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邓文霞 《档案管理》2022,(1):117-120
社会记忆具有多层次主体、多种类客体、多向度时间等特点,展现出超个体、超生命、跨时空积累记忆的功能.档案和纪录片的融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记忆的保存和价值发挥.文章首先梳理纪录片创作中档案的应用现状,再分析其所遇到的障碍并提出改进策略,最后以微纪录片《档案里的黄河故事·河南篇》为例,重点分析档案与纪录片的有效融合是如何记...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是一种具有跨文化、跨时空传播属性的媒介形态,担负着记录社会、传播国家形象、交流文化等重要使命,它是实现对外传播的有效形式。从《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热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如何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具有跨文化、跨种族交流的功能和使命。全球抗疫背景下,我国有效遏制疫情的同时也制作了一批扣人心弦的抗疫主题纪录片,全面、立体刻画了国家在"抗疫"过程中的诸多形象。本文试图以这类纪录片对媒介仪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家国共同体的建构与对身份认同的强化,以及在国际传播语境下的叙事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这类纪录片对内、对外多维度塑造国家形象的创新尝试,探索我国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第一财经作为财经频道,在新中国股市20年之际拍摄了<财富与梦想>大型纪录片.片子采访了120位当事者评述中国股市20年历史. 与普通影视产品相比,纪录片有着丰富的信息量和跨时空、跨文化传播特征,有助于树立和展示传播国家形象,进行跨领域交流.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纪录片品牌元年,品牌化效应初步呈现.2012年,中国纪录片市场产业化开始发力.2012年,中国纪录片国际化推进迅速,传播平台提升到新高度. 品牌化经验、产业化探索与国际化开拓为中国纪录片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旗舰驱动作用益加明确显现.事实证明,惟有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才能发挥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释放纪录片跨文化、跨时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区域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演绎中国精神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具有跨地域、跨文化、客观真实且具有传播性的美食纪录片就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法宝。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美食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预设,剖析美食纪录片《江湖菜馆2》的图像、语言、声音等视觉文本的呈现实践,探析各视觉文本是如何通过修辞格来进行话语表达和意义建构,理清讲好美食故事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纪录片电的发展呈现向特别纪录片、调查纪录片、微行纪录片、大型纪录片、体育类纪录片、探险类纪录片等发展的趋势,好的纪录片具备动人的故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自然会挑起观众情感的波澜,引起观众的共鸣。记录片大师罗伯特.雷德福认为:纪录片的崛起是因为它们本身更具有可看性。与此同时许多人却不约而同地开始谈起中  相似文献   

8.
雷玥 《传媒》2021,(5):59-61
近年来,国内涌现不少人文纪录片佳作如《人生第一次》《风味人间》等,引发大众热烈反响.国产人文纪录片的新生态,可从创作与传播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创作层面,镜头语言沉浸感强,叙事结构以点带面,声效配音富有质感,美学风格体现东方气韵;在传播层面,从平台合作、商业布局、受众运营、形态革新等维度实现跨圈层传播.研究人文纪录片的影像表达与传播创新,有助于我国纪录片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促进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9.
刘艳 《传媒》2015,(2):79-80
动画纪录片是动画片与纪录片相融合的产物.判定纪录片真实性的标准是事物的存在性;纪实是影视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与真实无必然关系;纪录片属性的保证在于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具有非影像化的真实题材, “虚影像、实声音”的创作特点.文章认为动画纪录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2014年,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一系列鼓励性措施势必会深刻影响着中国纪录片的具体走向,继而引起中国纪录片整体格局的改变。纪录片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使之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而民众对于纪录片的接受和喜爱程度直接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的层次,因此对2014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渊源。新媒体时代文博类纪录片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当下节目生产者在编码环节重新审视传播要素的变动,以受众现实需求为导向,转变宏大严肃的呈现形式,创新节目理念、改进传播形式、更新传播内容、拓展传播渠道,使无生命的“文物”动起来,实现跨时空的语境对接。本文探讨了文博类纪录片的演进历史,并以《此画怎讲》为例,依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重点探究当代文博类纪录片的创新传播策略,以期为同类纪录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蒋东升 《新闻世界》2013,(10):295-296
本文结合了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案例,分析我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社会民生问题关注单薄、民间纪录片创作人员缺乏制作技术和创新力度、未能产业化发展、批判性负面效应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尝试从挖掘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中国社会现状的题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国外纪录片制作机构合作、推进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提出我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电视纪录片是指用摄像机记录正在发生的真实历史。由于电视纪录片的特殊性,摄影师在参与纪录片创作中起了举足 轻重的作用。对纪录片摄影师来说,他必须具有导演的才能,具有广泛的社会知识、文学艺术素养和电视专业技巧。抢镜头的能力,反映 一个摄影师的基本素质,甚至可以认为集中地表现了摄影师的思想、艺术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维和行动本身的跨域潜能和影像纪录的越界特征使得维和影像具有“走出国门”的跨文化潜质和需要,如若决定走出去,则不仅要对这一价值有所认知,同时需要决策者和创作者们准确把握当前维和纪录片在传播传统、语境和平台上所面临的瓶颈,并适机、适度进行心态和策略的转变,探索全球传播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8,(7):118-118
这是一部全新的经录片创作教材,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本书首先从什么是纪录片这一基本命题出发,阐释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主要类型,介绍了中外纪录片发展史及各个时期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以期读者能对纪录片形成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曹超 《新闻世界》2023,(11):86-88
新时期党史纪录片呼应青年期待视野的新特征,基于受众本位论,用青春视角来重构党史故事的叙事文本、框架与范式,以唤醒沉睡的历史,并赋予其以青春的内涵与形式,从而激发当代青年的情感共鸣。通过对青春、革命的叙事,党史纪录片不仅完成了对国家意志的传播,也实现了对青春的跨时空致敬。  相似文献   

17.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对于纪录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从长镜头的运用、自然光及同期声等方面浅析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真实性这一特性的运用,并做了总结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侯良健 《传媒》2016,(15):47-48
主旋律纪录片主要是指宣传主旋律、反映主流文化取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先进文化的纪录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主旋律题材纪录片有责任关注社会变革,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研究主旋律纪录片的主题提炼和表现方法,探讨如何使其主题能够让人接受并产生认同和思考,对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阳 《新闻战线》2021,(1):85-85
近日、体育题材纪录片《棒!少年》在院线上映,以流畅的剪辑、动人的故事呈现引发热议。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该片被评为评审团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国产纪录片的关注。纪录片被称为“时代影像志”,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微纪录片是"微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主要运用非虚构的创作手法,将碎片化的素材用数字技术制作成风格简约、主题明确、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短小纪录片。系列微纪录片《城殇》在内容创作和艺术表达方面,呈现出与普通纪录片所不同的特色。在新媒体时代,其创作与传播对历史记忆的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今后的微纪录片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