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万安  滕藤 《传媒》2018,(2):12-14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逐步加快,传统广播节目的传播渠道大为拓展,与此相伴,内容传播手段、传播平台及目标受众皆发生显著的变化.广播节目的传播半径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收听平台上的静态听众,而是进一步延伸至各类不同形态的传播载体,辐射更多的动态人群.在媒介交融并彼此互通的背景下,以广播收听率监测为主要手段的节目评估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媒介发展的现实.因而,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节目综合评估体系是广电媒体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广播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为了加强广播节目的整体制作质量,提高音频的传播效果,必须要积极运用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本文首先对广播节目制作中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的主要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在广播节目制作中应用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环节,对具体的录音设备应用和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加强广播节目的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3.
面对媒介环境变迁带来的电视传播形态的改变,主要由收视率和满意度为主构成的传统评价体系既不能完全反映电视内容传播的全貌,也不能全面反映电视内容的真实影响力.为了弥补当前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2007年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课题组正式提出了"网络影响力"的概念,企图对电视内容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效果进行重新评估.本文将在梳理电视节目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并发布2008年度最具网络影响力的中国电视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4.
广播节目评估体系整体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节目评估是广播媒体为保证和提高节目质量及其传播效果.由广播媒体自身或委托有关机构,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节目的质量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评定和估算。而节目评估体系则是围绕节目评估工作而形成的包含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体系.评估操作体系、评估分析体系和评估应用体系等子体系的总体系。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的发展和崛起催生传统广播快速变革,许多广播节目主持人增加了一个身份——广播自媒体人,他们不仅肩负电台节目的工作,还开设微信公众平台或签约某网络广播平台,将自己的有声产品投放在这些集成平台上。传统广播节目和自媒体广播节目虽然存在相互占据收听市场份额的情况,但是两者并不冲突相悖。本文将探讨在互联网、自媒体等新的传播语境下,广播节目传播方式的创新和主持人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蕾 《中国广播》2009,(11):64-65,70
广播节目评估体系是研究广播节目的重要参考。而在引入广播节目评估体系的同时,只有引入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才能真正使评估体系发挥作用。本文对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在广播节目管理中的运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欢 《声屏世界》2014,(9):62-64
"传统广播+互联网"模式 "传统广播媒体+互联网"模式是指传统广播媒体自办网络电台,主要表现为传统广播媒体开辟网络站点,通过互联网传送广播节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台网融合"。我国网络广播的"传统广播媒体+互联网"模式经历了传统广播网络版和传统广播自办的纯网络电台(Net Radio)两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广播媒体无论是在节目内容还是在传播形式上都面临着转型。当今网络广播节目的兴起对于传统广播机构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本文举例论证,在对网络广播内容制作和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讨出传统广播媒体可行的转型发展之路,细分受众,加强互动,打造名人和品牌效应,促进立体化传播,从而使得传统广播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能够更加贴近群众,广播媒体的市场也得到更好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李荣 《中国广播》2013,(3):62-63
本文对网络广播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分析了其传播的优势:覆盖面广、用户多元化、互动性强、收听便捷。作为网络广播代表的微电台将成为延伸广播产业链条、加强广播节目互动交流的利器。在未来,网络广播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多媒体媒资库。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融合传播格局中,传统媒体的网络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凸显,如何评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传统的做法是专家的阅评、受众的调查和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考查,而这些方式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影响了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客观评估。基于大数据挖掘的传统媒体网络传播效果评估,以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为基本研究对象、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媒体整体传播效力,使传统媒体扩大传播领域、提升传播效力具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融合制胜     
汪良 《中国广播》2012,(2):28-31
媒介融合是技术进步使然,是经济和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无疑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融合性媒体兼并单一性媒体,有利于媒体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满足受众的需求。北京广播网菠萝台搭建的全新个性化网络音视频分享平台,将广播节目的选择性收听转化为主动收听,将传统广播节目与网友个人创意相结合,激发网友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当前,大力发展网络电台,推动台网融合,需要技术和政策助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网络与广播两种媒介属性的差异出发,对中央电台目前的台网互动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台网互动工作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的台网互动是“由现实到虚拟的转换”、“应加强对广播文化的传播”等观点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13.
马瑞玲 《中国广播》2012,(11):60-63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公众对健康类广播节目的需求从过去的医疗服务、药品介绍或保健品推荐,向非医疗性的健康、保健、养生方面延伸,如何有针对性地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受众理性保健与消费,已成为健康类广播节目发展的新课题。本文对如何让健康类广播节目走出“药品推销、专家问诊”的内容瓶颈,改变严重同质化、缺乏可听性等现象,以促进此类节目良性发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网络论坛的开通为广播节目打开了内容传播的第二平台,若能巧妙利用,不仅能汇聚网络人气,更能直接沟通听众。一个好的节目论坛,不但是主持人和听众的互动桥梁,更是听众与听众之间的联络纽带。以听众互动带动节目在网络上传播,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老年之友》节目论坛的活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播节目网络互动的代表性范本。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浪潮中,涌现出众多的新型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APP等,凭借其操作便捷、传输及时等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此背景下,广播节目需要顺应时代趋势,打破单一的广播节目传播模式,与微博、微信、APP、交互式网络结合,实现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新媒体冲击传统广播的背景下,广播节目如何做好用户运维的应对出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节目上网,广播受众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增加了网络上的听众。传统电台要发展网络广播,应该对网络听众的特征和需求进行细致地调查和研究,并积极汲取新型广播形态的探索经验。与传统的广播相比,网络电台的内容规划和互动方式有其独特的一面,这为我们观察网络传播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内容文本。笔者通过对几十家网络电台的统计比较,对当前网络电台的频道设置、节目编排、互动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梳理。  相似文献   

17.
钱晨炜 《视听界》2010,(6):79-82
如何把形态、长度、内容与对象、工艺流程、劳动强度与技术含量等各不相同的广播节目,用一套科学、公正、全面、易行、实用的体系在同一平台统一进行客观地评估?关键在于明确和突破三个难点:1.评什么?2.怎么评?3.评完用来干什么?调研、设计、论证等各项工作都应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江苏广播在实践中探索出"广播节目综合评估体系",对广播节目进行科学评估,提高了节目质量和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广播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节目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白晓东  刘洁 《今传媒》2014,(6):174-176
对农广播节目的受众具有独特的特征:知识结构简单、生活方式和阅历单纯、鉴别力和抗风险能力较低、属于低收入群体等。针对特殊的受众群体,对农广播节目除了具有传统广播的特点之外,还应该创立自己专属的节目采编体系。本文主要结合农业专业特点,从对农广播节目的编采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要求、表达方式、传播管道等方面,对采编规律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梳理,并创新性地用"议程设置理论"为对农报道中的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发挥对农广播节目的服务性,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第四媒体,网络使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有了丰富和发展。广播的传播形态借助网络也变得多种多样,除了以广播节目在网络上的直播和点播为形态的网络广播外,播客这种新的形态正在进一步开拓着广播传播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