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儿童少年锻炼的生理特点,在科学锻炼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儿童少年锻炼方法应多样化,时间不宜过长,密度要小一些,练习中可安排一些短时间的休息,避免因疲劳过度而引起的厌练情绪。 二、儿童少年的可塑性强,无论是正确或者是错误的动作都容易形成习惯,因此,必须注意动作的规范化。 三、对于儿童少年来说,身体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所谓全面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系统得到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2.
李文江 《体育教学》2011,31(2):39-40
锻炼学生身体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一项功能,今天我们讨论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就是要使这一功能达到最大化。实现最大化要达到四个条件,一要知道在体育课中应该做什么;二要知道在体育课中不应该做什么;三要知道在体育课中应该怎样做;四要知道在体育课中做得好不好。只有这四个条件都达到了,才能真正实现在体育课中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年人(45-59岁)在健身运动过程中应当注意健康评价及运动量的控制,依据自身的健康情况及机能水平,合理安排运动内容。中年人身体的机能和素质开始下降,主要表现在对运动锻炼的适应能力和运动疲劳的恢复能力的减退,但经过一个时期的科学运动锻炼,身体的机能和素质会发展到成年人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女生经期中能不能锻炼?应该安排哪些项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校女生经期身体锻炼的调查,以及对女生经期参加体育课、课外活动以及两操的锻炼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其规律和特点.为女生开展系统的身体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冬天锻炼预防感冒●樊永明冬季锻炼要注意防寒,预防呼吸道感染。冬季锻炼中怎样才能预防感冒呢?有些人是竭力保暖,穿戴又多又厚,出门还戴口罩,力求避免寒冷的刺激。这是消极的御寒措施。这样做反而会使身体更加经不起寒冷的刺激。一旦防范不到,更容易得感冒。对待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跳舞毯锻炼对老年女性身体灵敏素质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无健身锻炼习惯且身体灵活性较差的老年女性中筛选5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太极拳、实验组则采用跳舞毯训练的方式进行有氧健身锻炼,于锻炼前及经3个月锻炼后,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反应速度、身体稳定性及身体灵活性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经3个月锻炼后,两组入选者的各检测指标较锻炼前分别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以实验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尤其反应速度及身体灵活性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太极拳锻炼相比较,跳舞毯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无明显优势,但反应速度及身体灵活性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总体灵敏素质的提高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孙思邈锻炼     
1.孙思邈病好后,经常和村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可孙思邈长得很瘦小,在游戏中常常受人欺侮。2.孙思邈下决心要锻炼,使身体强壮起来。他去问妈妈,妈妈说:“锻炼是好事,可要注意,天冷别忘多穿衣服,热了可要脱掉。”孙思邈说:“好!”  相似文献   

8.
文摘栏     
<正> 冬季锻炼如何防止感冒作者:梁焕国冬季锻炼如何防止感冒,一、注意保暖。冬季到户外锻炼开始要多穿些衣服,注意保暧,并做好准备活动。待身体发热后,将厚衣服脱掉。练完了如出汗较多,谨防吹风,更不要立即洗冷水澡,而应回到屋里,等落汗后再洗澡或擦澡,换上干净衣服。二、掌握好运动量。适宜的运动量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关键。运动生理学家认为用脉搏频率和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9.
大众锻炼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国际锻炼心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重点分析了身体锻炼与焦虑、抑郁研究领域的研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显著相关,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缓解效应,效果量从小到中不等。分析了期待假说、暂停或分心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及体温假说等身体锻炼缓解焦虑的机制。研究还表明,身体锻炼与抑郁的显著降低有关,分析了5-羟色胺假说、去甲肾上腺假说等身体锻炼抗抑郁效果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正> 近来,不活泼的孩子们多了起来。他们不喜欢体育,缺乏耐力,意志薄弱,这对于将来的社会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么造成孩子们厌恶身体锻炼的是谁呢?本来孩子是喜欢玩的,可是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SCI、SSCI和A&HCI所收录的国外关于身体锻炼与COVID-19的45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引入CiteSpaceⅤ可视化分析工具,探测国外关于身体锻炼与COVID-19的相关研究热点及主流观点。分析表明:现阶段国外关于身体锻炼与COVID-19的相关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身体锻炼与COVID-19的内在关联、身体锻炼适应性、身体锻炼实例等方面。针对处于后防疫时期的中国,提出如下对策:聚焦重点领域技术攻克,强化科技引领;研发多元运动处方库,提高锻炼效应;构建多维保障体系,强化风险防控;打造健康教育新格局,确保长远效应。  相似文献   

12.
影响健身性健美操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身性健美操是一项全面锻炼身体的有氧运动,这种特殊的运动是以身体对氧气的利用为基础,通过有氧运动提高人体的机能,特别是心肺功能的。但实际上许多健美操锻炼者在锻炼时,往往不能把自己的心率有效地控制在有氧运动所建议的心率区域范围内,所以也不会取得预期的锻炼效果。本文通过对东南大学健美操馆等四家健身中心的五十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了影响健身性健美操锻炼效果的几个因素及建议。 l.注意健身性健美操的锻炼时间和频率(1)注意健美操的锻炼时间一般而言,三十五岁以下(特别是女子)在傍晚时精力充沛,这是锻炼的大…  相似文献   

13.
佳颖 《体育科研》2005,26(4):18-18
加拿大自1981年首次进行国民体育活动及身体状况调查以来,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10次,最近一次的调查结果是在2002年完成的。该项调查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采访的方式进行(简称 CATI),总计抽样人数达到5303人,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国民目前体育活动及身体状况如下:1.成年人身体锻炼按照2000~2001年加拿大社区健康调查,56%的加拿大人(20岁或以上)是不参加身体锻炼,24%为适度参加身体锻炼,24%为积极参加身体锻炼。2.少年儿童身体锻炼超过半数的加拿大少年儿童不爱参加身体锻炼,一天累计的活动量少于1小时步行。只有18%的少年儿童能进行足够的目  相似文献   

14.
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有关身体锻炼及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关于身体锻炼与自我和谐的4个假设,并对福建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和自我和谐情况中4个假设的逐一印证。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少年儿童身体锻炼的心理前因、心理效益及与心理效益有关的身体锻炼方式,分析与讨论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儿童锻炼的心理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体锻炼的心理前因、身体锻炼与儿童体能、自尊、应激的关系等方面。大部分的研究表明 ,尽管儿童身体锻炼的动机存在着文化差异 ,但获得愉快感是儿童参加身体锻炼的主要动机之一 ,同时 ,内部动机是儿童坚持身体锻炼的重要因素 ;身体锻炼可能是造成儿童体能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 ;合理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或自尊的某一维度 ;儿童应激反应存在“过度反应模式” ,身体锻炼可以降低儿童不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运用身体吸引力量表、身体价值感量表、一般自尊量表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对西安和乾县的1237名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及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调查,运用Spssll.5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有锻炼行为的中学生在各量表上的自我身体评价水平均比无锻炼行为的中学生高;(2)过少的锻炼对身体吸引力评价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锻炼活动的中学生在身体吸引力的评价上与每周锻炼1-2次者之间不存在区别;(3)合适的锻炼时间能够增强中学生时自身的评价能力,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1 min-45 min 之间对中学生比较合适;(4)学历、性别与地域差异等对中学生自我评价均有不同影响,地域差异是导致中学生自我评价水平不同的可能原因之一,学历与性别不会影响中学生对一般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感的评价,身体吸引力和身体价值感的评价存在性别与社会环境因素取向,男生对身体吸引力与身体价值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初中生对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的评价优于高中生.  相似文献   

18.
身体活动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行为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身体活动及能量消耗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了诸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高发.由国家或专业组织编写的身体活动指南是人们提高身体活动量与强度的科学依据.通过对《2008美国人身体活动指南》制定的背景,以及在锻炼时间、锻炼的规律性、对不同人群的分类指导、力量与有氧耐力项目的重视及运动的安全性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应加强普通人群身体活动的科学研究、多部门合作搭建发展平台、重视身体活动的社会价值研究、强化身体活动干预并尽快研制我国公民身体活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宪奇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1):78-80,83
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锻炼态度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对1191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锻炼态度(除了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以外)及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积极性高于女生;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及行为控制感对身体自尊的预测作用最大,其中行为控制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确定锻炼倾向、自我认知、锻炼结果认知、外部强化、行动因子,锻炼条件为影响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