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公众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的受众不断增多,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避免地发生分流,所以广播要想发展,必须融合新媒体更加快捷、交互性更强、传播面更广等优势。本文试图以少儿广播节目与微信公众号相结合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少儿广播节目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2.
胡蕊 《青年记者》2016,(31):46-47
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产业化转型,体育新闻报道也随之兴盏.互联网迈入微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影响力与日俱增.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新闻的报道模式,微媒体时代的体育报道以即时性、互动性、伴随性更能引起体育受众的关注和参与,里约奥运女排夺冠的赛事视频微博点击量超过1.1亿人次,传播效果惊人.网络直播平台“花椒”邀请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直播互动两小时,个人吸金20多万元;专业的体育直播平台(如章鱼TV)邀请前排球国手作为主持人与网友的弹幕共同直播比赛吸引上百万观众……  相似文献   

3.
陈雪薇 《今传媒》2016,(1):45-46
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受众涌入了社会信息传播的"微时代",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它们在更新生产机制的同时,也更新着各自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中传递的话语体系更影响着我们日常的交往、生活.微信公众平台是"微时代"中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中重要的分支,一方面,不同类别的公众号都有各自独特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话语形式.本文试图从多模式话语的角度来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运作模式和信息传播方式,探索微信公众平台的类别及其话语模态,阐明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话语体系来吸引受众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因其草根化、社交化的特点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体育新闻改变了传统体育新闻传播模式,拓宽了公众的体育新闻获取渠道。基于此,本文探讨体育新闻传播中微博、微信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俞敏  王亚男  武瑾媛 《编辑学报》2017,29(4):335-339
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要想在微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保持话语权和影响力,应该将移动互联网作为谋求新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向.本文讨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定位和受众群体定位问题,结合微信传播形式和受众需求,归纳出适应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6种选题类型——时效新闻类、知识技术类、人文类、深度类、服务类和商业类选题,并针对每种选题探讨相应的策划方法.  相似文献   

6.
柯惠山 《东南传播》2018,(6):150-151
当今的时代可以称为是新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方式迅猛发展起来,给传统的新闻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媒体单位纷纷行动起来搭建新媒体平台,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传播范围.微信更是以其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免费的信息传播而成为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微信公众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意味着新的传播方式,新的传播方式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模式需要转变,更加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融合传播形态。自2009年8月以来至2015年,以微博、微信为主体的中国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微传播已经走过了十余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在以3G/4G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阶段,作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发展史的主流形态,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微传播形态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媒体传播样本。文章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传播所具有的双重召唤结构、偏向叠加效应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微博所引发的微内容、微传播、微偏向、微结构、微媒体等融合传播现象为新媒体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纸媒的压力很大,要善于以变应变.新媒体的本质是一种新的传播介质,随着时代的变化,新闻传播的介质可以发生变化.但是,新闻内容的生产和社会需求是永恒的.纸媒的专业新闻生产的功能,是不会衰亡的,因为社会需要它.现在很多纸媒都主动融入了新媒体,在普遍运用电子报、二维码、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基于新媒体传播的方式,这种融入需要一个过程,融入的方式、方法在不断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9.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新的传播方式不断地涌现出来。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博客、微博,乃至应用于手机客户端的微信,都层出不穷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应用这些新技术,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选择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新闻。本文从新闻作品的文本层次方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微新闻作一分析,并总结新媒体时代下微新闻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信息传播的“微时代”,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的传统方式。军事新闻要想在当下的舆论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与“微时代”接轨。  相似文献   

11.
张磊 《传媒》2016,(1):47-48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路径、受众接受各类信息的渠道也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当前很多传统媒体已纷纷建立了诸如新媒体部、融媒体部等新闻信息的传播机构,通过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形式,进行新闻信息的编辑、加工、发布.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及时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政府在发布突发事件新闻时,要尊重新媒体的传播规律,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而不能用以往宣传的理念,不能只讲宣传不注重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背景下体育新闻标题的可读性是快餐阅读选择的关键,可以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直观查阅新闻内容,可以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引导受众的阅读方向,具有提升传播效果的作用.艺术地设置悬念,增强体育新闻的可读性,是体育新闻标题设置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佳宝 《新闻世界》2014,(11):64-65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的兴起及发展,主流媒体微评论成为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主流媒体的评论不仅在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模式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在舆论引导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人民微评"板块为例,分析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在微语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李文健  闫恺 《传媒》2016,(18):89-91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电视新闻模式受到巨大挑战,受众新闻接受模式也发生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12年起开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步走转型战略",通过全媒体转型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通过对央视新闻频道转型的讨论,将有助于从新闻传受方式、基于阅读习惯的内容生产、降噪与精确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加深对全媒体转型中受众新闻接受模式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概况 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上线后,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受众关注:截至2016年5月5日,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达4576万;截至2015年12月,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量达10073万;截至2015年10月,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拥有275万关注用户.人民日报的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分别依托于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平台本身的自有技术因素也将限制其新闻类型及写作方式,而这些也会反过来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在时效性方面,微博和客户端有赖于自身内容发布时间的自由度,优于微信公众号;在对新闻内容的趣味度要求上,微博和微信由于其自带的社交性质对趣味性表达要求更高;在传播内容上,由于三者均带有全媒体属性,均可对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新闻内容综合呈现.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在体育报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媒体实践角度着手,探究当前体育报道的新媒体实践策略,提出了新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报道要在跨媒体合作、与受众互动、体育报道方式有所创新,以提升新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杨建波 《东南传播》2018,(4):152-153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很多传统纸媒开始走进融媒体时代,报纸、网站、微信、微博以及APP进行相互融合,在新媒体融合的构架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十堰晚报》全媒体就进行了一些探索,以近期推出的《早安·十堰》为例,不仅通过传统媒体刊发,而且通过微博、微信以及APP这些新媒体进行二次元传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系列报道不仅体现了媒体的民生情怀,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新闻与经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程驰  杨亚坤 《新闻前哨》2013,(12):67-69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仅仅根据百余字就可以完全实现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微博、微信作为微时代重要的传播工具,已引起传统媒体的重视,他们纷纷申请微博媒体账号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并获得一定数量粉丝的支持。借用微博、微信作为传播手段,要根据其特性制定相应的传播方式。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不能被庞大的粉丝数量迷惑,要实现受众群体细分,借电子阅读和广告协同的方式实现收费用户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Micro Era)到来,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microcontent)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