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12月中国教育学会就“慕课”“翻转课堂”能为基础教育带来什么进行了讨论。2014年4月全国首届“翻转课堂”教学观摩会召开。“翻转课堂”不再只是远离一线隔岸相望的一个新概念,它正走进教师的课堂。本期《前沿》刊发一线教师的来稿,从他们的疑虑和对比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反思的姿态。  相似文献   

2.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智慧为目的的教育。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一种名为“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过去的一年里可谓大放异彩,从认识走向实践,在全国各地学校掀起了一股应用的热潮。先学后教,模式大不同过去是“边教边学”,翻转课堂则是“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  相似文献   

3.
目前,翻转课堂出现“大翻转”“中翻转”“小翻转”之说.但是,课堂要实现真正意义的翻转,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学工具,更不是简单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模式,而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否实现真正的翻转.就落后地区如何实现课堂的翻转,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丁琴香 《成才之路》2014,(36):71-71
教师要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模式的反思、“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设计、“翻转课堂”模式的感悟对“翻转课堂”进行研究,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5.
我在翻转课堂的讲座、培训和活动中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翻转课堂和导学案(或者是探究学习/生本教育/PBL/WebQuest等)有什么不同。因为很多教师以前做过导学案等,他们觉得以前做的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很相似,搞不清楚二者之间有何差别。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一般是:“没有不同,你就把翻转课堂当导学案等来做,无非是增加了微课这种新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运用网络、教师制作的微视频以及其它的学习资源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定位并完成好教师的新角色,成为翻转课堂能否翻转成功的关键.笔者在苏州工业园区“翻转课堂”观摩研讨活动中开设高中物理《电势能》一节课,下面结合开课情况谈一谈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习惯了把课堂当主阵地,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演绎共同的精彩。忽然间,翻转课堂空降着陆,让我们蓦然发现,原来上课也可以玩“来自星星的你”,让学生提前看视频.自学新知识,让课堂从传授新知的“主战场”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辅导站”。当前,虽然翻转课堂已成为了教育界流行的“新款”,但真正试问,翻转课堂,路在何方?想必不是人人可以正确作答的。因此,不妨一起给翻转课堂来一回把脉问诊,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金锐 《现代教学》2013,(6):78-79
最近几年,美国教育界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何谓“翻转课堂”?就是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改变教学和学习发生的地点。传统课堂中,学习发生在教室里,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回家练习。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具体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回到教室中,向教师或其他学生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9.
翻转课堂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青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翻转课堂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的误区越来越明显。文章从厘清翻转课堂的概念出发,发现翻转课堂存在罗列书本内容、翻转形式机械运用、教师职能弱化、评价标准缺失的误区,并提出走出翻转课堂误区的路径,如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处理好“放手”与“松手”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完善评价制度,以更好地促进翻转课堂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广大师生所认可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角色转变提出了相关要求。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11.
唐林伟 《职教通讯》2017,(25):79-80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最早发端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化学课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 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和教师实时讲解音频,再把这种带有实时讲解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供缺课学生学习,这一实践开启了“课前传授知识,课上内化知识”的反“传统”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形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话语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一种直接体现,基于翻转课堂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探讨通过翻转课堂教师和学生话语权力的流动来实现翻转课堂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常智韬 《上海教育》2013,(21):62-63
“翻转课堂”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而来,于近几年在美国各地兴起,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们回家做作业。而“翻转课堂”则完全相反,学生在家利用教师提供的相关课件自己学习,提问和作业则放在课堂上,由教师答疑和解惑。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的另一大特色是充分地将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使新型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获取知识。而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4.
MOOC(慕课)以其资源优质、授课形式丰富、方便学习及交互性强等优势,逐渐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学。结合MOOC和翻转课堂的特点及优势,探讨了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翻转课堂的提出,为MOOC提供了与实体课堂结合的成长空间,翻转课堂重新诠释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本研究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出发,剖析并厘清“翻转课堂”中教与学是如何发生的,基于“翻转课堂”课前的任务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以及教师与学生角色等维度,针对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发挥翻转课堂优势、避免劣势,利用哪些策略能够辅助翻转课堂的实施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旨在为“翻转课堂”的推广研究及学科教学应用提供真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周小燕  刘鹏 《成才之路》2014,(36):96-96
随着最近全国各地掀起的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程”“微视频”的热潮,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关于这些教学新模式的学习和探索。 经过几次培训和学习,我觉得“翻转课堂”其实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老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绝不是“教学视频”的代名词,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还不能全面推广,特别是农村。另外,涉及到学习习惯、自觉性和学校管理体制等诸多问题,当前全面推行还行不通。  相似文献   

17.
如何评价研究生翻转课堂有效教学,为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提供一个参照系和路线图,这是推进研究生翻转课堂理念和实践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目标—活动—评价一体化思路的引导下,兼顾翻转课堂模式“课前学习+课上主动学习”这一固有的结构,初步设计了一个由“课程设计”“课前学习”“课堂参与”“反馈与评价”“学习成果”五个一级指标构成的研究生翻转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框架。这一评价框架得到了实证研究的初步验证。对于这一评价框架,教师可以灵活应用,采取各种变式。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之所以得名翻转或者反转,其最大特点就是将课堂讲授的时间由课堂移至课外,学生在课外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而将传统课堂的宝贵时间留给师生互动或深度学习.可见“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课堂互动,因此教师是否具备促进师生课堂互动合作的技巧将成为“翻转课堂”能否落实的关键.历史学科所独具的知识的过去性和繁琐性呼唤翻转课堂的有效性,对教师的互动技巧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在中国的探索与应用。对“翻转课堂”的探索应用主要集中在中学和小学,大学在这方面的探索应用较少。部分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而大学在“翻转课堂”方面的探索及实践却非常少,很多学校和媒体将“慕课”(MOOCs)与“翻转课堂”混为一谈。本文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为例,探索了教师在个人层面如何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引发了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如何客观、辩证地认识这种教学形态的利弊优劣,是开展"翻转课堂"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从形式与内涵、传统与现代、教与学等角度来分析和研究"翻转课堂"的本质特征、操作要领、实践路径,为深入而富有成效地开展"翻转课堂"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