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育健身技能对城市居民健身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安市居民健身活动的调查、分析发现 ,健身技能是影响居民健身行为以及健身活动效果的重要原因 ,开展多途径的健身技能培养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东省烟台市居民体育活动调查研究找出其不足,从而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烟台市16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从烟台市居民的参与健身的热情度、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健身方式和方法、影响烟台居民健身的行为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烟台市居民的健身的现状并给与一定的建议。即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体育人口,加强体育健身的宣传教育,组织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从而扩大体育人口。强化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从而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国民体质。  相似文献   

3.
李丹 《体育科技》2013,(1):96-97,105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举国上下掀起了健身热潮,居民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民体质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健身指导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将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否能满足居民健身需要,发现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发展的因素所在,并给予了相对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生活方式对我国居民体质与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生活方式是人们的行为方式 ,其实质是人的生活格局与行动选择。人类的健康水平与体质状况越来越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讨论人类自身的这一行为问题——生活方式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体质状况”的影响 ,对于寻找积极的健身途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了解南昌市居民对全民健身重要性的认识、健身方式及其影响居民健身积极性的原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实地调查、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调查中,广大居民的健身意识大大提高,但健身缺乏科学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强化居民健身意识、努力改善运动条件,积极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沈阳市银山小区社区健身路径和居民健身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健身路径是实施社区体育的"根据地",社区健身路径的发展,已经成为体现城市繁荣程度、衡量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尺之一;健身路径进入社区有助于提高、促进居民的健身意识,带动其健身行为;社区健身路径的设备、管理以及布局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黄乐乐 《冰雪运动》2015,(2):84-88,96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身体健康对生活品质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了解安徽省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对提高居民的精神与文化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蚌埠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据统计、观察法等方法对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整体上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也有所增加,大多数居民消费水平有限,缺乏健身意识;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专业的体育指导,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提供的场地设施是影响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普及健身知识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增加体育活动场所和社区体育器材的数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体育消费;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提高对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水平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的家庭收入增长,居民拥有私家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伴随着汽车被开回家,其用途的多样性也显示出来,它不仅用于上下班代步,更多的是用于节假日出游,节假日开车出游的新型健身方式便悄然兴起。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居民节假日参与体育旅游这种健身方式兴起的原因、条件及现实意义展开分析,借以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型的全民健身方式和健身文化会不断涌现。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健身文化及方式,真正满足人们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的需要,同时应思考如何应对新型健身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国居民目前的“生活方式指标”进行实践对比研究,概括出现阶段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现状,并通过各指标与健康指标的差异,寻 找其背景因素。方法: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描述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指标特征,以C值为各年龄组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比较的 Cramer’s V值,以及Ward’s法进行聚类分析,表示其差异。结果:生活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状态,且对健康具有长期的影响。在腰围指数> 0.5、饮酒和吸烟等生活方式指标方面,男性居民不健康指标比例大于女性。根据分层聚类法R型聚类对健康生活方式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 示,BMI、WI、职业、饮酒、吸烟、健康消费和医疗消费为第1类,健身锻炼频率、吃零食习惯、睡眠时间和服药情况为第2类,吃早餐习惯和规律三餐为 第3类。结论:体重超重或肥胖(BMI>25)、腹型肥胖(WI>0.5)、久坐型工作、锻炼频率每周≤1次、吃零食每周≥4~6次、早餐每周≤3次、规律三餐每 周≤3次、睡眠时间每天≤5 h、饮酒每周≥3次、吸烟每周≥3次、服用药物每周≥3次、健身消费每年≤800元或医疗消费≥800元等生活方式可能对 健康有害。  相似文献   

10.
选取西安市东南西北较有代表性的穆蒋王村、瓦胡同村、白家口村、郭家庙村4个"城中村"居民体育健身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城中村居民体育健身主要受国家的管理体制、公共政策、居住环境、体育场地设施、组织管理及个人的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素质、体育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等方法对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十一所在杭高校学生现行的生活方式与体育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跟体育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既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体育来打基础,又在行动中充分认识体育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大学生生活方式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市4所高校抽取的大学生进行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旨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有32.25%的学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男生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略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增;大学生体重增长显著,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生活方式入手,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体质现状越来越差的原因,发现生活方式对学生体质影响较大。对当代学生对于锻炼身体来说主要是选择去网吧消费时间。文章旨在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成为祖国的栋梁。  相似文献   

14.
健康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健康的积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积极效应。为期2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健康状况、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体现在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指标的变化上。这些影响的正面效应更多地体现在健康效应层面。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也有益于校园健康环境与社会健康环境的形成与优化,值得在大学生中倡导。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具体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状,发现不同地区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有较大的差别,政府所占比重大于市场,部分地区缺乏政策执行的效率;大部分地区的供给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作者建议政府要加强与市场组织,个人等的合作,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放宽民间草根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对村民健康意识的培养,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公共服务,并建立相关监督机制保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华中师范大学女性免费师范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还不能满足学生们的体育需要;华中师范大学女性免费师范生这一群体体育消费情况不容乐观,体育消费投入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健康和塑形健美。影响其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空暇时间、学业负担重以及没有场地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华中师范大学女大学生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出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和《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调查问卷》为测试工具,对254名中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中年教师的教师职业倦怠较严重,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中心理倾向因素、客观支持因素得分较高,自我操作因素得分较低,教师职业倦怠与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中年教师的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需要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与职业倦怠关系密切,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进而降低他们的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自然体育是如何成为人们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健康的隐患包括环境恶化、营养过剩、运动量不合理3个方面,表明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了“自然体育”对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和价值,认为自然体育运动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休闲、休闲研究与健康生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休闲的概念以及休闲研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提出休闲并非只是单纯的休息、游玩、消遣、娱乐,实际上它是人的生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生命的_种形式,良性休闲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学会休闲,就意味着要不断改善自己的闲暇生活方式,使其更加多样化、文明化、知识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政府协调治理为理论基础,以“主体-场景-行动”为治理逻辑的分析框架,指出马拉松赛事风险治理的困境,提出马拉松赛事风险政府协调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马拉松赛事风险治理存在治理主体对赛事风险治理认识不够、赛事风险场景的精细划分比较笼统、赛事风险应急合作治理行动的基础支撑条件不完善等困境。应从更新治理理念、转变治理主体的角色认识,优化场景划分、夯实场景的精细化和数字化;强化行动效益,夯实赛事风险治理的行动基础3个方面推进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