所曲解。有的说班超曾“征服”花拉子模, “臣服”过贵霜;有的说“公元97年,班超率领中国军队到达安条克·玛尔吉亚那”;有的说班超武力“几乎达到里海岸边及罗马帝国境界上”。总之,班超执行“侵略政策”,是中西关系史上的罪人。班超的形象受到如此严重的歪曲,是对班超个人的不公正,也有损于中西各国历史上的友好关系。对于西方学者误用中国文献,曲解史实的地方,我们有责任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12.
班超和班固是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人物,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班固是其长兄,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班固在文学和史学上都很有造诣,关于他们兄弟关系的说法却各家有别。  相似文献   

13.
班超     
班超,就是投笔从戎这则成语的主人公。班超少时博览群书,才华出众。他在京城从事缮写工作,日子过得非常逍遥自在。当时西域各国饱受匈  相似文献   

14.
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工作。中国朋友给他接风,席间一个人对大家说:“不好意思,方便一下。”朋友给美国人解释说:“方便”就是去洗手间。美国人点点头记住了。过了几天,美国人参加一个酒会,一个人在碰杯的时候说:“希望方便的时候去美国看看”。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在“方便”的时候去美国呢?但始终忍住没问……又过了几天,一个美女主播要采访美国人,打电话预约,问美国人,能不能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去采访他,美国人忍不住问到:为什么要在你“方便”的时候采访我?美女主播马上说:那就在你“方便”的时候好了,美国人当即晕倒,第二天买了机票立马回国了。  相似文献   

15.
“无厘头”是我们给地理老师取的外号,因为他的幽默给人一种“周星驰”的感觉,也因为他的幽默,我们喜欢上了他的课。那天,在谈到“文化景点与旅游”时,“无厘头”给我们讲了他出去旅游的所见所感。他说:“没去终生遗憾,去了遗憾终生。”“Why?”“因为一上车就睡觉,一停车就撒尿,一下车就拍照,回来后什么都不知道。”他刚说完,我们的笑声就冲出教室,冲上了云霄。“无厘头”抓纪律也是“幽默出击”。这不,下午第一节课是地理课,才上了几分钟,后面的同学就睡翻了一片。遇到这种事,有的老师恐怕早就大发雷霆了,可他不,只见他不慌不忙,把躲在眼…  相似文献   

16.
很久以前,在西班牙有一只很奇怪的鸡。他只有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只翅膀,反正什么都比别人少一半。所以人们就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半边鸡”。“半边鸡”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家伙, 从来不愿意帮助别人。有一天他要到王宫去见国王,他坚信国王会给他很多钱。在去王宫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轻松的聚会上,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是他给EMBA学员上课时列举的有关“撮合”的基本训练的例子: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18.
投笔从戎东汉名将班超小时候家境贫寒,靠给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每天从早抄到晚,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一天,班超抄着抄着,忽然把手中的笔一扔,大声叹息道: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和张骞,像他们那样到边疆去建功立  相似文献   

19.
作家,现在专指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这个词古已有之,不过含义不同。相传有人给唐朝宰相王玙送稿费去,却误敲了诗人王维家的门,王维问清了来由,就指点给他看:“大作家在那边。”这里,“作家”的用法似乎跟现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上,有一个似乎老掉了牙但仍可新意迭出的提法: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需一桶水。把教与学的关系仅仅看作“桶水”与“碗水”亦即以多胜少的关系,是十分偏颇的,而且这种提法常常给人一种错觉:只要水平高,书就一定教得好。 前不久一位搞教研的同志跟我说,某日去听一位年青教师的课,课讲得并不理想,让人感到他的教学对象似乎并不是小学生,由此他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然而一位领导却说:“一个专科毕业生教小学有什么问题!”他说“主要是方法问题。”领导则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