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芦沟桥一手制造“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黑幕。“七七事变”使远东形势更为险恶,也使世界风云更为紧急。对此,在远东和世界有着重要利益的美国作何反应呢? “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径采取的是不承认主义,即表示不承认日本侵华的既成事实。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丝毫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合法条约之权利,也不拟过问任何解决事件之方法,但此项方法不得破坏美国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持明显的妥协态度。只要日本不损害美国的利益,换言之,只要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不受干扰,美国对日本攫取东北并无从中作梗之意。美国的不承认主义所不承认的,只是对美国利益的损害、对门户开放原则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以及随后对中国华北的侵略,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国基于自身的利益对中日间的冲突制定了不同的对华政策。其中美国采取了“不承认”政策,英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苏联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这些政策执行的结果是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气焰,使中华民族面临着更深重的危机。 一、美国的“不承认主义” 1931年9月19日中国东北被日本事实上占领的消息传到华盛顿后,颇引起美国的注意,美国国国务卿史汀生等关心甚切。众所周知,日俄战争结束后,美日争夺中国东北铁路权益的矛盾曾一度表现尖锐,以致在1…  相似文献   

3.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发动了武装进攻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不到三个月,就顺利地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中,美帝国主义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它不仅不对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加以干涉、制裁,反而采取了积极纵恿和支持的绥靖主义政策。美国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执行“不偏袒”的调停方针,只注重维系美日关系,对此不愿涉足过深,这本身是对侵略者的最大偏袒.1931年11月,日本攻锦州,美国从所谓“不偏袒”向所谓“不承认主义”转变,但这并不能束缚住日本,日本宣布退出国联,宣告了美国对华对日政策的失败.美国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受国内孤立主义的牵制和美日贸易的影响;是对苏联和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恐惧;也是为了维护在东北的门户开放政策和挽救南京政府的声望和权利.  相似文献   

5.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6.
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朝鲜人统治权的干涉,中国东北地方当局对朝鲜人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中国以恢复国权为背景,开始实施针对东北朝鲜人的排斥和驱逐政策。中国和东北地方当局这种对东北朝鲜人的排斥、驱逐政策虽然伤害了朝鲜人的生存权益,但它是作为阻止和抵御日本侵略所做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加以实施的。  相似文献   

7.
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与德国、意大利积极援助佛兰哥叛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法国对内战的所谓“不干涉”政策。由于当时法国缺乏独立的政策,英国对内战的政策的影响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各自对国际形势及本国根本利益的判断,英国的外交政策与佛兰哥的外交目标之间形成了结合点。美国的“不干涉”政策不仅与德、意的干涉政策一起直接促成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垮台,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间接地对苏德谈判的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斐 《历史学习》2000,(7):28-2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不久,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表明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对日政策是非军国主义化和民主化,并陆续采取了诸如解散日本军队、逮捕战犯、剥夺军国主义头目和职业军人的公职、整肃一批极右政界人物、恢复日本共产党合法地位、鳃散财阀、实行土地改革、制定新宪法,推进民主化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战争阴云密布。美国与日本虽迟至四一年底才真正诉诸武力,但彼此明争暗斗已久。本文试图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说明美国自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一年期间在中国与日本矛盾的发展和对日政策的变化,并揭示出影响此变化的诸原因。二十年代未三十年代初美日在中国,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的矛盾已十分尖锐。日本报刊把美国资本说成是日本人在“满洲”“受苦”的祸首。认为“美国的政策在张学良上台后逐步地实现,美国投资的过程采取愈来愈公开的形式”——“结果将是日本在中国的经济影响归于消灭,这就迫使日本采取相应的措施”。①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悍然进攻中国东北,企图用武力来根本改变远东的力量对比,实现其独霸东北以至中国的狂妄野心。日本的行动,无疑打乱了美国依靠经济手段与日本竞争的计划,向美国  相似文献   

10.
目前,美国大约有270多个民族、使用着200多种语言。在美国历史上,政府对少数民族及移民的语言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南北战争之前,对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采取不干涉政策;种族隔离时期采取的是"英语唯一合法"政策;民权运动以后则是英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合法共存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二战期间,以武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把日本引向不归路,惨败的日本战后在保守派首相吉田茂的率领下,自主选择了“日美基轴和经济外交”战略,在亚太经济政策上主张:追随和依靠美国,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复兴日本经济;以“战争赔偿”重新进入东南亚市场;服从美国冷战战略,对中国实行“政经分离”原则,维持以贸易为主的事实上的关系。吉田茂的亚太经济政策为日本经济在战后十年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但过分依赖美国,使日本不得不面对“半独立”、“半媾和”等日美关系问题,也延缓了对苏、中、东南亚政策问题解决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相似文献   

13.
“不干涉”政策的起源,从三十年代直到今天始终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不干涉”政策的创始者究竟是谁?制定这一政策的动机又是什么呢?这两点尤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也拟提出作者的一些浅见,求教于读者。 “不干涉”政策的创始者是谁? 关于“不干涉”政策的创始者,历来有两种看法。一派认为它是法国政府主动提出的;①另一派认为它的真正策源地是伦敦,勃鲁姆在保守党人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改变初衷,走上“不干涉”的道路。②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罗斯福的“睦邻”政策,是美国在罗斯福执政前期用以欺骗拉拢拉丁美洲各国的政策。在当时曾受到“美国反动分子几乎无条件的拥护”,它直到现在仍然是美国政府标榜的外交政策之一。肯尼迪在关于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许多报告中,曾一再表示要对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罗斯福的“睦邻”政策,妄图拉拢拉丁美洲国家,孤立或干涉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首的革命古巴,扼杀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近三十年内,美国资产阶级史学家和修正主义者也曾发表许多论著,大力颂扬美国的“睦邻”政策。说什么  相似文献   

15.
李顿调查团来华调查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电令正在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理事会的中国代表,要他们立即向国际联盟通报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真相,并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出面干涉,制裁日本侵略军.9月22日,蒋介石在南京全体国民党员抗日救国大会上发表演说,说日本侵华暴行必将受到国际公法的制裁,宣称要“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翌日,南京政府又通告全体国民,称政府已将日军侵华一事诉之国  相似文献   

16.
日俄战争是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战争中美国采取了支持日本的政策,这是美国和俄国在争夺中国东北问题上矛盾发展的结果,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支持日本以遏制俄国,进而扩张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美国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但是美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一直遭到俄国的抵制。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美国企图变中国东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军事实力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美国主要依靠自己的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在中国东北展开争夺,主要是争夺中东铁路的修筑权。1896年俄国和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所谓大陆政策是以征服中国为核心的侵略扩张政策。它曾给亚洲各国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了解这一政策的形成及其破产过程,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是大有裨益的。日本的大陆政策,包括后来的所谓海洋政策,可以概括为征服中国、称霸世界四部曲:即第一期吞并琉球和中国的台湾;第二期合并朝鲜作“渡满桥梁”;第三期夺取中国东北并进一步征服全中国;第四期征服东南亚和南洋各国,进而称霸世界。“唯欲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对中国、日本政策的一系列发展变化 ,揭露了美国利用日本挟制中国 ,侵略亚洲 ,干涉亚洲事务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实质。  相似文献   

19.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中国提出了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对美国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形势,美国做出了一系列反应。但由于它在这一地区实力和利益有限,这些反应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此看出,美国对日行动的底线是不突破和平的、外交的框架,美国对华实行的是不诉诸武力的门户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绝非偶然。它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既定方针,是积极推行其基本国策“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