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女性文学到女性写作的嬗变不仅代表着一种理论表述上的集体更新,更意味着不断从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和整个后现代思潮发展中汲取营养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在实践中"主体化"的操作动向。然而这次大规模话语转向的背后,是一次理论界庸常的名词更迭,抑或是在中国语境下成功完成的与当今西方女性主义前沿接轨的话语历险?本文对于从女性文学到女性写作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下的具体现象以及潜藏其中的一整套后现代话语内核作出了自己的阐释和剖析,并力图在廓清话语迷障的前提下给予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界定的可能以及尝试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后现代理论影响下,西方的中国女性研究出现了重大转向,高彦颐的<闺塾师>和贺萧的<危险的愉悦>是其中的代表作.前者在挑战既有三种意识形态解释的基础上,重构了明末清初中国女性的自主空间;后者抛开传统的"实在论"取向,转而分析隐藏于上海妓女背后的话语权力网络.中国学者杨念群的<从科学话语到国家控制>一文,则将高、贺的研究取向融合为一,对女性"缠足"背后的权力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身体政治分析.这三种研究为中国女性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间,但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理论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潮流的发生,深受全球化语境中西方理论话语的影响。文章试图论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拉康的有关后现代文化心理理论、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以及西苏和依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潮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代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与焦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呼唤女性话语权力、重建女性话语系统、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影响的焦虑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书写中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 ,指出能否利用西方话语资源 ,建构全球文化语境下的本土女性话语体系 ,实现女性写作的话语自立 ,是女性文学走出尴尬与焦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的诉求,形成了一部女性运动发展史和女性文学史。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相呼应的是西方女性文学作品,西方女性作家在女权主义和文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秀婷 《海外英语》2013,(7X):255-257
女性文学是文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心理学、社会学及语言学领域对此也倍加关注。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社会和道德水准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女性文学从而探寻女性的社会地位成为各方学者的兴趣所在。该文将对各个时期女性诗歌用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并由此探究女性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及话语所有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日记体、书信体小说本质上都属于“自我言说”的书写形式。女性以日记、书信的形式进入文学世界,写下自己的情感体验,记述女性的心路历程,充满了女性真实的声音。丁玲与艾丽丝.沃克分别采用了日记体、书信体,让莎菲、西莉作为话语主体去言说,让女性真实的声音通过叙述人的发话而充塞全篇。女性作为主人公与叙述人,两个主体通过女性真实的声音融为一体。女性作为话语主体,构成了对男权话语、对女性生存压抑的解构,同时实现了女性对父系文明历史关于女性规则的重新语义化。  相似文献   

8.
西方女性化与中国新时期女性学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新时期女性创作的繁荣促使政治化界运用有别于男性化的理论对其进行评,扩大了女性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对“人类性”写作主题产生了积极健康的影响,同时开阔了女性创作主题,使“私人化”写作在争鸣声中表达了独特的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别理论在西方第二次女性运动高潮中被提出来并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的中心理论,这一理论的引入和运用为女性继续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为提高女性综合素质,促进女性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文阐述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传统性别意识对女性继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四位英美女作家以及她们的中国叙事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所塑造的四种不同的中国形象,揭露西方女性的中国想像重复了东方主义话语,把中国建构成美丽的东方和邪恶的东方两个矛盾的意象。西方女性的中国叙事反映了性别与种族的矛盾关系,女性东方话语作为东方主义话语中一个异质性的子话语,既挑战又巩固了男性东方主义话语。同时,这些作家通过对中国他者的想像完成了女性自我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拜厄特的小说<占有>浓缩着女性生存数千年的历史图景,形成了当代西方文学女性叙事的独特风貌.小说以远古、维多利亚时代及当代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女性生命历程为叙事线索,重新阐释传统叙事中的诸多表现女性人生的经典意象,传达女性生存经验,探讨女性人生的历史困境.这种历史性思考揭示了女性生存之历史真相,开拓出当代文学女性生命言说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女权主义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下,“女性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尤其是1995年以后,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涉及众多人文学科,也影响着已有的史学观念和史学理论框架。研究“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旨在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认识新中国初期女性的生活及其变化,为建立和谐、平等的性别关系提供借鉴。“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以下仅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作为后现代话语的一部分,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女性主义经历了"女权"、"女性"、"女人"三个不同的阶段。女性自始自终都拥有艺术的创造力。西方19世纪妇女解放运动和两个世纪的女性文学,对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中国女性文学的兴起和成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吃"永远是关乎生存的最头等也最基础的一个问题。由于种种差异性,导致中西方餐饮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本人以女性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介绍了餐饮文化的基本理论,然后分析了中西方餐饮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最后以女性的角度具体概括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中后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被介绍到中国,这种兴起于西方60年代末,与后现代主义有着紧密联系的新型的女性话语,逐渐成为当代女性文学新的思想资源。20世纪末的女性文学从一种自觉的女性立场出发,摆脱父权制历史下男性中心话语,以鲜明的、富有挑战意味的对于女性本真经验的描绘,来凸现女性的主体性地位,这种女性个人化的写作方式构成了对男性霸权话语的颠覆与解构。  相似文献   

16.
"三言"中的女性婚外恋题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显得格外突出,这些婚外恋女性的类型和诱因本文分为六大类:寂寞等待、需求空缺型,嫌贫爱富、一波三折型,空穴来风、缺乏信任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型,里应外合、报复复仇型,山外山高、寻求刺激型。活在诸多纠葛中的女性生活为何如此不堪?这必然与明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有密切关系,同时,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也能找到来自于女性自身以及男权话语社会环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自传体形式和躯体写作两个方面,论述了西方女权主义文论对中国90年代女性写作的影响,指出90年代的女性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西方女权主义印迹,带有强烈的异域色彩,女性写作必须在借鉴女权主义文论的基础上,建构中国式的女性话语,表达中国女性的独特声音。  相似文献   

18.
张华 《教学与管理》2003,27(2):71-74
本文试从西方后结构心理学的镜像理论入手对舒婷的早期代表作《致橡树》进行文本重读,对诗人在文本中的话语进行历史的分析。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舒婷诗歌中所体现的女性特有的微妙心理变化结合西方女性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女性的自我发展历史做以综合关照,并对《致橡树》的自身的文学价值提出重新地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从西方后结构心理学的镜像理论入手对舒婷的早期代表作《致橡树》进行文本重读,对诗人在文本中的话语进行历史的分析。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舒婷诗歌中所体现的女性特有的微妙心理变化结合西方女性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女性的自我发展历史做以综合关照,并对《致橡树》的自身的文学价值提出重新地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之初,文学沿着人性关怀的路线必然延展至对性别差异的关注,进而导致女性独特的境遇、经验的历史性出场,营造出第一波女性主义话语浪潮.但这样的出场路线又宿命般地决定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话语与生俱来的本质主义潜在倾向.尽管第一渡女性主义话语主体也敏感到本质化、刻板性别模式/制度对女性个体精神自由的宰制、压迫,但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文化语境来支持她们进一步质疑、挑战这种刻板的性别理念.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取代人道主义成为中国女性主义话语的主要思想资源.但是,本土性别语境又决定了我们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本质主义思想流脉内.这一切既营造了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话语的大面积繁荣,也造成这一话语的种种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